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问题与解决路径分析
2014-08-15魏帼
魏 帼
魏帼/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甘肃兰州730070)。
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自19世纪初期至今历经了数学教学法、数学教材教法以及建立数学教育学的三个大变革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从研究对象、范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产生了质的变化。北京大学胡睿济从1917年开始致力于数学教学法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第一本数学教学法的书籍。之后又通过苏联教育文献的输入,我国的数学教学法得到了系统的发展。时隔数年,恢复高考制度,《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出版,内含总论和中学数学各学科的分论。此书由北京师范学院等13所院校共同组编,也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开创了良好的开端。1986年,我国第一个数学教研室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组建,中国数学会也加入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曹才翰教授制定了数学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建立数学教育学需要着重解决的20个重大问题。90年代,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召开了“全国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993年,在《数学教育学报》中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从此改变了数学教育思想并被广泛运用到数学教学中。
总之,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数学教育学的专著以及成立的相应学术研究组织,既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学科建设,同时也使得数学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保持了与世界的交流。但是仍需要加强对数学教学的研究,以便满足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基础技术层面已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各类相关经济活动中。数学是高职课程的必修科目,数学既能锻炼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又能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高职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变革。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则要总结更好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加以运用,所以,面对当前社会对数学教学的新需求,教师必须找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使高职数学教学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一、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目的,高职数学更注重对学生抽象性、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管是从教育教学方法上,还是具体到某一个问题的解答上,高职数学与中学数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很多大一新生对于这种学习模式非常难以适应,加上高等教育依然延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模式,使得高职数学教学效果一直提高不上去。教师单纯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不去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效果,课堂上交流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也没有课后的学习交流。虽然说大学教育比较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并不是说大学课堂可以不注重管理和监督,不需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国家多年来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就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并不乐观,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按照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实际工作,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逐步演变为应试教育,学生只能够根据考试中的重要考点来学习,并不会对具体知识点以及深层次内容进行思考。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积累了过多的问题,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造成严重影响。
二、解决当前高职数学教学问题的路径
1.做好由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工作。大多数刚刚走进大学的学生,普遍会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在大学生活中,教师不再像高中那样时时刻刻的监督学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这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但往往会让很多学生误认为无人看管,长期处于迷茫、无所事事的状态。高职教育是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一个阶段,具体到高职数学,同样也与中学数学有着较大区别。譬如高职数学中有关函数的知识,特别强调了极限的概念,而且函数这一知识点就是中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过渡点。换句话说,高职数学思想的形成,这一知识点必须要打牢。就当前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不好,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转换教学方法,帮助并指导学生树立该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以便于更系统的开展具体学习过程。此外,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帮助他们对高等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培养学生的高数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具体数学应用问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理论是大量数学研究人员经过反复推敲而得出的结论,这些理论对于很多具体问题的解决有着直接的积极作用。譬如线性代数就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课程,对于未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遇到实际问题的思考方式非常有帮助。所以,高职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譬如归纳法、演绎法、极限法等等,努力去引导学生形成这些遇到实际问题的切入角度和思考方法,以便于他们能够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
3.加强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专业知识考核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考核的标准之一。据了解,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招聘基本都要达到硕士以上学历,从整体上看这些教师都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如何把这些知识有效的传授给每一位学生才是考验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特别是对于高职数学这种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必须要做到思路清晰,要点把握准确,能够突出重点。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把一些新知识、新理论消化掉,尽可能的不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走出教室。
4.课内课外齐努力,丰富教学模式。要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不仅仅要在课堂的教法上寻求改进,还要擅于鼓励学生在课外多丰富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例如,课下鼓励学生多了解课外读物上的数学知识与解题窍门,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在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中提升学习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牢牢记住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创新精神,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当前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高职教学的难点在于数学概念方面,这也是学生学习经常会遇到困难的地方。这方面要想得到改善,教师应该将枯燥的数学理论通过运用实际举例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课程更生动,学生也能更直观的掌握知识要点。与此同时,也要极大限度的和专业联系起来,打开学生思路,学好数学的同时能运用好数学,才是本门课教学的最大成功。
1.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推导。高职数学教学,其目的不是让学生透彻了解公式、概念的具体内质,关键是使学生能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较少的时间用来讲授理论概念及公式。例如,用导数定义求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时,讲其中一个足矣,讲求导的四则运算法则时,教师在课堂上推导了函数代数和的求导公式,对积、商的求导公式就不必一一推导。将以往用来讲授理论的时间,现在用来让学生反复动手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
2.提倡数学工具的应用。高职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解决所面对的困难与问题。那么,数学工具则成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要加强学生对计算器、计算机、数表等一系列数学工具的应用。因为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基本都需要依靠这些工具来解决。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给实际教学课堂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譬如一些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等等,它们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使得数学对象的本质更加直观、清晰、生动,大大提高了实际教育教学课堂效率,保证了高职数学教学的效果。
[1] 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4] 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