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德育的法宝——礼仪教育模式与方法研究

2014-08-15黄建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3期
关键词:礼仪规范教育

黄建华

黄建华/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教师(吉林长春130052)。

2011年《国家关于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提出重点任务之一是“改革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我国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礼仪教育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职业学校就业教育的有效方式。

根据对诸多用人单位的调查和,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参照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结合礼仪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导引——激励——体验——内化”的礼仪教育模式,形成了“走近礼仪、感知礼仪、体验礼仪、品味礼仪、收获礼仪”的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首先确立了礼仪规范教育目标。礼仪规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努力使学生成为“形体如松、气质如竹、微笑如菊、谈吐如兰”的职业人才。通过教师引导、活动激励,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收获与成长的快乐,感受礼仪教育带来的美好变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表现。提升学生形象和品格素质。其核心是通过礼仪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塑造高雅的职业形象,培养职业能力,走上成功就业之路。

一、导引阶段——走近礼仪、感知礼仪

(一)建立礼仪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学校给每个新生建立礼仪形象档案,礼仪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的个人礼仪形象进行动态管理。我们针对学生的自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身高、体重、双眼视力、胸围及腰围,并附有照片。我们对学生的礼仪形象进行指导,跟踪管理,对其仪表形象(着装、头发、手)、姿态礼仪(站姿、坐姿、走姿)、语言问候(敬礼、进门礼、课堂礼)、情景表演(递物、握手、递接名片、介绍、引导)等礼仪每年进行两次详细的测试,达到标准的同学,礼仪老师对其做礼仪形象方面的进一步导引;未达到标准的同学,教师对其制定计划专门培训。通过这样的形象跟踪激励学生,使学生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每一名学生都知道自己应注意的问题。由原来着装随意、体态不端正、言语较少、自卑转为自信、讲究着装、注重仪表美。对老师、家长、同学都彬彬有礼、自信大方了。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校园礼仪规范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科学,是提升素质的法宝。注重新生的入学礼仪教育和训练是我们的方法之一。在新生经历军训的基础上,我们从小处着手,潜移默化,帮助新生树立形象意识,对全校学生进行礼仪规范训练,采用全员集中训练和自行组织训练的方式,分别将任务落实给班主任和具体负责的礼仪指导教师。强化校园礼仪的训练,注重形象的指导。安排负责督导的礼仪教师。检查落实保证效果。每班抽查十人并打分排名。分配落实每天的训练内容。通过检查的反馈来看,经过训练,学生更有自信了,对校园礼仪的规范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遵守到遵守,逐渐重视自身的礼仪形象。

(三)学唱礼仪歌、学会礼仪操

我们自编了礼仪歌让学生传唱:公关吹送礼仪之风,校园内实施形象工程。走姿美、坐姿正,微笑敬礼迎宾朋……这和礼仪课形象口号“举止文雅端庄,服饰整洁大方。表情亲和自信,细节展示形象”,走廊、大厅设立的“走路轻落脚,右行成一线,问候声音美”“今天你微笑了没有”及标准礼仪姿态的展板等形成了特有的礼仪文化氛围。

我校根据礼仪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校园礼仪、商务礼仪和体操动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创编出具有公关特色的礼仪操,集美育、德育、体育于一身,在全校推广,并在各专业部开展选拔活动,进行全校的决赛。将礼仪操的学习活动推向高潮。礼仪操的学习,能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学生形象。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四)成立形象督察小组、检查规范礼仪形象

学生规范礼仪行为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建立学生形象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在礼仪课堂的教育引导和比赛的激励模式下,还需要依据规范标准建立起礼仪形象教育的监督检查机制,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言行,树立起形象的榜样,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形象督查小组的组建和检查工作的开展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主抓礼仪教学的老师负责领导组成督察小组,形成督察细则,对全校学生开展形象督察工作。通过形象督察工作,我们坚定了信心。没有监督的约束等于没有约束。形象督察工作是让学生走近礼仪和感知礼仪的有效方式,值得借鉴。

二、激励阶段——体验礼仪

(一)开启职业成功的大门——召开礼仪主题教育班会

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在每周五的下午都要召开礼仪教育主题班会,通过主题教育班会,对全班学生进行爱祖国、做主人、讲文明、懂礼仪、守公约、重细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就自身之事、身边之事进行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检自纠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修养,在班集体中营造“班荣我荣、我耻班耻”的正确的集体舆论氛围,争创文明标兵班。学校还推荐优秀的班会参加市级比赛,借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深受触动。

(二)责任意识从这里开始——开展礼仪示范班活动

礼仪示范班活动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和考核,是对班、团干部的全面考察,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组织纪律,服务意识的一次全面检查和考核,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礼仪示范班制度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政教处的指导下,由班主任具体组织实施,集中一周的时间,全体学生参与校园礼仪规范建设,作好礼仪形象示范工作;站好礼仪示范岗;做好礼仪接待工作;策划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集体亮相周一升旗仪式,展示班级礼仪风貌。通过礼仪示范班活动,我们给学生的是一个个岗位,而学生收获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形成了良好的凝聚力和形象意识。

(三)星光灿烂大舞台——举办礼仪风采大赛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意识,明确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服务技巧,培养微笑的服务,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学校开展“形象礼仪风采大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选出了十佳选手和最终的冠、亚、季军。通过大赛,学生的个人礼仪素质、气质、综合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学生们都能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最佳风采,实现了活动育人、促进就业的最终目标。更可喜的是通过我们的礼仪比赛的锤炼,已经初见成效,学生在国际、国内的大型赛事和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三、体验阶段——品味礼仪

(一)让自己受欢迎的法宝——求职就业培训学习

求职面试礼仪是求职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由内到外的一种涵养。外在的礼仪是对招聘单位和招聘人员最起码的尊重,而内在的礼仪更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必备的修养。我们对学生进行面试场景模拟,按专业分成不同组别进行自我介绍、特长展示、英语语言对话、形象姿态礼仪展示等,对学生进行点评找出学生缺点并进行指导。通过体验模拟面试场景,学生在真正面试时心中有了底,心态也非常好,信心十足、面带微笑、语气和缓、应对自如。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好面试礼仪是成功就业的基础。

(二)搭建平台、拓宽视野——对外进行礼仪服务

外出礼仪服务是在结合当前校企合作共育高素质人才的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将礼仪课堂与企业的礼仪服务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礼仪服务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品味和检验自身的礼仪素质。学生对外礼仪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及酒店开业典礼的承办,各种会议的迎宾及接待,庆典活动的礼仪服务等。

通过此项礼仪活动,学生的进步很快,我校在礼仪服务方面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各个大的赛事比如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长春火炬传递现场都有我校学生礼仪服务的身影。

四、内化阶段——收获礼仪

(一)我的收获——撰写礼仪心得集

学生在学校学习礼仪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人成长的过程。让学生写出学习礼仪的心得,编成心得集。以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收获,在学生中形成互相感染的积极影响。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做事要留下足迹和成绩。让学生将收获成于笔端,更是对成长的回顾,同时为礼仪教育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收集家庭礼仪反馈卡

学生学习礼仪的变化,家长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我们让家长填写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学习礼仪后的变化,形成家庭礼仪反馈卡,建立了学生的形象档案。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家庭礼仪规范教育反馈卡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在家庭礼仪方面的情况,同时也是检验我校在家庭礼仪规范教育工作中的效果。通过跟家长的进一步沟通联系,建立一个有效的礼仪规范教育平台,对学生起到共同监督的作用。通过反馈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形象意识,更好地学会了孝道和感恩的为人之道。

通过我们的礼仪教育模式与方法的运用,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我们充分运用了礼仪教育这个德育的法宝,让学生走近礼仪、感知礼仪、体验礼仪、品味礼仪到收获礼仪。使我们的德育教育落地有声,开花结果。同时通过一系列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更好地完成了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意识转变。

猜你喜欢

礼仪规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题解教育『三问』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