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过程的翻译课堂教学改革——从翻译课堂到翻译作坊

2014-08-15张静华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作坊译者译文

张静华

(西安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2)

1. 引言

在新的经济、科技、教育、信息背景下,欧洲的翻译教学研究逐渐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学院式封闭教学模式,主张以市场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翻译职业能力,教学实践中倡导采用“模仿真实情景”和“过程教学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Schaffner &Adab,2000)。国内外翻译教学的重心开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翻译结果转向翻译过程,从传授翻译知识和技巧为目标的客观主义教学范式转向以培养译者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为目标的建构主义教学范式。目前,在翻译课程中思考、设计和论证不同于传统实践和理论模式的翻译教学至今都是一个新的课题。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自身将来进入职业化工作状态奠定坚实基础。

2. 翻译教学以过程为导向

朱玉彬、许钧(2010)从学习理论依据、整体大目标、操作程序、操作策略四个方面比较了以译品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和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过程翻译教学让学生“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李明、仲伟合,2010),有非常突出的优点:有利于把译者知识转变为译者能力、转变为综合素养;有利于师生把翻译课堂转变成翻译作坊。笔者在翻译教学的实践中大胆尝试基于过程的翻译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学生练习-教师批改-课堂讲评-教师总结”的单一的教学“套路”,把翻译教育理念、教学内容选择、过程设计以及绩效评价融为一体。

2.1 教学教育观念

翻译教学的教育观念应以素养教育、创新教育、翻译思维理念为核心。素养教育这一终极目标更呼应“终生学习”的教育思想,更呼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习者具备适应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素质,如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学会发展等。王宇(2003)在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提出要摒弃狭隘的翻译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李瑞林(2011)提出了以高阶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译者能力动态观和译者素养观, 培养翻译人才应当以译者素养为终极目标指向。译者能力是一种涉及一系列高阶思维能力的动态结构;译者素养是“译者素质和译者能力综合发展的结果”,译者素养能让译者在社会特定的翻译情景下创新性地、自主性地解决翻译问题。

2.2 教学内容选择

翻译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使用是翻译课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笔者在翻译教学中以“时尚、文体、经典”或“新、精、活”语篇素材为载体进行“过程”课程设计,以汉译英课程为例,把每学期要讨论的主题和汉文资料以电子稿或打印稿的形式发给学生,比如要讨论的主题包括“理解与翻译”“形合与意合”“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翻译的等值与近似”“翻译的得与失”“翻译与风格”等;其次精心挑选的汉译英素材,涉及人文、经济、旅游、艺术等领域,比如“世界围绕中国的轨道而行”“‘给力’全球劲说‘中国话’”“关于债务”“初到中国旅游可到哪些地方”“检点我们的幸福感”“城市的迷失”“学堂乐歌”。

2.3 教学过程设计

围绕译者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笔者在实践中以信息背景下作坊式体验式教学方法为主线,把翻译课堂转变为翻译作坊,尽力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创作性。落实学生小组作坊与承担的任务,每作坊成员必须都参与翻译汉译英素材,译前研究原文的背景、内容、文体特征、语气、措辞等,明辨中英文表达差异;译中要求学生每做一篇翻译实践写反思日志,记录查资料、思考、翻译、修改、定稿等全过程,对所遇到的困难和翻译的心得启示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涉及语言、文化、句子结构、语篇连贯、翻译策略等方面;译后让学生意识到译文反复修改的重要性,学会反复修改,为自己译文的质量负责。要小组作坊分工合作,做课堂陈述时有开头、有结尾、有衔接,作坊内每位成员都要上台在给定的时间完成其中一部分,各有重点,另外提前安排一组评论员以确保学生不是表面走过场。由此,教和学不仅是在课堂上扮演主角,而且需要通过实践发现翻译活动的规律和奥秘。

2.4 教学绩效评价

在翻译评价时应以交际和过程为核心,避免传统翻译技能测试的弊病,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多维评估考核模式;不仅仅通过译作的考察来判断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更应通过翻译过程中翻译作坊的运作来判断学生的翻译行为和综合素养。在翻译过程教学模式中,评价主体包括自我、小组和同伴、教师;评价类型包括小组作坊初稿、修改、定稿、测试、反思日志等。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定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翻译过程评估,采取翻译过程分加上期末卷面分,对翻译过程分进行细化,包括初稿、定稿分、反思日志分、小组作坊初稿、定稿分、翻译汇报分等;期末测试注重更全面地评估学生运用能力,把握主观、客观比例,包括词灵活意义的选择、句子翻译、篇章翻译,还包括译文评析题,给出一篇原文,附上几篇译文,要求学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进行译文评析。由于师生共同评价,这样可以提供良好的思维和协作机会,使学生认识到翻译“练”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简单“知”与“会”,让学生做到不偷懒、不抄袭,心甘情愿完成预设的翻译任务,帮助学生树立“翻译是阐释”的翻译意识,注意力吸引到翻译的过程,认识到译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 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

[2] 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1).

猜你喜欢

作坊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汾酒老作坊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人大代表的“女子作坊”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