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篇能力构建的体裁教学模式探析

2014-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裁语篇交际

刘 卉

(广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言

语篇能力是语篇视角下人们实用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从语篇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才能完整地反映语言,缺乏语篇能力的描述无法全面概况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自 Hymes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以来,语篇能力始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Canale将交际能力概括为: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语篇能力[1]。Bachman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而组织能力又包括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2]。McCarthy和Carter也把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篇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新目标[3],这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也是一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4]。可见,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要落实到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有效的语篇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目前语篇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尚未完善,学生语篇能力的欠缺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瓶颈,制约着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学实践中从新的视角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理论基础

1.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澳大利亚兴起和推广,后来在欧美得以流行和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的语言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体裁教学法主要有三大流派:一是专门用途英语学派,二是澳大利亚学派,三是新修辞学派。它们都是建立在语篇的体裁分析基础上,将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主动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示结构开展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在于,体裁教学法在关注语音、词汇、句法、衔接手段等语言知识的同时,把语篇结构的特征和功能作为教学中的主要因素,真正将语言交流当成一个交际事件看待。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语篇所对应的不同交际目的和布局谋篇策略;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意义构建;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分析语篇图示结构的方法和语篇建构过程的程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或撰写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5]。

2.体裁教学模式

国内外学者经过广泛的体裁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其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以澳大利亚学派为代表的“体裁教学—学习循环模式(teaching-learning cycle)”。在该模式中,教学呈循环过程,一般分成三个阶段:1)示范分析,即对特定体裁的范文加以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语篇写作的社会目的,同时也要了解其语言是如何组织建构来完成交际目的的。2)合作构建阶段,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协作完成语篇的建构,师生共同收集和分析资料、共同讨论写作方案,最后创作出符合目标体裁语言惯例的语篇。3)独立建构阶段,由学生就同一体裁同一话题完成语篇的写作。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语言水平的高低、要求达到目标的不同,从该循环模式的任一阶段开始,而且在每阶段,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某一体裁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其语篇分析和语篇构建能力。

二是“体裁转换(genre-transform)”的方法。所谓体裁转换就是将语篇从一种体裁转换成另一种体裁。语篇的内容与源语篇一致,要求学生创作出不同受众和不同目的的新语篇。与前者相比,体裁转换的方法更强调通过练习来加强对体裁的认识,去掉了单纯解构体裁阶段,把重心放在体裁转换上,避免学生因为关注的只是一种或一类相似体裁而造成对体裁的交际目的的片面认识;由此可见,这种方法很可能比教给学生某一体裁的具体特点更为有效。

三、语篇能力构建模式实践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着学生人数多、学时不足的诸多问题,本文力图在占课时最多的读写课中探求构建学生语篇能力的教学模式。读写课的文章涉及各种体裁,教师可以归纳总结同一类型体裁的特征,为学生提供不同体裁语篇学习的框架。结合以上两种体裁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体裁分析-构建阶段和体裁转换阶段。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五册第四单元“Work Still Has Value”为例,介绍这两个阶段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的体裁教学步骤。

1.体裁分析-构建阶段

第一步:在讲课文前,要求学生撰写一篇题为Should We Still Cherish Tradition Virtues的文章。其目的是为后面的对比分析准备材料,将其与课文对比分析,能让学生意识到两者差距,同时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体裁结构、掌握此类语篇的图示结构。这种有目的的阅读更能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第二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体裁分析,概括出课文的一般性图示结构。这篇课文总的来说是篇“General introduction—Argument—Conclusion”模式的议论文,图示结构如下:

Step 1:Raising main topic through making a contrast of people’s historical and current attitudes towards work(Para.1-6)

Step 2:Argument for the value of work(Para. 7-11)

Step 3:Conclusion of the whole passage(Para. 12)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在阐述职业道德已经淡化的原因、借助马斯洛的理论来阐释劳动通过满足一系列轻重缓急的需求体系来发挥作用,以及在论述劳动的价值时都采用了listing的论证模式,要求他们对其进行体裁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listing图示结构。鉴于论证方式对于论证成败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通过图示分析重点解读和掌握课文的体裁模式“General introduction—Argument—Conclusion”和 listing 的论证方法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

第三步:模仿分析和独立分析。教师再找几篇这种体裁模式的文章或者具有listing论证模式的语篇,让学生分析其图式结构;也可以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组合,加深其对此类语篇的组织结构的理解和记忆。然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课文进行图示结构的对比,找出自己论证方式上的欠缺之处,改进自己的不足。

第四步:深入分析这一体裁的语言特征。一定体裁的语篇通常都是由一定的文体特点的语言来实现的,而文体特点是通过作者的遣词造句体现的。例如,阐释马斯洛的理论时,first and foremost / after that / and then / next / finally等关联词的使用保证了语篇的通顺,论证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因此,分析课文的图示结构的同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该语篇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实现语篇前后连贯、完整和衔接的手段。了解语篇的语言特征可以深化学生对该体裁的语言风格的体会,并自觉地应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第五步:让学生模仿课文独立重写 Should We Still Cherish Tradition Virtues这篇作文,并要求在图示结构上模仿课文,以此强化对体裁分析结果的认识和应用,改进上篇作文的不足。

第六步:从学生的作文中挑选出几篇优秀作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加以分析和点评,教师做最后的整体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应用体裁分析的方法以及该体裁所具有的规范性特征作为评价的标准,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该体裁特征的认识。

2.体裁转换阶段

第一步:选择一种与课文体裁不同的、学生已经学过的体裁,让学生完成该体裁的写作。

以第四单位课文为例,将议论文体转换成电视采访对话或演讲的体裁。这两种体裁也是非常实用的,并且是学生所熟悉的、必须要掌握的体裁。例如,让学生将课文转换为演讲稿的体裁:“Suppose you are invited to make a speech on Work Still Has Value. Use as many expressions and ideas from the text as you can.”要求必须涵盖课文内容并符合要转换的体裁特征。这样的体裁转换练习,可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会制约语篇的构建。

第二步:由个人独立完成或者小组成员协作完成某一体裁的转换。

第三步:全班评讲并进行体裁比较分析。个人或各小组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然后在全班进行展示或者表演。教师可组织全班讨论,评选出最佳作品。最后,让学生将源体裁的课文与最佳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总结不同体裁在表现同一主题时的异同点。

另外,以上体裁分析-构建和体裁转换两个阶段的衔接和推进具有重复性和交替性的特点。这两个阶段的重复与交替,就是学习与实践的循环过程,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巩固。也就是说,学生必须重复完成几种体裁的第一阶段的学习,在掌握几种体裁的基本特征之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然而在经历了几次体裁转换的实践之后,又有必要回到第一阶段学习新的体裁。

四、结语

体裁教学模式立足于构建语篇能力的教学目的,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裁认知能力。通过教会学生分析语篇图示结构的方法和语篇建构过程的程式,使学生掌握相对稳定的语篇模式和语言特征以及该语篇模式相对应的交际功能,深入理解并创作出符合特定体裁惯例的各种语篇。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裁教学模式突出了在讲解、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模仿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析和模仿范文,学生可以自学任何体裁的语篇。另外,鉴于目前大学英语无法摆脱大班教学的现状,体裁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自我修改、同级反馈和教师反馈的有效性,有助于优化大班教学效果。如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亟待更多的研究与探索。

[1] Canale, M. From Communication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edagogy [A]. In Ricthards, J.C.& R.W. 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83.

[2] 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McCarthy, M. & R. Carter. 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 1994.

猜你喜欢

体裁语篇交际
情景交际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交际羊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