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情感目标

2014-08-15张海芳

关键词:苏霍姆受教育者政治课

张海芳

(河北联合大学统战部,河北唐山063009)

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形势,激发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效果却不如人意,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以学科为本位,重知识理论灌输,轻态度人格培养,苍白说教、空洞枯燥、单调乏味,课堂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流于形式,不能为大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提供助力,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课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影响和促使大学生提高认识、转化思想,而这一系列活动的纽带就是情感。情感目标是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最核心、最重要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功能的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元”价值的实现。

一、情感目标的理论基础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学,首先应该是人学。”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性的尊重,只有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才能实现充满情感的道德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内在、恒久的支柱在于建立学生学习的积极的“情感动力系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活动有两种职能,即认识客观世界和自我表现,二者应相互和谐,教育中许多弊病的产生正是由于两种职能的不和谐。他说:“要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热烈地爱科学、爱学习和爱学校,使书籍、科学、学校和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主要爱好和主要兴趣,使少年和青年把追求智力充实的、丰富而美满的精神生活当作自己的重要理想,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身不熄地燃烧下去。”在此,他主要强调人的自我表现,他认为,“丰富而美满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地,其根本任务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人格的完善,道德情感的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共源。”“德”是个体的精神面貌、发展方向、发展动力的决定因素,它也调节着“才”的运用。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在终极目标上是完全统一的。要激发、调动学生们积极的情感力量,抑制消极的情感,并且移情入理,以情易情,这样才能真正打动人,感染人,使人自觉主动地服从道德要求,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他说:“如果在教育工作中实现了情感影响和道德影响的统一,那么,青少年的心灵活动的能力以及把自己的心灵献给他人的能力就更为强大。这种无私的能力使生活充满光辉和喜悦。”情感的培养不是局部的狭隘的任务,而是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本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他认为,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只有通过积极的正面教育,才能激发其处于潜意识状态的道德情感,从而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发展。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情感教育最高层次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论述人的本质时,马克思指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这里的“完整”、“全面”、“美”无不包含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思想。

首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为情感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发展是指个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使受教育者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独特组合即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它不是模式化和统一化的,而是受教育者个性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就是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受教育者个性自由发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进取精神,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从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是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所以,情感教育的目标与全面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情感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阶梯。情感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人类的情感。那么过去、现在、将来都永远不能寻找到人类的真理”,情感是人类寻求真理的强大动力。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康良好的素质、理性健全的人格往往都是通过人的情感具体表现出来。要培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劳动技能、坚定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谐的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的人,其导向和训练,只有通过情感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与教育者之间产生思想共鸣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个性心理需要和强大的内存驱动力,进而乐意地接纳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最终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二、情感目标的实施意义

(一)情感目标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注重“知识本位”及“教师权威”,在这一传统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被规范化、系统化、逻辑化的思想政治知识成为教学的全部内容,认知成了唯一的课程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多的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认知,为了学习而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个性自由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直接导致很多学生的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很高,但思想觉悟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取得应有的实效。曾有报道,某大学一名大二学生上课耍酒疯,与老师吵架甚至动手,全班同学无一人上前制止,还哄堂大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的质疑。

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思想政治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平台,还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只有触动了学生情感的政治理论知识和道德规范才能内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前苏联教育家野赞可夫也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这启发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这样,知识的学习才能活起来,才能具有感人的力量。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不仅影响个体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着个体行为的效果。在个人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情感因素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鲜明的指向性,它一经形成便影响主体的理性思维,缺失指向性和导向性便无法产生行动的动力。所以,情感因素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感性因素的培育和养成;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走出“学科教育”的死胡同,将掌握思想政治知识看成多维目标中的一项,看作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而不是唯一和最终目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带着积极的情感去教,教师心情舒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学生精神振奋,充满学习的热忱和探索的欲望,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有了情感态度方面的体验,不仅接受了知识,而且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而能把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统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情感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根本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使大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化并形成个体的思想品德。大学生的接受状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和长远的接受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接受者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在接受环境特别是教育的影响下,对教育所传递的思想文化信息进行反映与择取、整合与内化、外化与践行的连续的、完整的、能动的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究竟能否或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大学生接受,转化为个体的内在素质,影响的主客观因素有很多,其中作为一种非理性因素的情感是重要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基础不是人的理性而是人的情感。思想接受活动中影响其效果的往往是“愿不愿”接受的情感因素,而不是“能不能”接受的智能因素,大学生的情感参与度和情感倾向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传统体制的革新,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利益诉求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一方面,改革开放为他们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和机会,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民主参与意识、社会竞争意识,有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另一方面,伴随着对外开放的同时,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也以各种形式渗透进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不断冲击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和心态越来越复杂,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及入党、评优、就业等现实问题时时困扰着他们。复杂的现实、认识的困惑、思想的波动、心态的浮躁使他们对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消极的接受态度。

接受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前提。积极的情感,可以强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促进接受的效果;相反,消极的情感,会弱化认知,抑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活动,它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客观思想的传授,更是两者之间情感的认同和相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突出了情感反应的重要性。实践证明,没有情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大学生只有感受到被关注、关爱,才能与教师形成良好的情感沟通,“情达”才能达到“理至”,才会信服和接受教师的思想,从而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增强教育的效果。情感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根本保证,找到了积极情感,就找到了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从而也就找到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和源泉。

(三)情感目标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内在动力

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道德个性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教育活动实质上是师生间心灵沟通与情感交汇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者,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情感目标实施的重要源点。

首先,情感目标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钻研大纲、教材,对所教内容进行系统的加工和处理,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利用生活中具体的、鲜活的、生动的事例进行分析、阐述理论,尽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感和趣味性,最大程度地发掘情感因素并使之释放出来,使学生对教育内容易于接受,更好地理解并学以致用,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其次,情感目标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情感能力素养。情感能力素养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的总和。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情感能力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效果。为实施情感目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和现实的思想问题,运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力量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乐于与其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从而接受其教育。

第三,情感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教师的威信和人格魅力是学生对教师信任的基础,是学生良好情感产生的前提,正是在健康情感的驱动下,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收获乐趣。调查显示,学生“最受欢迎的、最喜欢的课”和“最不受欢迎的课,最不喜欢的课”都是思想政治课,除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差距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学艺术水平的差距。因此,教师要特别在教学艺术上下功夫,在良好的心境下教学,做到态度亲切、情感表露自然,面部表情丰富、语言机智幽默,想方设法赋予政治课趣味性、生动性,力求做到科学的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从而深深感染学生,使之相应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能够主动地获得知识,并形成深刻的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听,喜欢听,才能解决“进头脑”的实效性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关心人,培养人。情感目标的实施正是体现了教育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生命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教师要充分重视情感目标的实施,在思想政治课中,努力探索和实践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到德育、智育和情育的统一。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唐俊林.人的全面发展与情感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81-83.

[4]杨荣翰.刍议构建情感教育体系的若干问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5:75-76.

[5]谢素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26:143-144.

[6]邢华杏.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J].考试周刊,2010,34:175-176.

[7]任茵,刘晓军.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8,16:105.

[8]诸丽芬.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探究[J].华章,2011,21:145.

猜你喜欢

苏霍姆受教育者政治课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