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

2014-08-15殷成志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殷成志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存空间的缩小以及社会关系的多元化为许多青年一代的生活与就业带来了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会导致人们在心理上形成阴暗面,由此,加强对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等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面对社会竞争格局的成型,在当代青少年中,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尤为突出。从就业方面来看,他们具备就业基础,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从生活方面来看,多年的求学生涯一旦结束,面对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他们可能会盲目地选择生活方式,并最终形成沮丧、颓废或过度自我等不健康心态[1]。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着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大事,近年来许多高校在传统德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从现状来看,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重点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一)概念界定

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健康的心理能够帮助人们客观认识自己及其所处环境,正确评估自身价值并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且对未来发展有着合理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心理健康是不分领域的,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都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心理健康教育即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手段,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挥心理健康在其人生规划和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育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阶段即已开始实施,但随着学生不断成长,环境变更和生理成长使得学生的心理不断发生着变化。时至大学阶段,学生们不仅面临着学习的压力,更面临着人生最重要的抉择,就业、择业、婚姻生活、人际交往等无不考验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没有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介入和控制,大学生的良好心态无法形成,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无从谈起,在应对未来的挑战就会无所适从。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内容

我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樊富珉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两项内容:一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培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二是预防心理疾病,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教育、心理疾病防治教育。伴随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得到不断扩充。目前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择业心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2]。而要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就必须要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对此,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过程和结果论述如下。

二、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法

笔者采用了两种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第一,采用文献法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历史数据,同时通过互联网及馆藏文献资料,查阅我国大学生在就业和犯罪两方面相关案例,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就业心理与犯罪心理之间的联系;第二,采用网络调查法,利用聊天工具和E-mail 对我国6所高校大学生派发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心理状况。通过网络笔者随机抽查150名有过求职或实习经历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收回有效反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反馈率为93.3%。通过比较分析:其中有45名大学生显示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认为自己能够有效设计和把控未来工作和生活,占总人数的32.2%;显示65名大学生具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且学生也自认为“大概能够”掌控以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对社会竞争状况持有报怨态度,占总人数的46.4%;其他30名学生则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认为自己“不清楚”以后应如何面对工作和生活,不能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现状,对未来持有严重悲观态度,占总人数的21.4%。此外,在对未来就业的调查问卷中,4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信心”找到适合的工作,2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确定”能够找到工作,而27%的大学生则认为自己“没有信心”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现代快节奏生活节拍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多元化态势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并非单一的,但细化分析,其问题指向大多聚焦于两个层面:一是忽略了对大学生的自我心理问题纠正;二是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辅导不足。

1.针对大学生的自我心理问题纠正方面,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许多高校的大学生自我评价过高。笔者提取调查研究中的一组数据:在140名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32.2%的大学生显示不存在心理问题,且认为自己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但有44%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仅有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心”找到合适的工作,对未来持有严重的悲观态度。数据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自我认知水平,无法正确识别并接纳自我,体现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和介入手段。

2.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辅导方面,高校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来自农村,一旦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面对家庭经济的压力和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畏惧,从而变得沮丧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除了挫折教育缺失,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存在着问题。例如,在仅为落实教育要求而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下,有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教师所投入的教学力度不够,学生所投入的学习热情不高,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考试成绩不太理想。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学生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进而削弱了自信心,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3]。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要彻底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高校教师从两个层面着手制定应对措施:一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二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同时,教师需要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互动平台,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宣泄情感的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能够以更好的面貌去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一)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在校培训或对外招聘的方式,尽快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学校要学会基于会计学理论中的投入产出分析来对待师资力量建设,短期的投入所换来的是长期的效益,让更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如鱼得水,这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肯定。其次,高校要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在课程资源采集、课堂教学方式、教学频率和预设教学目标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尽快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最后,高校要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的同时,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高校、教师、学生三方都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循环机制,才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二)引导大学生自我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引导大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同时,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二是要循序渐进进行辅导,引导学生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之路[4]。

1.在如何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方面,教师应多策并举。一方面,教师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既要包括理论辅导,也要涉及实践辅导环节。例如,结合校园内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本地各大企业或机关单位建立起长期合作机制,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大学生走进社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运营、人才的发掘以及人才就业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在工作实践中所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对比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确立未来重点学习方向。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针对大学生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引导大学生进行更加客观的自我认识与评价。此外,创新的前提是对已知的批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在对已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这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提升他们的职业心理素质。

2.在引导学生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之路方面,教师应当在让学生客观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而心理辅导的重点则在于剖析学生心态与阐述社会需求方面。首先,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与求稳的就业心理是两个极端,对于大学生而言,都不可取。对于人生规划,大学生在做好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之后,要逐渐做好从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步入社会是他们重要的人生拐点。而作为企业,在人才招聘时选择非专业大学生还是专业大学生,很显然会倾向于后者。而对于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而言,虽然工作环境和条件都很辛苦,但却被企业作为很有潜力的资源来重视和培养。因此,无论大学生对自身现状做出什么样的评价,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时刻准备着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三)干预大学生心理成长,构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

1.干预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建立起一种健康、良好的心态,认识自身的能力与责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采取的干预措施则应该以学生的人生目标为切入点,如果一名学生的人生目标是要做一名人民教师,那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做好一名教师的前提是什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让学生知道做好一名教师必须要夯实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说课、讲课水平。围绕这些要素,帮助学生树立长短期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当学生发现自己在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认识到离自己的人生目标更近一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时,那么教师的干预也就取得了成效。

2.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建立一条适合大学生宣泄情感的渠道,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具体做法为:一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如组织娱乐活动和开展体育竞赛等;二是建立师生对话机制,通过网络、校园信箱或设立师生交流公示栏等方式,鼓励学生将心里的话说出来,由教师进行心理辅导;三是更多地与学生开展某项活动,如郊游、野炊、看望孤寡老人等。如此,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平台的建立,可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抓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力度,让学生充满自信,能够自强、自律,并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下,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身健康的心理素质,构建一条科学合理的、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之路是大学生的必然选择。

[1]吴艳玲,惠英杰.试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3).

[2]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2).

[3]刘新野.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机制探索[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12).

[4]籍梅春,梅娜.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实效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4(1).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