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4-08-15吴菲娜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闽南话闽南母语

吴菲娜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外国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一、引言

众所周知,所有的语言学习都是从最简单的发音开始的,要想很好地利用一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首先要学习它的发音。如果从发音开始就不够正确标准,那么想要学好这门语言是很困难的。美国语言学家H. A. Gleason就曾说过,要学好英语会话,必须学会差不多百分之百的发音,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文法,和不到百分之一的词汇[1]55。由此可见准确的语音是有效交际必备的条件。

然而由于中西方语言在发音、词汇、句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距巨大,中国人学习英语要比西方人来得困难得多。Ellis的研究显示,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51%来自母语的干扰;而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却只有 3%来自母语的干扰[2]189。而且中国地势广袤,人口众多,各地方言更是不计其数。首先方言的发音影响普通话的发音已经是在所难免,而由于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又影响了英语发音的准确性。英语语音的基础薄弱,使得闽南方言区的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信心、背诵单词的效果以及听力程度各方面都困难重重。因此,研究母语迁移理论并把这一理论运用在纠正语音学习错误上显得格外重要与迫切。本文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从闽南方言区的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困难入手,通过例证、对比等方法,运用母语迁移理论分析探讨这些困难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与方法,促进闽南方言区的大学英语教学。

二、母语迁移理论

在我们所说的“母语迁移”中,“迁移”一词原本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奥得林(Odlin)把迁移定义为:迁移是一种影响,它来自于已习得语言(可能是错误习得)与目的语之间的共性与差别。[3]123而母语迁移这一概念是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从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著名的学者们如 Lado,Stockwell,Schachter,Ellis,Odlin等都对语言迁移的概念做出各自的诠释——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一般来说,对第二语言学习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相反地,对其起消极作用的叫“负迁移”。如中国学生以汉语为母语,由于汉语和英语从发音、语义、句式上都有所不同,而对母语用法根深蒂固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就遇到了各种困难,这就是母语负迁移对他们学习英语起到了消极干扰作用。

三、闽南方言与英语语音的对比及迁移

(一)闽南方言与其特征

闽南话(Man-Lam-Wê),又称福佬话或鹤佬话,属于汉语族闽语,也是最有影响力的闽语。从语系来讲,闽南语被认为是汉语方言的一种。在秦汉时期,就有中原汉人迁入闽南地区。在东晋和唐朝时期,黄河、洛水一代的汉族平民百姓为了躲避战乱,三次大规模迁至闽南地区,从元代起又跨越海峡,到了台湾,故称河洛语。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很完整地保留了唐朝及五代时代的古汉音,也就是那时的中原标准音。

闽南话作为中国除了汉语外的第2大语言体系,使用区域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市的大田县、尤溪和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以及台湾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近3000万人。闽南方言的语音系统保留了较多的古音,即所谓的“古无轻唇音”(f),“古无舌上音”(zh ch sh r),如“猪”读[di]、“沉”读[dim]等,而闽南语音的七声八调——衫(1)、短(2)、裤(3)、阔(4)、人(5)、矮(6=2)、鼻(7)、直(8),则完整地展现了中古语音“四声八调”的面貌[4]19-23。

(二)闽南方言对英语语音负迁移例析

闽南方言区的学生在学习普通话和英语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的发音问题:

1.我们常说的“古无轻唇音”。中古和普通话读为轻唇音f,在上古读p或b。闽南话的白读音也保留此现象[5]428。例如:汉语“饭”,闽南语中是念“奔”的音,因此闽南人经常把“饭”念成“幻”;汉语“风”在闽南语中是念“hun”,所以闽南人念汉语时“风”会发“轰”的音。由于这个发音差异,英语学习的学生们经常会把“very”['veri]念成['weri]或者['beri]。[f]、[v]都是唇齿音,发音时嘴型是用上齿轻咬下唇。可是闽南话中没有这个嘴型,这使他们发[f]时会用汉语中类似的音[h]来代替,如:英语“fun”念成“换”,而在发[v]的音时,他们也会找到替代音[w],因为在闽南话中有[w]的发音,如:汉语“有”在闽南话里就发“屋”的音。还有一个学生经常发不出的音是“th”的发音[θ]、[ð],这两个发音的嘴型都是舌头尖轻放在上下牙齿之间,[θ]是清辅音,[ð]是浊辅音。因为在闽南语和汉语里都没有这个发音嘴型,所以学生们会用[s]、[l]来代替。如:英语“think”,学生们会念[sink];英语“that”,学生们会念成[let]。

2.另外,闽南语还保留了汉语古音中的“古无舌上音”,即上古声母系统中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只有舌头音。例如:汉语“茶”,闽南话念[de];汉语“直”,闽南话念[di]。这一特点对闽南地区造成的影响是闽南人讲汉语发不了翘舌音,例如汉语“知”,闽南人会念“资”;汉语“吃”,闽南人会念“疵”;汉语“肉”,闽南人会念成“漏”。这反映在英语语音中,闽南地区的学生会把英语的辅音[r]发成[l],例如:英语“raw”,闽南地区学生会念成[lɔ:],英语“rock”会念成[lɔk]。

3.闽南语还有一个特点是“声简韵繁声调多”。闽南话的韵母有87个之多分为舒声韵和促声韵两大类,前者包括开尾韵、鼻尾韵和鼻化韵,后者又称入声韵[6]33-36。虽然闽南语的韵母和音调很多,但是却没有“ü”的发音。“ü”的发音嘴唇撮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齿背。而汉语中的“ü”在闽南语中一般都由“一”这个音来代替,例如:汉语“过去”在闽南话中的发音是“gue ki”。所以当闽南人在讲汉语时一般发不好这个音。例如:汉语“去”,闽南人会念“气”,汉语“绿”会发成“力”的音。这种错误造成学生念英语辅音[ʃ]会发成“洗”的音,[tʃ]会发成“起”的音,[dʒ]会发成“几”的音。例如:英语“she”,闽南学生总是发成“戏”;“just”总会被发成[jst]。

四、英语语音教学的应对策略

闽南话、普通话和英语都有各自的语音系统,它们在发音的规律、音位的性质等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在闽南地区的英语学习者从小都是讲闽南话长大,他们对闽南话耳濡目染,因此影响了普通话的正确发音,继而在英语语音学习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纠正闽南地区学生的英语语音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提高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

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模仿教师来学习和纠正自己的发音。因此,教师自身的语音语调是否标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日后的英语语音学习。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发音时常常需要讲解嘴型、发音的部位等等语音专业知识。因此,教师自身应加强英语语音理论素养,了解掌握语调变化并能够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具体来说,教师应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关于英语语音或语调的理论书籍,对各个语音的发音特点、与普通话或方言的区别都要有所了解。另外,教师可以定期参加全国优秀城市或出版社举行的英语语音学方面的培训或请专家来本校开讲座,认真学习交流,提高自身专业和教学能力。最后,教师要与时俱进,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对学生英语语音的锻炼提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克服负迁移,促进正迁移

母语是外语学习的起点,学生们学习外语是建立在母语的基础上的,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在所难免。因此,教师要通过对比分析母语和英语的发音异同,指导学生了解并接受母语正负迁移的存在,加强学好英语的勇气和决心。当然,在此之前应教育学生改变乡音,先学好普通话的发音,才能更好地了解英语发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本地话如何影响汉语发音,再讲解英语发音与汉语发音的异同。找出英汉发音的差异所在,就能够使学生日后克服负迁移现象。而找出英汉发音的相同之处,就能够促进学生加强正迁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对话或绕口令等手段,让学生对容易出错的语音语调词汇等进行反复操练,使学生改变根深蒂固的错误发音方式,促进母语正迁移的作用。

(三)营造学习气氛

Ellis指出,有两个重要的非语言因素对母语知识何时会干扰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环境,二是学习的阶段[7]98-101。由此可见,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常说学生学不好英语、语音发音不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周围没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也就是说周围说英语的人或情况太少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创设并利用各种情境,以使语言迁移达到最大效果。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学习内容放在形式多样并与实际相结合的活动中,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氛围中进行训练,良好的环境能给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的语言正迁移。其次,学生试着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与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等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这也是有效迁移中不可忽视的有利资源。例如,几乎每个大学都有学生英语角,让学生定期进行英语会话和交流,有条件的学校还会请外教每期都来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在这样一个热烈活跃的英语氛围中,学生就有机会将课中学习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迁移到实际中,从而纠正自己的语音错误,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正迁移的作用。

[1] 汤廷池. 谈音标教学[A]. 英语教学论集[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

[2] 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 Odlin,T. Language Transfer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M]. 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1957.

[4] 陈荣岚. 闽南方言与闽台文化溯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5] 林宝卿. 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Z].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6] 周长楫. 闽南话概说[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7] Anna Uhl Chamot.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 剑桥应用语言学丛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 周苏萍. 闽南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困难分析及对策[J]. 龙岩学院学报,2007,(10).

[9] 周慧芳. 迁移理论与英语教学[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0] 国伟秋. 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理论与实践[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11] 周长楫. 闽南话和普通话[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闽南话闽南母语
闽南文化传承
母语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乡音情浓
闽南,闽南
闽南话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母语
闽南话文白异读的独特之处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