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诚信上海”建设
2014-08-15胡乃红
○胡乃红
一、新形势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上海自贸试验区方案的正式发布,意味着这一国家战略将步入正式实施阶段。按照中央的设想,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实际上是以“开放”倒逼“改革”。作为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变成一场新的制度改革的起点。然而以三年为限的改革试点,上海在迎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实质上是我国改革开放“两化”的试验田,即更进一步的国际化推进和更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社会诚信体系是关于社会信用信息传输、使用、维护的制度体系,是对企业与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普遍守信所做的制度安排,以及与之相应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实现这“两化”的必要的社会基础性建设,关系到自贸试验区能否实现,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带来巨大示范效应的目标要求,也是自贸试验区最终成功的重要环节。
新形势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需要。自由贸易区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开放,诚信体系建设是国际化推进的基础和保障。自贸试验区遵循“境内关外”的概念,巨大的贸易和航运吞吐量、大量的资本流入流出不仅对区内的金融服务业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金融风险监管与防范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的信用服务体系。在国际化进程中,既要促进贸易的便利化、金融的自由化,以及服务贸易和投资管理进一步的开放,又要稳定经济发展、有效防范风险,就必须确定在机制、体制上与国际通行做法的结合点。在实践中,以征信数据库为纽带的市场联防诚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二是更深层次的市场化发展需要。新形势下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展需要,决定了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导向,也预示着上海自贸试验区试验田的主脉络。现代市场经济下的社会诚信,不仅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自律约束,同时更是一种市场规则,是一种经济关系。而一国市场化程度越高,客观上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都要恪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遵纪守法,履约尽责,这是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所昭示的一条真理。因此,信用道德作为市场经济的内生要素和力量,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自贸试验区经济有效运行需要一个讲诚信、守信用的环境,需要有激励诚信的机制。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目前,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已转移到构建制度、完善市场、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上来。自贸试验区总体实施方案,无论从目标、任务、措施,还是监管环境、税收制度,乃至扎实组织工作都催生了我国诚信体系建设更新、更高的要求。
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的“两化”发展需求,不仅需要强化市场主体责任,促进形成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还需要一个开放的、融入全球化市场的信用体系对接机制,因此,自贸试验区为信用制度建设提供了先行的试验区,是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实质性推动机会。
二、新形势下如何推进“诚信上海”
上海市是全国最早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务院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下,上海市开展以各类社会诚信活动为基础,以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培育信用服务行业为重点,抓住信用信息记录、信用产品使用和失信行为惩戒等环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使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2000年起,上海便开通涵盖信贷、公用事业缴费、守法违法信息等内容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2012年,上海市新一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展开。从市、区(县)及行业的全方位角度推动信用相关制度建设,深入实施重点领域试点专项,推进市场建设和信用服务行业发展。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5年行动计划》,2013年6月,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面向政府部门开通试运行。这一平台建设标志着自上而下的上海市诚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构建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将充分发挥对促进政府部门探索建立联动奖惩机制的基础和媒介作用。下一步,则是上海诚信体系推向市场培育和应用发展新阶段。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三大信用体系的服务模式和实践来看,各国都是从自身历史路径和现实情况出发而建立起来的,并没有固定模式和绝对优劣。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为上海诚信体系建设带来自下而上的绝佳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的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这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课题。1、形成完善有效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征信中心的优势,逐步扩大金融领域信用信息在地方的共享与应用范围,实现金融、航运、商贸等领域的信用风险防控的完善机制,防范信用风险,规范市场秩序。2、完善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在政务、司法、公用事业、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的共享和联动机制,扩大信用产品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推动自贸试验区信用产品在国际贸易、航运市场中的使用,健全市场客户资信和风险评价机制,推广利率、费率与客户信用状况相结合的浮动机制,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市场环境。
二是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与发展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基于监管目的的公共信用系统和市场竞争机制下的商业征信机构存在交叉、替代甚至挤出的关系。从自贸试验区的行动规划来看,可以积极探索并逐步扩大向社会性、商业性信用服务机构依法开放使用信用信息数据的范围,培育和扶持市场化运作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发展。1、促进商务信用信息资源利用,支持社会组织、市场主体与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开发信用信息资源。2、推动国际国内信用服务合作,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引导、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开发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产品,加强技术研发和知识创新。3、积极引进信用服务人才,保持专业人才队伍优势,将上海发展成为国内信用服务专业人才集聚的高地,推动信用服务行业整体实力提升。
三是完善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无论是国家安全保障、商业机密、个人隐私保护,公共信用体系的形成,还是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有序发展,都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建立与完善。当前,应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信用宣传、教育以及培训。失信成本过低、守信激励不足是制约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大问题。最有效的失信惩戒莫过于运用法律手段直接予以制裁。然而,市场化惩戒和社会化惩戒则是行政性惩戒措施外更为重要的作用机制,其作用的基础在于社会主体信用交易行为的全面征信和个人、企业信用档案记录的普遍建立,并通过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等服务扩大征信信息的应用与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因此,要弘扬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加强社会、职业、学术诚信建设,引导诚实守信,倡导敬业诚信,把诚信文化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基于上述分析,新形势下深化上海诚信体系建设的行动实施,急需解决两大环节:谁来执行和如何执行的问题。1、诚信体系的推动进程与自贸试验区的推动是相辅相成的,是否应该成立一个事业单位具体负责,从而形成积极的落实、推动机制。2、加快推进可操作性本市地方性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探索用法律规范的形式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同时,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相关立法议案等方式呼吁加快国家立法进度,并为上海市地方信用法规规章同国家层面的信用法规规章做好衔接。
(责任编辑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