APP下载

谢萍治疗围绝经期诸症经验

2014-08-15黄娟刘艳萍侯玉敏谢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诸症腰酸舌质

黄娟 刘艳萍 侯玉敏 谢萍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610072)

谢萍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十批四川省政府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老中医药专家杨家林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妇科肿瘤方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对围绝经期诸症的认识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同导师谢萍教授随诊,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现特举导师门诊治疗围绝经期诸症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资共享。

1 病因病机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性变化起至最终月经后1年内的期间[1]。围绝经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大部分女性可表现为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引起的症状,如月经改变、汗出、潮热、面部烘热、阴道干涩、抑郁、情绪不稳、烦躁、失眠、头痛和血压波动等[2]。围绝经期诸症的病程短者 1~2年,长者可达 10~20年,尤以 45~50岁妇女症状最明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女性绝经前后性腺发生退行性改变,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失调,进而导致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等病理改变[3]。中医典籍无围绝经期诸症的病名,其论述散见于“百合病、脏躁、崩漏、心悸、郁证、不寐、眩晕”病证中。中医学认为,妇女绝经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精血不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4]。”脏腑失于濡养,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导致本病的发生。故我师认为,本病病根在肾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衡,影响心肝脾等脏腑,从而出现多脏腑功能失调的复杂证候。肾虚则水不涵木,肝血不足,肝失濡养,导致肝藏血、疏泄功能失常,则心烦易怒、烦躁不安、心悸失眠;肾虚肾精气不足,清窍失养,则头晕耳鸣;肾阴亏虚,阳失潜藏,则烘热汗出,潮热面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后天互相为用,肾虚可导致脾虚,肾阳不能温煦脾阳,则脾运化水谷精微失职,则大便不成形。脾肾阳虚,阴寒内生,寒凝血瘀;脾气不足,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滞血瘀。

2 辨证施治

2.1 肾阴阳两虚 证见颧红唇赤,虚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腹冷痛,头昏目眩,耳鸣心悸,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我师以寿胎丸加减阴阳双补、固摄冲任,针对阴阳俱虚于下,而又虚火浮炎于上的复杂证候而设。方中寿胎丸养血补肾,佐以猪脊髓温肾阳,知母、黄柏滋肾阴泻相火,当归调养冲任。

2.2 肾虚肝郁 证见绝经前后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精神抑郁,胸闷叹息,烦躁易怒,睡眠不安,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细弦。我师以生脉散和大补阴丸加减滋肾养阴、疏肝解郁。方中南沙参、麦冬滋阴养血,当归、枸杞子养血柔肝,佐以黄精、熟地黄滋补肝肾,香附、广木香行气疏肝解郁。

2.3 肝肾阴虚 证见月经紊乱,量或多或少,色鲜红,面部潮红汗出,头痛眩晕,腰酸耳鸣,手足心热,或骨蒸痨热,心悸,失眠,健忘,舌质暗红,舌苔薄黄或少苔,脉细而数。我师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滋阴潜阳、阴平阳秘,则诸症自除。方中六味地黄丸补肾阴,佐以生地黄增强益阴清热的作用,白芍敛阴和营,龙骨、牡蛎、菊花育阴潜阳以平肝。

2.4 心肾不交 证见月经周期不定,量时多时少,心悸失眠,多梦易惊,心烦不安,或常叹息,精神不易集中,时而汗出,口苦咽干,腰膝酸软,舌质鲜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我师以黄连阿胶汤加味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中黄连清心泻火;佐以阿胶、鸡子黄为血肉有情之品,可补心肾之阴;当归、首乌养血滋阴;白芍、龙骨化阴平肝,镇心安神;熟地黄、杜仲、山茱萸补肝肾强腰膝。

3 典型案例

3.1 病例资料 鲁某,女,47岁,2013年12月17日初诊,月经紊乱1年余,潮热汗出20 d,停经50 d。孕产史:G3P1。月经史:初潮13岁,经期7/28~30 d,量中,色红,偶夹血块,无腹痛腰酸等。近1年余月经周期时提前时推后,伴腰酸胀,近20 d全身潮热汗出,LMP:2013年 10月 28日,4 d净,量中,色暗红,无血块,经期腰酸胀明显。白带:量少。纳可,夜间多梦,情绪急躁,大便2次/d,不成形,小便调,目涩眼干,潮热易汗出,白天夜间均有,头晕耳鸣,腰酸胀明显,舌质红苔薄黄,脉数。B超:子宫前后径4.0 cm,内膜单层0.15 cm,余未见异常。血激素E2:11.06 μmol/L,FSH:26.86 μmol/L,LH:17.58 μmol/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诊断:围绝经期诸症;西医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辨证:肾阴虚兼肝郁。治法:滋补肾阴、疏肝解郁。处方:南沙参30 g、麦冬 15 g、五味子 10 g、熟地黄 10 g、知母 15 g、盐黄柏 15 g、龟甲胶10 g(烊化冲入)、猪脊髓 10 g、茯苓 10 g、枸杞子 10 g、砂仁 5 g(后下)、广木香10 g、川楝子 10 g,8剂,2日 1剂。二诊:2014年 1月3日,自诉服上药诸症减轻,但至今未复潮。纳可,夜间仍多梦,精神可,情绪急躁,潮热汗出、眼干目涩均减轻,腰部酸胀,口干不苦,大便1次/d,仍不成形,小便可,舌暗红苔薄白,脉滑。B超:子宫前后径4.0 cm,内膜单层0.25 cm,余未见异常。效不更方,继用前方去盐黄柏、砂仁、广木香,加用淮山药15 g、香附10 g、当归 10 g、白芍 15 g、鸡血藤 20 g、怀牛膝 15 g,8剂,1剂 /2 d。三诊:2014年 1月 20日,现经行第3天,量少,鲜红色,无血块,腰部酸胀减轻,纳眠可,大便稀,小便调,精神情绪可,两颧潮红,口干明显,夜甚,久视后眼花,舌质红苔黄腻,脉弦。处方:南沙参30 g、菟丝子15 g、桑寄生15 g、续断15 g、枸杞子10 g、砂仁 5 g、广木香 10 g、黄精 15 g、当归 10 g、白芍 15 g、白术 10 g、茯苓 10 g、陈皮 10 g、川楝子 10 g,8剂,1剂/2 d。四诊:2014年2月5日,服上方后纳眠可,情绪精神可,二便调,轻微腰酸腰胀,无口干口苦,无潮热汗出,无头晕耳鸣,无口干苦,舌质红苔薄黄,脉数。继服初诊处方。患者经中医治疗3个月后,月经复潮,潮热汗出、眼干目涩症状消失,腰酸腰胀症状明显减轻,纳眠、二便已调,继续中药调治3个月。近期电话随访,被告知患者月经可自行来潮,经量偏少,一般情况可,无腰酸腰胀,无口干口苦,无潮热汗出,无头晕耳鸣,无目涩眼干等症。

3.2 讨论 我师认为,本例辨病围绝经期诸症,患者正值妇女绝经之年,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精血不足,使得脏腑失于濡养,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导致本病的发生。加之患者性急善怒,肝经郁火,耗灼真阴,久必阴虚而火愈旺。虚火扰动冲任血海,发为围绝经期诸症。我师在整个随诊过程,灵活辨证选药治疗,收效甚佳,其临床常用方药基本以生脉散合大补阴丸、寿胎丸加减。方中南沙参、麦冬、五味子滋阴养血;当归、枸杞子养血柔肝;生白芍益肝肾;川楝子、广木香行气疏肝解郁;猪脊髓温补肾阳;知母、黄柏滋肾阴泻相火;白术、茯苓、陈皮健脾补中;黄精、杜仲补肝肾强腰膝;鸡血藤活血化瘀;怀牛膝引血下行。本病为女子经病,女子以血为用,无论何期何时,都应注意顾护阴血,勿过用苦寒直折,勿过用辛温燥散之药,务使气顺血和。此外,我师认为本病的发生还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心理疏导,消除病人顾虑,树立治病信心,心情舒畅,则经候自调,诸症自消。

[1]黄醒华,王临虹.实用妇女保健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348-355

[2]肖承惊.中医妇科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130

[3]司徒仪,杨家林.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3

[4]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9

猜你喜欢

诸症腰酸舌质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牙龈出血 按摩承浆穴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这些肾虚谣言,别信!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肾虚的各种谣言,别信!
经常早醒,可能是抑郁症
《养花》选段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