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梦龙在寿宁的文化诠释

2014-08-15

关键词:寿宁冯梦龙仕途

林 文

(宁德师范学院 中文系,福建 宁德 352100)

冯梦龙,字犹龙,明末苏州府长洲县人。他从小攻读经史,兼及野史、笔记。后来科举不第,转而寄情文学,成为远近闻名的通俗文学家。到五十七岁时,他得了岁贡;以后任过丹徒训导;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六十一岁高龄的冯梦龙,千里迢迢从繁荣富庶苏南来到群峰雄峙、形如釜底的偏远贫困山区寿宁县当七品县官。

冯梦龙在寿宁离我们已经有将近四百年了,今天在寿宁随处可见冯梦龙留下的文化印迹,冯梦龙广场、南山冯梦龙塑像、“戴清亭”、蟾溪上的“仙宫桥”……最让后人称道的是冯梦龙在为寿宁地方办实事的同时,还利用从政之暇撰写的《寿宁待志》。该书共两卷本,取名“待志”不叫县志,蕴含“宁逊焉而待之”的意思,其内容除了记载寿宁县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风土人情等,大多篇幅为冯梦龙在担任县令期间施政活动与政治思想的实录,既是地方志,又可以看作自传体笔记。综观全书,言简意赅,删削称功颂德之言,开宗明义、据事直书、无所忌讳、下笔不苟,流露着冯梦龙严肃认真的史学观点和实事求是的为学精神,充分阐释了冯梦龙在寿宁的文化意义。

一、异常强烈的儒家入世思想

封建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对于封建文人来说更是一种社会荣耀,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几乎所有的封建文人都把举子事业作为社会存在的主要意义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终极目标,冯梦龙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出生于儒学世家,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自幼饱读诗书,誓要在仕途上施展抱负,六十一高龄出任寿宁知县就是一个例证。

(一)对当地科举教学的重视

《福宁府志》和《寿宁待志》都记载冯梦龙“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这可看出他非常重视文学、尊重读书人。《寿宁待志》“学宫”一篇记叙寿宁文风不振、科第绝响,“学宫久倾圮”,“适有详过修学赎锾二十八金”。于是他就“益以二十余金”帮助重修学堂,在“风俗”篇中,他发现“学校虽设,读书者少。自设县至今,科第斩然”,“典籍寥寥,书贾亦绝无至者”,于是他就“立月课”,给每位学员分发自己的著作《四书指月》,并亲自为他们讲解,因而便有了“士欣欣渐有进取之志”的学风,冯梦龙也由衷地发出了“将来或未量也”的感慨。冯梦龙亲自讲解《四书指月》这一本指导读书人成功登第的科举读本,他希望通过科举教学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举子事业。

(二)对仕途功名的不竭追求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所以“学、仕、禄”便成为封建文人追求的人生目标,从冯梦龙的科举历程来看,他青年时期就家道中落,加之他又常年科举不第无薪俸来源,三十八岁时甚至贫苦到“绝粮”的地步,直到五十七岁实在因家中贫困无以为生才当了一名贡生,通过考试出任了丹徒训导,六十一岁俸满考成升任寿宁县令,这才完全摆脱贫困的状态,那么可以肯定冯梦龙走上仕途的一部分动因是对利禄的追求,但这一动因在他赴任寿宁知县后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纵观《寿宁待志》,你会发现冯梦龙“捐俸”之举俯拾皆是:在“城隘”篇中,他见寿宁四个城门一天天崩塌,于是便主持捐助重建城门;在“学宫”篇里,他不仅捐俸修学堂,还捐俸替旧吏缴纳欠款;在“虎暴”篇里,他听闻县城外有老虎逞凶为患,已伤害了百位人民,于是捐俸制造了捕虎的阱,并重建城门断绝虎害。中国文人往往都不甘于碌碌无为,既然投身仕途当然要有所作为,冯梦龙亦然。冯梦龙的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日后能为自己仕途上的升迁创造条件,尽管已过花甲之年,对仕途功名的追求依然是孜孜不倦。

二、难以割舍的忧患意识

自古以来“忧患意识”就是封建文人思想意识中难以割舍的政治情结,封建文人政治热情高,政治责任感强,且又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成为众多封建文人的座右铭。当现实与理想相悖,贤明君主少,昏庸之君多,百姓安居乐业少,颠沛流离多,自身更是坎坷多难,这一种巨大的落差感使他们总是不满现实,忧心忡忡牢骚满腹。而对于仕途之路一直走得不顺畅的冯梦龙来讲,更是深刻地有感于这种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忧患意识”更是扎根骨髓,冯梦龙的仕途之路是坎坷的,他的“忧患”意识也特别强烈。

(一)忠君与济世的矛盾

儒学的政治道德中最重“节操”二字,“‘节’即气节,偏重于指政治上的忠贞不贰,‘操’即操守,偏重于指个人道德上的完美无瑕”,而身为儒学传统的继承者,冯梦龙首当其冲要维护封建制度,对君上忠贞不贰,而“忠”字一直以来也都是判断一个官员性格高尚与低劣的关键,“忠臣”二字更是对官员的最高赞誉,所以身为朝廷命官的冯梦龙自是坚守效忠圣上的原则,当然他也确实躬身实践着。《寿宁待志》提到他曾向朝廷上书《剿寇第一要策》,虽未抄录出内容,但从“剿寇”二字可看出他是在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他是在实践忠臣该尽的义务。而儒家“大济于苍生”的积极进取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冯梦龙,所以他在《寿宁待志》的“县治”篇中强调要再建造一间“轻监”,不使重监多于轻监,在他的治理下监狱常常是空着的,这完全是冯梦龙关心人民疾苦的表现,这一点在《寿宁待志》的“里役”篇里最能体现,篇中附有关于大造黄册和迎新送旧的条陈,大造黄册是这样一个情况:明清时期,十年大造一次黄册,每造一次黄册就得重新登记丁口和田粮,事情繁复且费用大,加之寿宁甲长识字者本就不多,若是雇人承办,那承办的人必定借此敲诈,经常弄得“穷民典妻卖子,犹不能偿”。冯梦龙为消除此弊端,就在条陈中建议造细户花册,那么到下一轮造册时就不需查产,可说是减少了不少工程。而迎新送旧是这样一个情况:寿宁每到新旧官去任到任的时候,肩舆费和修衙门备家伙费都会摊派给乡民,而担任此事的人经常是用少报多,往往导致乡民贫困异常甚至到了典妻卖子的地步。冯梦龙于是提出:“酌定新任应路费若干,离任应路费若干,画为定规,通县均派,竟送本官自行备办,此外不许需所分毫。”在这两个条陈中,冯梦龙思虑周全处处为民着想,无不充分地体现了冯梦龙简政轻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思想。

(二)理想与现实失衡的苦闷

这种“忠君”与“济世”的矛盾思想更加深了冯梦龙的“忧患”感,加上他自身政治才干突出又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却只屈居寿宁知县一职,这种怀才不遇的悲己之情亦是忧患意识的重要方面,他在《寿宁待志》中附有到任第二天写下的一首小诗——《纪云》,诗云:“出岫看徐升,纷纶散郁蒸。莲花金朵朵,龙甲锦层层。似浪千重拥,成文五色凝。不须占太史,瑞气识年登。”这首诗是他看见黄云出岫幻为红霞,并视其为祥瑞之兆所赋的,全诗基调昂扬向上,充分体现了他刚上任时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多年来想要在仕途上施展抱负的心愿终于达成,这是一种苦苦追求终成现实的豁然开朗,但是在那黑暗的官场中,他做不到溜须拍马讨好上司,即使他兢兢业业,他上书的条陈是多么优秀,也不能逃脱被驳回的命运,甚至他的一些施政设想都被下属所抵制,这使他深深地感受到“肘掣于地方,幅窘于资格”的痛苦,这种对仕途上的不幸顾影自怜的情感在他附于《寿宁待志》中的《石门隘》小诗中有所体现,诗云:“削壁遮天半,扪萝未得开。凿开山混沌,别有古乾坤。锁岭居当要,临溪势觉尊。笋舆肩侧过,犹恐碍云根。”这首诗本是描绘寿宁山城古隘的险峻,但字里行间让人隐约有压抑之感,那“削壁”是“遮天半”的,而那“锁岭”是“居当要”的,可以说几乎完全遮蔽了阳光,让人不觉有阴寒之感,这不免使人联想到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与位高权重总陷人民于水火之中的奸臣,而冯梦龙游走于仕途中只能是“笋舆肩侧过,犹恐碍云根”。

三、借志传世的政治理想

魏文帝曹丕曾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他认为“文章”是治理国家最根本的事业,是使人能名垂千古的大事,当然古人更看重的还是在政治舞台上的卓越成就,他们往往只有在立功无望的情况下才转而将立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恰巧历史为我们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屈原一部《离骚》让其为君主鞠躬尽瘁的形象深入后世人的心,司马迁之《史记》向世人证实了一个史官的卓越造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让他一跃成为史学泰斗而名垂千古。

当然,熟知历史的冯梦龙深谙其理,在有生之年他不能满足于他的政治理想,施展自己远大的抱负,于是他就将自己的生命倾注于《寿宁待志》的创作中,留下志书一诉衷肠,让后世子民看到他的苦心孤诣与政治才干,以实现他的理想留下一代清官的美誉。

(一)考察入微的严谨作风

《寿宁待志》是冯梦龙亲自考察独自创作的一本地方志书,这乃当时的一大创举,因为自宋朝以来,各个郡县修志的人大多是地方行政长官的下属幕僚和地方绅士,而那些地方行政长官实际上只是主持修志之人,并没有参与修志的工作,却还美其名曰“监修”“督修”“主纂”等,而冯梦龙非但没有跟随旧风挂以“监修”之名,却还亲自实地考察,且非常地细致入微,几乎在每一个篇章中都可看出冯梦龙确确实实做了一番考究才写下了这一本书。就拿“坊表”篇来说,他仔细考察了为缪蟾建立的状元坊的合理性,发现缪蟾只是得了“特奏名第一”而并非状元,但为使此状元坊能够对学员起到劝勉的作用,他答应缪蟾的子孙重建状元坊,从此事便可知道他做事情从来都是思量再三,不仅尊重事实,而且还考虑到此事的有益性,尽量往能为人民谋福利的方面考量,作为一个县官如此,作为一个写志书的人亦如此,他把事情详细记录,以期让后世人民看到他的良苦用心,也足见他对这本书的重视。

(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这本书一改前志书的命名,不叫“县志”而取名“待志”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点冯梦龙在《寿宁待志》的“小引”中就说明道:“曷言乎待志?犹云未成乎志也。曷为未成乎志?曰:前乎志者有讹焉,后乎志者有缺焉,与其贸焉而成之,宁逊焉而待之。何乎待?曰:一日有一日之闻见,吾以待其时;一人有一人之才识,吾以待其人。”他认为这一本书虽然是订正了前志书的一些错误,但是还不是很完美,有待后人进一步地考察加强,这句话并不是他的自谦,而是他实事求是的精神使然,其实在很多重修的地方志书中一般都沿袭旧志的内容,即使明知道旧志有误但却因为有所顾忌不敢改定,而冯梦龙却不然,他尊重客观事实对旧志中的记载一一核实,并在《寿宁待志》的卷末附上“旧志考误”一节,并提出具体意见,这充分地体现了他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发展的治学态度。冯梦龙还一改一般县志褒多贬少弄虚作假的歪风,他崇尚真实,在卷末附的“旧志考误”一篇中大胆批评叶朝奏献媚讨好戴县令,指出其“叙事中多称功颂德之语,殊乖志体。宜直载其事,稍删赞美”。他不仅严厉批评这等歪门邪风,更是以身作则,对于他没能为人民争取福利而是屈从于上级的“升科造假”事件,他也如实地写进志书里,并表达了他的愧疚,他还在“物产”一篇中记载道:“方竹难得之物,仅托溪西严寺有种,然细甚不堪作杖。志亦混载,宜删去,毋使后有求者,为地方累。”这几句不仅反映了冯梦龙据事直书实事求是的精神,最后四字“为地方累”更是显示出冯梦龙为民着想之心。

(三)志传交辉的个人色彩

《寿宁待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这是一本志传交辉富有浓厚个人色彩的书。志书以第一人称书写,不仅记载了寿宁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风土人情,还记载了冯梦龙在任上时的施政活动及政治思想,其中最让冯梦龙引以为傲的就属“劝诫”和“狱讼”两篇中记载的两个案件。一是智取恶霸陈伯进之案,在此案件中冯梦龙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亲自捕捉了这个勾结盗贼屡次杀人却总行贿逃脱刑法的陈伯进,并在“铺递”中提到鉴于陈伯进事件,向上级请示让人补上巡简一职,令他驻扎七都并负责征收欠税、拘提人贩等任务,又告诫他不得受理诉讼,不得擅自做主,不得制造纠纷,不得轻慢官场制度,这样冯梦龙就成功地“移无用之官为有用,而收外化之民为内化也”。可谓一举两得,这充分地显示了一个县太爷的睿智。二是查清姜廷盛诬告之案,这个案件可以说非常地戏剧化且抓人眼球,此案讲到顽民姜廷盛告刘世童砍伤他弟弟,冯梦龙观察两人的衣着与言行,发觉事有蹊跷,于是就模仿起他在“三言”中所塑造的清官的做法:微服私访。通过他的一番调查,终于查清姜廷盛是为诈取钱财自己将弟弟砍伤诬告他人的。在此案件中,冯梦龙没有被常理所误导认为哥哥不可能砍伤弟弟,而是微服私访仔细推敲,直至查出真相,这是一个县太爷应该具备的品质,要让沉冤得雪真相大白于天下。这两个案件的记载就足以显示出冯梦龙的政治才赋,让他为民请命的清官形象深入人心,更别说其他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为民之策,虽然其中不乏一些矛盾挣扎,但清官能当到冯梦龙这样的已属不可多得,人民百姓都应该记住这样的清官。

四、结语

《寿宁待志》可看出冯梦龙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的文人,他带着这种理想和对功名利禄的期许热切地奔走于仕途之上,盼望能尽早实现理想施展抱负为人民真正做一些兴利除害的好事。在任上,他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改革吏治除暴安民,微服私访明断讼案,时时刻刻体现爱民之心,但是当面对为民之策与个人前途的矛盾,当面对“忠君”与“济世”的矛盾,当面对一身抱负却碍于施展时,他就表现得纠结异常,在一些政策的施行上就显得不坚决不彻底,内心也是苦闷难解,于是他把现世中追求而不得的政治理想通过对《寿宁待志》的创作体现出来,以期让后世认识到他这样一个“一念为民之心,惟天可鉴”的清官。

[1]冯梦龙.寿宁待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2]陈元度.冯梦龙在寿宁的学政[J].教育评论,1986(1).

[3]董清花.《寿宁待志》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龚笃清.冯梦龙生平事迹考略[J].中国文学研究,1986(2).

猜你喜欢

寿宁冯梦龙仕途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东周列国志
作品赏析(1)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冯梦龙的谜语
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
华丽天成的寿宁石雕艺术
仕途劫
仕途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