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吉林师范大学韩国语专业为例
2014-08-15李艳华
李艳华
李艳华/吉林师范大学韩国语系讲师,硕士(吉林四平 136000)。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我国职教界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职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日益严重,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职教界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双师型”教师适用于高职教育及全日制高等教育。
“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成就,又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方面做出一定贡献,即一专多能。高校培养的是社会所需人才,因此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和实践经验的多少决定了人才质量的高低。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成正比的,为了培养高质量人才,必须先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所以,要建设一支切合实际职称,知识技能、年龄结构合理并相对稳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二、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国内的韩国语教育比俄语、日语起步较晚,最早是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朝鲜语专业的前身)于1946年开设的朝鲜语专业,至今有60多年的历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52年)、洛阳外国语大学(1965年)、延边大学(1972年)是为数不多的开设韩国语专业历史较长的学校。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后,两国的经济合作从贸易、投资发展到金融、科技、文体等各个领域,逐步形成了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随着大批韩资企业进入中国,对韩国语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了韩国语专业。2006年,我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招收了第一届韩国语专业学生。2009年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韩国经济和国内的韩资企业,导致韩国语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大减少。
经过市场经济的重新洗牌和韩资企业的重新整合,市场迫切需要高质量、高技能的韩国语专业人才。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必须在实践中锻炼和施展,才能达到市场所需的人才标准,而学生最欠缺的就是实践经验。韩国语专业教师肩负着培养具备扎实的韩国语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技能水平的韩国语本科人才的重任。然而韩国语专业开设时间短、师资力量弱、办学经验少,大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入职,缺乏实践经验,这导致专业规划、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学生达不到市场所需人才的标准。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支合理、有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
三、“双师型”教师作用的发挥
高校韩国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和各类企业中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技能复合人才。我们要对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适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基地。
1.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调查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了解当今社会受欢迎的外语人才条件,还要了解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学习兴趣、最终目标及历届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等,以此来设置基础知识和培养技能课程,使理论教学真正围绕培养预期目标、技能展开。韩国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译,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会译,而当今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不局限于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掌握其他方面的技能,如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言说能力、团队精神及敢于挑战的能力,需据此对专业必修及选修课还有实践课进行整体规划,分块实施。这样的专业课设置不仅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可以缩短岗位适应时间。
2.转变教学模式。在“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提出之前,大部分教师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重语法理论,轻技能培养,教学过分依赖教材,忽略对技能训练的指导,最终导致就业效果不理想。而今各高校制定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际操练,以双师型教师的实战经验为主导,引导学生掌握实践中需要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培养一项或几项技能,并反复训练积累应急处理的经验和方法。
3.建设模拟实训基地。我校韩国语专业学生毕业后要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和各类企业中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科研等工作。教师需创建一定的实习条件或模拟情景,训练学生的技能。因此,建设模拟实训基地不仅是学生学习理论的实践通路,也可以让双师型教师充分发挥作用。有一线操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不仅实际运用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也直接向一线的公司职员学习过,因此可以运用实践中遇到的鲜活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和传授,强化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规划
当前高校双师型教师紧缺是个不争的事实,各个院校的发展参差不齐,要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量身制定韩国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建设规划。
(一)创造并利用校内资源
1.创建校内实训基地,节约时间,节省费用。首先,让有一线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技能和水平。其次,利用留学生资源。在我校进行语言培训及交换的韩国留学生中有不少是有职场经验的,可以定期与他们进行模拟职场训练,学生不仅可以了解韩国文化,还可以了解韩国企业的运营模式及所需人才标准,利用这些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2.指导并参与各类与专业技能有关的竞赛。“双师型”教师带学生参加与专业技能有关的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技能大赛,可以加强与其他院校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其他院校参赛前的准备工作、训练方式等,促进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积累经验。在训练、带学生参赛整个过程中,实现了既提高学生水平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二)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
1.积极扩建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工作现场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突破口。校企合作单位可以是国内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国外的企业。我们首先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项短期实践,期间教师可以了解、熟悉自己所教授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切合社会实际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改变教学方法,发现很多教学中没有发现的问题,积累经验并及时传授于学生,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每学期选派一名专业教师,特别是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可以了解企业的组织方式、工作流程、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了解与挂职锻炼的企业有密切来往的其他大中型企业的现状、用人标准、管理制度,掌握所学专业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结合企业所需人才标准开展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方案,积极开发适合于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教材。这不仅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还可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3.选派教师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大部分教师曾在韩国留学,但几乎没有以教师身份去学习的经历。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出国考察、研修、进修、培训等,增加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机会。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人脉优势,在韩国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教师在国外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训,既可以切身了解韩企在韩国的发展现状,也可以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模式,在合作与交流中,提高教师的培训层次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师资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建设教师队伍是发展我校韩国语专业的关键,直接影响办学质量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前,韩国语专业面临的竞争相当激烈,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达到学生较高的就业率,取决于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先进的教育观念积极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我们只有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对学生、学校、行业乃至社会都产生积极的作用,营造互动互惠、多方共赢的局面。
[1] 唐林伟,董桂玲,周明星.“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2] 蒋宗珍.高职“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20).
[3] 王学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1).
[4] 詹宇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析[J].CEPE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5] 刘静萍.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带头人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