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道下裂患儿围术期留置尿管的护理1)

2014-08-15郑素芬骆凌燕韩志辉朱俊青

护理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阴茎尿管气囊

郑素芬,骆凌燕,韩志辉,朱俊青

尿道下裂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异位、阴茎弯曲畸形、阴茎背侧包皮堆积、不能站立排尿、成年后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给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因此,先天性尿道下裂一般多主张在学龄前行阴茎下曲矫正及尿道成形术。术后留置尿管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起支撑尿道及引流尿液、防止术后尿道狭窄及尿液外渗的作用,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临床工作中由于患儿年龄小、表达能力受限、无法有效沟通、耐受能力差、紧张害怕不配合、尿管未妥善固定等原因,常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尿路感染及尿瘘等情况,导致手术失败或效果不理想。我科通过对120例尿道下裂患儿实行留置尿管期间的精细化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各种类型的尿道下裂患儿120例,年龄2岁~14岁,均为男性。其中冠状沟型20例,阴茎体型36例,阴茎阴囊型25例,会阴型39例。手术均采用Ⅰ期尿道成形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尿管材质的选择 全部选用双腔球囊硅胶尿管。由于硅胶尿管组织相容性好,易于保留,且留置时间长,尿管头端较硬,便于顺利插入,管壁柔软,对尿道刺激性小,能够减轻病人留置尿管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和疼痛。

2.1.2 尿管型号的选择 根据患儿的年龄及尿道粗细选择合适的尿管型号,一般婴幼儿选择6号~8号、学龄前儿童选择8号~10号、青少年选择12号~16号双腔球囊硅胶尿管。选择尿管过细容易引起漏尿及移植黏膜移位,影响黏膜成活;选择尿管过粗则容易造成局部组织张力高,影响微循环,不利于移植黏膜成活。

2.1.3 健康教育 手术前1d,责任护士拿尿管道具到患儿床前,讲解球囊尿管的构造,球囊固定尿管防止移位的原理,使患儿和家长更好地知道配合方法;给其示范床上翻身时放置尿管及引流袋的方法,以利于术后患儿能够更好地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性。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宣教指导,使患儿和家长消除了对尿管的神秘感及恐惧感,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

2.2 术后护理

2.2.1 风险评估单在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合理应用

2.2.1.1 评估方法 尿管方面包括尿管长度是否改变、引流是否通畅、固定是否稳固。病人方面包括意识不清、昏迷、躁动、谵妄或有精神疾病,术后麻醉未清醒,紧张害怕、不配合,舒适度的改变(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穿衣、吃饭等活动时不小心拔除),表达能力受限,无法有效沟通。

2.2.1.2 应用方法 对120例患儿术后进行全员评估,存在任何一项风险因素时,均需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床头悬挂防导管滑脱标识;对全身麻醉未清醒期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防止牵拉尿管;合理利用支架被,防止尿管打折、受压;告知患儿及家属注意事项并签非计划性拔管的宣教单;做到班班床头交接,加强巡视。

2.2.2 有效控制感染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及时清除血迹、分泌物,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每日2次,每周更换防反流尿袋,尿袋水平不可高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告知并督促患儿每天饮水1 000mL~1 500mL,起到自然冲洗尿管的作用,同时多挤压尿管防止有血块、尿液结晶阻塞尿管;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无打折、扭曲、牵拉,防止尿道口溢尿刺激伤口,避免感染,防止尿瘘的形成,促进伤口愈合。切口除缝线固定外还应用胶布在下腹部加强固定,使阴茎向上向后翘起,以免阴茎根部受压,防止阴茎下垂及尿道受折角导尿管的压迫出血坏死而形成尿道瘘[2]。

2.2.3 疼痛护理 疼痛是导致伤口出血、尿管脱落引起尿瘘的主要原因[3]。由于儿童自制力和耐受力较差,对手术创伤、尿道置管的疼痛反应较大,在护理工作中,将非药物方法处理术后疼痛列为护理常规,并宣传使用非药物方法减轻术后疼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4]。利用小儿注意力易被分散的特点对10岁以下的患儿,给予玩具引逗,巧妙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10岁以上的患儿因生殖器勃起引起出血、疼痛,可遵医嘱予乙烯雌酮睡前口服,提供喜爱的书籍或听音乐等减轻疼痛。

2.2.4 拔除尿管

2.2.4.1 拔除尿管的时机 病人膀胱充盈有排尿要求时,先拔尿管,借助已建立起的排尿反射,一般只需稍加协助便能立即排尿,即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在膀胱充盈时。该方法可减轻尿管对尿道黏膜的损伤,防止细菌逆向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儿均由责任护士在患儿有尿意时顺势拔出,拔管后嘱患儿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均无泌尿系感染发生。

2.2.4.2 气囊无皱襞拔管法 尿管周围常被分泌物及尿晶体附着以及气囊表面结垢等原因,加上传统留置尿管在拔管时常抽尽气囊内液体或空气,使气囊表面产生皱褶、凹凸不平,常致拔除尿管时擦伤病人尿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引起疼痛和血尿。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形成皱襞越明显。我科120例尿道下裂患儿均采用球囊无皱襞拔管法,即拔管前抽净管腔内的液体,再由气囊内注入0.1mL空气或液体,使气囊皱襞基本消失,拔尿管时摩擦感减轻,疼痛感明显下降,很大程度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2.2.4.3 无痛拔管法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局部浸润麻醉药物之一,在我科应用十分广泛。其穿透力强、作用快,可达轻度麻醉作用,患儿拔管前经尿道口滴入利多卡因2mL,也可减轻拔管时的疼痛,从而减轻尿道损伤,减轻患儿的痛苦。

3 小结

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治疗较困难,临床治疗的成功率较低,完善的治疗和护理体系是治疗成功率的有效保证。目前认为,尿管留置不当可引起脱管、尿路感染、尿瘘等情况发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尿管留置提供精细化护理措施,有效改善了意外脱管、尿路感染及尿瘘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这也体现了精细化护理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李森恺.尿道下裂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

[2]都向阳,郭青平.尿道下裂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24):4178-4179.

[3]潘怀清.舒适护理在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75.

[4]郑显兰.儿童疼痛的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5):25.

猜你喜欢

阴茎尿管气囊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隐匿性阴茎如何诊治
阴茎弯曲会闪性福的“腰”
高田气囊案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高压电致胸壁洞穿性损伤伴阴茎伤救治1例
迷你救生充气囊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