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师成长叙事个案研究

2014-08-15杨盼盼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情怀英语老师

杨盼盼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一 引言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面临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挑战,教师如何才能在新课改中占据主动位置,成长为优秀教师?本文拟就某省属重点高中优秀英语教师Y老师成长经历为例,解读优秀英语教师成长历程。

本文研究对象是某省属重点高中英语教师Y老师,男性,生于20世纪70年代,教龄14年。曾先后获得某省“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教师”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英语名师”称号;教学成绩优异,其指导的学生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教研能力突出,曾参加过两次国家教研课题,出版三本著作,是本地区公认的教学名师,研究该教师具有很强的典型示范作用。

二 Y教师成长的自我视角

我国学者束定芳和庄智象[1]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做好知识和品格两方面的准备。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及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之外,更应该关注自身修养,情感因素,如教师对本职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坚韧的毅力,对知识的不断追求,都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中尤其强调了榜样事件对学生学习注意过程的影响。

(一)充满爱的教育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首先要有爱。Y老师坚决认为:

“成为优秀英语教师最关键的就是要具有一种教育情怀,要热爱教育,热爱我们所服务的对象,也就是归根到底一句话,教育要有爱。只要有这种教育情怀就能把事情做好。”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的教育情怀是任何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基本态度。

(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Y老师初中毕业于某语言专科学校,参加自学考试获得本科文凭,2003年继续参加新加坡某高校研究生招聘考试,并取得硕士学位。边考学边读书,很多老师有过这种方想法,但是大部分人都因为不够执着而最终放弃:

“作为一名中等师范生,学历文凭和学识水平都是不够的,理论水平也是不够的。教师广博的知识很关键,否则很难把课讲的生动。”

Y老师始终认为,教师不应该只是某学科的专家,更应是一位饱学之士,这样学生在其课堂上才能收到“听君一席话,甚读十年书”的效果。不断学习,学会反思,终身学习是每一位优秀英语教师成长的坚实基础。

(三)教师个人修养

教师个人修养是其人格魅力的体现。Y老师身上体现出的个人修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性格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忧国情怀。

关于性格魅力,在同事眼中,“Y老师很乐于助人”,“经常看书,非常注意修身养性,我们坐校车一起去学校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手捧着一本书阅读”,“他的课堂,总是笑声阵阵,很有亲和力,学生很喜欢他”,Y老师深受同事们敬重和学生喜爱。鲁迅曾经说过,伟大的人格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教师只有以诚待人,才能赢得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Y老师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更应该对本国传统文化有很好的理解,这样在跟学生讲授英语国家文化,如戏剧,文学,诗歌,油画等知识时,才能从我国传统文化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唤起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学习兴趣,进而在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等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英语老师,刚才所讲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之外,必须秉承我们华夏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孔子的教育思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12个字,他就把对年少,年老,朋友应该做的表述清楚了。”

Y老师的谈话中也所体现了他的忧国情怀:

“对我奖励最大的,我觉得就是看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受到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走上社会能够做一个合格的有良知的公民,他能在那个领域做出建树。”

三 Y老师成长的学生视角

主要采用问卷法从学生视角出发了解学生眼中的Y老师的优秀品质。问卷的对象是Y老师所在班级60名学生,发放问卷60份,实际回收55份。问卷是从15个选项(对学生有爱心、责任心强、热爱英语教学、发音纯正、语法知识丰富、词汇量大、英语听力强、英语写作能力强、善于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对待学生公平公正、有亲和力、博学多才、幽默开朗、有奉献精神)中选择3个最能表达你眼中的Y老师品质的选项。研究根据数据统计,排在前三的是:对学生有爱心,有亲和力、对待学生公平。

(一)有爱心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爱教育这是每个优秀英语教师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一面镜子。Y老师认为:

“面临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教育者还真要有教育情怀,也就是爱。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更应该受到老师的关爱。”

(二)有亲和力

亲和力是与人信息沟通,感情交流的能力。Y老师说:

“你跟你的学生没有情感交流,甚至都无话可说了,学生都惧怕你了,那你怎么展开教学呢?有亲和力的老师每天都会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师生时间的交流多了,距离也就小了。”

(三)对待学生公平公正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Y老师说到:

“千万不能带着有色的眼镜来看我们这些孩子,因为孩子都是可以塑造的,你可能会影响他一辈子,你给他一次腾飞的机会,就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当然也造就了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用一颗爱心跟学生交流,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像Y老师这样的老师当然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当笔者把反馈结果给Y老师看时,他也非常高兴,很受鼓舞:

“哎呀学生对我评价这么高啊。呵呵。我跟学生关系还是挺好的,有些已经毕业的学生节日会短信或者电话问候我,过年回来看我,聊自己大一时光,感叹高中老师的不易,我真的很开心,付出是有收获的,你爱学生,学生当然能感受到,且也会反过来喜爱这个老师,这才是良性循环,师生相得益彰,很好的。”

四 Y老师成长的社会环境视角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S.Vygotsky)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的核心作用[2]。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环境支持。

(一)学校环境对Y老师成长的影响

1.榜样力量

“可以说在成长过程中我的中学英语老师对我学习英语的影响很大。正是受到他的影响,我才喜欢英语,选择当一名英语老师,他很幽默,经常鼓励我学习英语,让我非常有信心,慢慢就喜欢学习英语了”。现在作为优秀英语教师的Y老师也同样在传递着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帮助年轻老师成长。

2.亲密和谐的同事关系

他用了“真诚和尊重”这两个词来形容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很重要的。”Y老师认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与同事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亲如一家的和谐关系分不开。

3.学校较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

Y老师说:“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平台。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针对不同年龄层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二)家庭环境对Y老师成长的影响

Y老师在谈及家庭环境首先提到了父亲早期为他学习创立的良好阅读环境:

“我想我的成长跟我的家庭有关,那时候我的父亲是教育者,他对子女有子自己的要求,所以从小要求就很严格,那个时候开始在父亲的引导下,对学习慢慢产生兴趣,当时也读了一些书,能找到的书都读了。”

此外Y老师也表达了对妻子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

“从读大专的时候到后来去新加坡留学,我爱人都是很支持我的工作的,我记得我的孩子刚出生一个月我就出去读书了,那时候孩子小,容易生病,我爱人都是自己扛下来的,怕影响我求学。她要让你出去,她觉得男子要以事业为主,她的确吃了很多苦,并且当时因为夫妻双方在异地工作,为了孩子,为了先生和为了家庭,她2000年的时候放弃了她待遇很优厚的工作。”

(三)社会环境对Y教师成长的影响

Y老师所处的社会环境,人们易受传统地方风俗影响,喜欢悠闲的生活,很多教师业余时间聚在一起打麻将,喝茶,聊天等,即使参加一些培训活动,也鲜见有反思,人云亦云现象比较普遍。他却始终能做到每天坚持看书,勤思考,不断学习,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这种进取心难能可贵。李长吉教授在论教师主体地位时指出,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不仅要履行知识分子的身份状况,同时要有作为知识分子的理想诉求。不能也不应该习惯低俗生活,要为理想而活,追求精神的独立和解放[4]。

五 结语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学习动机理论中有深远意义,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这一理论同样意义非凡,国家从制度层面和法律层面保障了教师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如在《教师法》中明确规定了“全社会都应该尊重老师”,这四种基本需要即是马斯洛提出的缺失需要,满足了这四种基需要,才使得教师能够基本生存,完成本职工作。但是学生是在不断成长的,教师也更需要成长,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进步,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共同走向知识的海洋。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教师们更应该积极主动的求知、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实现自我,马斯洛提出成长需要的最高层次需要即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本文研究对象Y老师也是在边教学,边反思和追求进步中逐渐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造福了学生。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胡珍娜.阳光总在风雨后-用心建构爱之桥梁[J].科技信息,2012(27).

[4]李长吉.教学论思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卢振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J].德育天地,2012(5).

[6]Richards,J.& T.Farrell.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Teachers:Strategies for Teacher Training[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7]史耕山,周燕.老一代优秀英语教师素质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

[8][苏]B.A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情怀英语老师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老师,节日快乐!
读英语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酷酷英语林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