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成体之文”文学思想辨析
2014-08-15唐苗
唐 苗
(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在中国文学史上,秦观一直以词著称,被誉为婉约词的正宗,但他的思想理论却较少得到关注。在文学思想方面,他提出了“成体之文”的说法,以一种强烈的集大成意识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高标准,并以此指导他的文学实践。秦观将文章进行了分类,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首次提出了“成体之文”的概念:
夫所谓为文者,有论理之文,有论事之文,有叙事之文,有托词之文,有成体之文。探道德之理,述性命之情,发天人之际,明死生之变,此论理之文,如列御寇、庄周之所作是也。别白黑阴阳,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也,如苏秦、张仪之所作是也。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人以为实录,此叙事之文也,如司马迁、班固之所作是也。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骇耳目,变心意,此托词之文也,如屈原、宋玉之所作是也。勾列庄之微,扶苏、张之辩,摭班、马之实,猎屈、宋之英,本之以诗书,折之以孔氏,此成体之文也,韩愈之所作是也。
他所谓的“成体之文”,是集合“微”、 “辩”、“实”、“英”为一体的文体形式,其代表作者是韩愈。“成体之文”的提出,建立在秦观的集大成的思想渊源与北宋文学思潮的基础之上,反映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以来的理论成果和对作家学问功力的追求。
一、“以道为本”与“以仁义礼为用”——“成体之文”的思想渊源
宋代是一个思想杂驳的时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潮成为宋代士大夫文化性格的典型特质。秦观自小学习《论语》、 《孟子》,儒家思想成了他的基本思想。同时,秦氏家族“世崇佛氏”,他也说自己“蹇吾妙龄,志于幽玄”,可见他早在青少年时期,就比较全面地接受了儒、释、道三家的教育。
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主张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秦观大半生都以此为目标,他的这种“或进以经世,或退以存身”的思想与儒家的“达”与“穷”相契合。当然,在许多地方还融入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其思想的杂驳与融通在其散文中多有体现,尤其是他的《浩气传》,这篇占据了《淮海集》整整一卷篇幅的哲理论文,从儒家到道家反复论证,体现出他精深的哲学思辨能力。除了《浩气传》,秦观还有《俞紫芝字序》,文中谈论到玄言妙理,显然是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
秦观的杂糅思想,集儒、释、道为一体,兼众家之所长,再与北宋时代精神相契合,这成为他集大成文艺观念的思想源泉。在对文学的认识方面,秦观认为“哗世取宠而不适于用”是“文辞之弊”,文章应“有见而发,有激而云”,秦观认为文学以黄老之学为道之本,而“仁义礼”的《六经》之教为用。这一思想与北宋文坛在重建“道统”和“文统”问题上的主要走向相暗合。一方面,向韩愈学习,以《六经》为古文写作的标准,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另一方面,对儒家的道统持比较开放的态度,以儒家为主,包容老庄,将儒家的“仁”与道家的“道”相融合。
秦观思想的“集大成”在文学观念方面的表现,不仅表现为他对于文学功用的认识,还包括他对于文学的形式和作家心态的认识,即文体论和作家论。
二、“五分法”与“成体之文”的集大成思想
秦观的文体“五分法”以及“成体之文”的集大成思想,在文体史上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所谓“论理之文”,就是阐发作者的哲思之文,如列御寇、庄子的文章。庄子的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庄子说理,虚构了大量寓言故事,借用他事他物或内含深意的话来表达他对于宇宙、人生的哲思。
“论事之文”,这是一种能够辨别是非,帮助读者做出正确决策的文体,如苏秦、张仪的文章。作为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张仪的文章有着为了某种明确的目的进行游说或者论辩的功利色彩,表现出策士卓越的论辩能力。秦观提出“论事之文”,标举苏、张之文,意在强调“辩”的文学特色。
“叙事之文”,要求真实记录事实,对真相负责,如司马迁、班固等人之作。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是史传,这是一种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以历史的真实为依据,直面事实,记录真相。秦观提出的“叙事之文”,就是这样一种带有实录精神的记叙性散文,其要义在“实”,要求作者具有历史责任感和驰骋古今的厚重感。
“托词之文”,以屈原、宋玉为代表。他们是楚辞的开创者和最高成就者。秦观认为“托词之文”贵在“英”, “英”是本意是花,引申为文采、辞藻,例如,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有“心术既形,英华乃赡”。“托词之文”的“英”,涉及文学艺术的文采与辞藻,要求文章的文采华美。
“成体之文”,集合前面四类文章的长处而成的文章,即“论理之文”的“微”,“论事之文”的“辩”,“叙事之文”的“实”和“托词之文”的“英”合为一体,其代表作者就是韩愈。韩愈的“论理之文”,说理透彻,理足气盛,如《原道》篇,他极力反对佛老,说理咄咄逼人,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斩钉截铁地做出论断。韩愈的“论事之文”,言辞雄辩,逻辑清晰,如他的名篇《讳辩》,多方取证,反复驳斥,辩驳畅快有力。韩愈的“叙事之文”,深得《史记》笔法,例如《祭十二郎文》,通过对于往事的追忆,将过往一一写实,通过生与死、梦境与现实形成强烈的落差,平实而委婉,细致而入微,淋漓尽致,真切动人。他的“托词之文”,如《感二鸟赋》,时韩愈不遇东归,途中遇二鸟,有感而作,所作多有取于《离骚》之意,托物言志,情感悲激顿挫。
秦观极力推崇韩愈的文章,并将“成体之文”作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他个人的文学实践也将此作为创作理念。他的“论理之文”如《浩气传》,出入儒道两家,有着强烈的哲学理论色彩。他的“论事之文”,《宋史·秦观传》说他“长于议论”,尤其是他的《策论》五十篇,对于时代的现实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提出很多意见,充分体现出秦观“论事之文”之“辩”的特点。秦观的“叙事之文”,如《录壮愍刘公遗事》,如实记录,文字精练。他的“托词之文”,如《黄楼赋》,将大河决堤时的场景写得惊心动魄,如此严重的水患在苏轼守彭城的第二年得以整治,又修缮城墙。对于这样治河安民的大事,秦观此赋写出了黄楼的气势恢宏和苏轼的宏伟胸襟,苏轼也认为秦观赋有屈宋之资。可见秦观对于“托词之文”之“英”的不懈追求。
三、“集诸家之长”—— “成体之文”思想在作家论中的体现
“成体之文”从概念表述上虽然反映的只是秦观的散文理论,实际上“成体之文”所蕴含的集大成思想则是统辖秦观文学理论的最高准则,是秦观评判一切文体价值高下的判断标准。本着这一准则,故而秦观在散文方面极力推崇韩愈,在诗歌方面则标举公认为集大成者——杜甫。同样在《韩愈论》中,秦观对于历史上著名文人的诗文风格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概括,主张作家应有个性,独树一帜。他认为苏武、李陵的诗歌“高妙”,曹植、刘公干的诗歌“豪逸”,陶潜、阮籍的诗歌“冲淡”,谢灵运、鲍照的诗歌“峻洁”,徐陵、庾信的诗歌“藻丽”,而杜甫的诗歌集众家“高妙”、“豪逸”、“冲淡”、“峻洁”、“藻丽”之长,这一提法带有强烈的集大成思想,也暗合了杜甫的“转益多师是汝师”。
初唐诗继承南朝诗的特点—— “浮靡相矜”,待到沈宋之后,诗歌的律化基本完成, “律诗”也就定体。开元间,近体诗得到发展,各家自有特色。杜甫出来以后,汇集前人之所长,兼古今之所有。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认为杜甫诗歌“集大成”,还有可能受到苏轼及苏门弟子如陈师道等人的影响。苏轼提出,诗歌发展到杜甫,与散文发展到韩愈,书法发展到颜鲁公,书画发展到吴道子一样,都是三代至唐君子之学、百工之技发展完备的结果。陈师道读过苏轼的这一段话,就更直接地将杜甫的诗概括为“集大成者”。
秦观推崇杜甫,他的诗歌创作也以六朝、盛唐诗歌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尤其是他的七律,饶有杜甫风范,表现出与“宋调”不同的风格,例如他的《秋兴九首》拟唐人诗,又如他的七律《寄孙莘老少坚》:
一出承明七换麾,君恩复许上彤墀。
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
天上图书森似旧,人间岁月浪如驰。
鳌头只在蓬山畔,行赴蟠桃熟后期。
按秦谱,此诗当作于元丰六年闰六月以后,时孙莘老自徐州徙南京,召为太常少卿,易秘书少坚。诗中“白衣苍狗无常态”句引用杜甫诗句,比喻政局多变,人世沧桑变化。
推崇杜甫,是北宋中后期诗歌发展的道路选择,秦观虽然没有像江西诗派那样明确地提倡师从杜甫,但其集大成的理论主张和实际创作中都极力推崇杜甫,同时,秦观虽是苏门弟子,但他的诗歌创作并没有完全走苏轼的路,在写景状物、艺术风格上深得唐人风致。可见秦观在学习杜甫以及唐人诗作中,已经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宋调”的独特风貌。
四、余论
秦观在文坛活跃的时代,正是北宋文学思想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坛有一个鲜明的理论指向—— “崇文尊韩”。韩愈是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道统’和‘文统’的问题”,倡明儒道,反对佛老,由他所领导的中唐古文运动,曾让单行散体古文文体在唐代大放异彩,但韩、柳之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作家济世热情的削减,古文又一次日趋冷落。在宋初,虽然也有如柳开、赵湘、穆修等一些作家进行古文写作,但文坛上流行的仍然是浮华不实的骈偶文风。直到欧阳修出来,情况才有所改变,由他所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既继承中唐古文运动,也开启了宋有别于唐的古文风格。古文创作的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理论的自觉就应运而生,秦观“成体之文”的提出,是古文运动的理论总结,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成体之文”的“古文”能在广大宋代士人中流行,除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还得益于宋代统治者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庆历年间活字印刷的出现,使得书籍的传播更加普及,使得宋代作家能够学贯古今、广取博收,才能写好集以往众多文体之长的“古文”。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宋代古文大家,其学问之广博远胜于唐人。以苏门一派的文人而言,秦观、黄庭坚等人的知识学问素养,亦非常人所能比肩。秦观学问之广博深厚是深得苏轼赏识的。秦观的“成体之文”思想,体现了北宋文坛“崇文尊韩”的倾向,这也反映了古文运动所倡导的单行散体古文在北宋文坛的重要影响,更体现出宋代文坛对于学问和功力的强调。
诚然,秦观提出“成体之文”,主张文学创作应向韩愈、杜甫学习,是北宋追求学问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达到人格修养的目的,其根本就在于作家自身的治心养气。苏门的文人都很重视治心养气,把涵养心气和陶钧文思视为作家的性分中事。秦观在《心说》指出,“心不在我”、“心不在物”、“心不在物我之间”,但心又“未始离我”、“未始离物”、“未始离物我之间”,然后提出心之“虚空”。《庄子·人间世》里讲“听之以气”,这种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官感觉,经由集中注意力而排除所有私欲杂念的凝神,进入“听之以气”的“退听”状态,是庄子所谓的“心斋”。
如果把这种“听之以气”的思维活动作为作家治心养气的结果,那么诗人在治心养气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就不再是日常生活的感觉,而是一种“顿悟”,即“禅”。因此,宋人所谓的“参禅”,就是养成一种寄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超脱体验,以保持清静的本体和脱俗的心境。宋人的脱俗只要心定意静,自然脱俗,不必真的隐居山林。这是一种陶渊明式的追求,秦观《韩愈论》说陶渊明“冲淡”,这也体现了宋代文学整体追求平淡清远的思想倾向。
秦观的“成体之文”文学思想,在北宋文学思想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走向成熟,带有集大成的自觉意识,这需要酝酿于书卷,濡染于师友,落实于人格修养。文学即人学,文学的问题也是人生在世的问题。秦观文学思想的成熟,也反映出他人格修养的成熟。
[1](宋)秦观撰,徐培钧注.淮海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秦观集编年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宋)秦观撰.徐培钧注.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唐).杜甫.杜甫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1]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