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视域下的集群图书馆发展策略
2014-08-15廖志江
廖志江
(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河北唐山 063000)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得以显著改善,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满足程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协调发展,导致城乡差距悬殊,基层图书馆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图书馆间存在着许多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区域集群化步伐的不断迈进,不同类型、不同系统图书馆之间由于资源共享、业务交流的需要开始产生合作,这些都促使图书馆界将研究对象逐渐从传统的单个图书馆转向多个图书馆集合,从单一类型的图书馆转向多系统、多类型图书馆联盟,多类型图书馆和区域图书馆集群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1-2]。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生态位理论下的城乡图书馆协同发展,对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协调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一、生态位理论与集群图书馆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生物学中研究生物体之间的竞争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理论。是指生物在环境中占据的特定位置,即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及其他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强调的是一种个体的进化,通过进化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通过改变自身去利用尚未开发的资源,拓展广泛的资源空间[3]。目前,生态位理论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态学、农业、城市规划、企业管理以及众多社会科学领域。
“集群”概念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生物族群。多类型集群图书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系统、不同行业的各类图书馆之间通过达成多方协议而组织起来的以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提高区域综合能力为目的,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集群图书馆由于其在地理区域上的便捷性以及在文献信息资源、硬件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服务内容上的优势互补和整体发展,对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与生物物种相似,集群图书馆处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它是包含若干个成员馆的有机体,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组织结构,形成一个环环相连相互依存的“生态群落”,由此集群图书馆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也就产生了一种关系状态,这种关系状态就是图书馆生态位。图书馆生态位是一种基于环境资源空间特性和图书馆固有性质互动的客观关系定位,是图书馆与环境匹配后所处的客观状态,表达了图书馆和环境之间形成的一种共存均衡状态[4]。
二、集群图书馆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集群图书馆系统由不同行业的各类型图书馆组成,由于各单个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在功能定位、资源建设、人员队伍、服务水平及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别,使得区域内图书馆的发展很不平衡。集群图书馆应加强馆际协作、整体规划,从整个图书馆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制定发展战略,加快图书馆集群化步伐,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和联系,充分发挥各馆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集群图书馆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
区域集群图书馆作为一种知识组合体、信息传播体的合作组织,它有效地打破了条块分割体制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通过整合不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充分满足城乡公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签订联合采购协议,实现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文献资源的联合采购,能够避免因重复采购带来的资源浪费,节约经费,降低采购成本,在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丰富各馆馆藏资源。区域集群图书馆可以通过组织联合编目中心等方式,整合各馆的编目资源,各成员馆不必再配置专人进行文献编目和数字化资源的数据库建设,避免了重复劳动,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高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有利于本地区公共文献联合目录和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如由公共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组成的吉林省图书馆联盟,打破了三大系统图书馆之间的行业壁垒与条块分割,使文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从而有效提升系统内区域内文献资源的保障水平,提高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集群图书馆发展可更好地满足城乡公共文化的需求
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心在基层和农村。区域集群图书馆在推动跨部门跨系统的合作统筹规划以及建设基层和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区域集群图书馆能够使各成员馆通过互联网与中心馆共享一个技术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服务系统。当读者提出信息需求时,任何一个成员馆都可以利用共享平台在网络系统内搜寻读者所需信息,迅速为读者提供服务。一卡通服务,通借通还的借阅服务和馆际互借服务能够使读者方便地利用系统内任何一所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联合咨询服务,能够聚集各馆的信息资源和馆员智慧为读者解决疑难问题;文献调配服务,可根据区域读者的需求特点进行系统内文献的合理调配,为读者就近借阅创造条件。深圳市图书馆之城计划四级图书馆网络体系的建立以及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在县级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5],将县、乡、村公共图书资源纳入县图书馆统一管理调配,把流通服务范围延伸到社区、农家屋,充分满足城乡居民的借阅需求,实现了基层与文化的零距离接触,促建了城乡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
(三)集群图书馆发展可提高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水平
区域集群图书馆的建设不仅可获得信息资源的共享,还能通过人才资源、设备资源的共享形成优势互补,从整体上提高本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水平。人才资源方面,集群组织中心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制订行业标准,进行职业培训和道德教育,通过组织各馆成员共同交流学习提高各馆的管理水平;设备资源方面,联盟中心机构可负责建立基于计算机广域网的公共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各成员馆可共享并共同承担维护与监督管理职责。2011年由东北师大图书馆牵头实验的吉林省图书馆联盟云服务平台不仅向读者提供国内外多馆文献资源,而且提供云存储、云软件、个人数字图书馆订制等多项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联盟服务效能,使读者体验到了科技所带来的便利[6]。集群图书馆把来自不同图书馆的互补性资源组合在一起,优化了资源配置,使资源价值达到最大化,进而强化了自身的竞争优势,促进了核心能力的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综合技能,实现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协同发展。
三、集群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策略
协同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基本特征。集群图书馆发展的过程就是集群组织成员之间以及图书馆与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过程,集群图书馆生态系统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协调发展,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合作竞争,整合并运用各种资源,推进整个集群图书馆生态位的协同进化。
(一)建立健全集群协同合作机制
区域图书馆的集群是由单个分散的图书馆互相联系结合而成的团体组织,其组织与管理机制是建立城乡一体化集群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关键。因此,区域集群图书馆组织的建立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由政府牵头,各方派专家加入,共同组成一个具有一定行政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的区域集群图书馆联合体管理机构。打破行政分割的局限,制订出体现地区特色、符合各方利益的集群图书馆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不断在资源建设、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效调动区域内各图书馆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利益共享的馆际关系,共同创建一个畅通无阻的区域图书馆生态环境。
(二)建立有效的集群图书馆发展模式
借鉴国内外图书馆联盟及联合体发展模式,区域集群图书馆可实行总分馆制+网络联盟模式。纵向上,在区域内不同图书馆系统间推行总分馆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标准,形成一个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图书馆体系,以达到不同图书馆系统内部技术水平的相对平衡;横向上,推动区域内主要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结成共建单位,并依托各系统的中心馆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平台,实现区域内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查询和一卡通馆际互借。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改善区域内文化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调动各馆的积极性,鼓励图书馆之间的错位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优势互补,群体效应突显,最终实现区域内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加强集群组织的协同进化
集群图书馆的生态位是它与环境互动匹配后所形成的一种共存的状态,态是指它的发展状态;势是指集群环境下,图书馆控制的环境资源和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性。集群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就是生态位的变化控制过程,其协同进化是由于集群图书馆内部各图书馆的生态位并不完全一致,当各图书馆生态位相互补充时,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动态平衡,形成相对稳定协调共生和螺旋式上升的进化。当平衡被打破时,一个成员馆的生态位变化又影响着其他图书馆生态位的进化路径。同时,集群图书馆还受到环境、上下游单位和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相互之间竞争协同的影响,要在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主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不断随环境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战略[7]。集群图书馆生态位的不断变化,最终导致整个集群图书馆系统始终处于一个互相作用、相互促进的整体进化发展中,推进集群图书馆不断向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
长期以来,同一区域内的图书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具有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并没有按照理想的方式开展普遍的读者服务,许多公共图书馆又因为经费的拮据无法满足社会读者的需求。由图书馆联盟形成的集群图书馆,其全新的文化生态系统以及特有的行为方式所造成的空间集聚优势,将使同一区域内所有类型的图书馆共享系统内全部资源,并带来可观的规模效益。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通过一系列协议达成的一致理想,又使得区域图书馆建设成为一个融网络资源、计算机设备资源、文献信息资源、读者资源、文献供应的商流与物流资源为一体的大资源整合过程。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图书馆联盟建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大有可为。
[1]李东来.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2]赵奇钊.多系统图书馆协调发展与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J].情报杂志,2008(4):139-140.
[3]钱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间关系优化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4]罗莹.图书馆生态系统健康初探[J].情报杂志,2004(5):99-101.
[5]王会丽.图书馆联盟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情报探索,2013(3):103-106.
[6]开放共享惠及民众—吉林省图书馆联盟整合资源优化服务纪实[N].吉林日报,2011-10-24(1).
[7]金贤锋,等.广义协同进化视角下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