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机制研究

2014-08-15潘成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宿舍园区管理人员

潘成清

潘成清/江苏理工学院学生处助理研究员,硕士 (江苏常州213001)。

学生生活园区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也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平台。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组织领导机制是前提

领导重视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是先决条件。目前学校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存在管理模式滞后、学生集体意识缺失、网络冲击等问题。高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生活园区中度过的,其得体的言谈举止和高尚的道德品行的形成受到园区文化环境的影响较多。因此,加强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高校领导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校领导应牵头制定理论学习的长远规划,增强宿舍管理人员的学习意识,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通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使全体宿舍管理人员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其对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督促和激励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打破传统的家长式的管理模式,让学生与宿舍管理者之间不再是单一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更为亲密的师生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其次,学校领导应经常走访学生生活园区,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学校长远发展方面、学生个人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鼓励他们多提意见,对于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反馈,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建议,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认真落实。最后,学校领导还应经常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举措,探究新型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管理体系。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媒介,部署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工作,使宿舍管理人员、思政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难题,真正使宿舍文化建设工作有实效。

二、优化队伍管理机制是基础

优秀的管理团队是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管理队伍呈现出年龄较大、专业知识不足的现象,这就导致了管理人员虽然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但不能给予学生生活以外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首先应打造三支素质高、能力强和作风硬的管理队伍。第一支是学生生活园区管理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宿舍管理人员在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宿舍管理人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他们的言行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高端、大气的言谈举止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营造诚信、文明、友爱的生活氛围。同时,让掌握了专业管理知识的宿舍管理人员运用新型高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的目的,并更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到现代化管理带来的便利。第二支是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校有关领导和老师应经常走访宿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在指导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学院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定期组织寓教于乐、积极向上、精彩纷呈的宿舍文化活动。另外,选派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优良,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善于指导学生活动的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做到“同吃、知情、关心、引导”。与学生同吃、同住,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止学生中的不规范行为和恶习的产生,创造和谐、友爱、文明的住宿环境。第三支是学生骨干队伍。在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中,学生是主体,要心系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监督管理委员会”“楼宇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及时反映反馈学生意见,为学生谋福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三、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机制是保障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维护规范有序的生活环境的保证。高校现行的宿舍管理制度仍不健全,如缺乏及时的监督反馈机制,这就导致了管理制度公信力不足,缺乏宿舍与专业挂钩的机制,这就导致宿舍管理制度落实不足等。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建立健全将学生在宿舍里的行为表现与学生的各项评奖挂钩制度。用制度和规范使学生在生活园区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应健全《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学生宿舍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理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契约关系,明确学生宿舍与公寓应提供的服务项目,保障入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安排学生住宿、做好日常服务、维修等系列工作;建立重大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学生预警工作机制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等,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学生宿舍之间的矛盾、学生情绪或行为等异常突发事件,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宿舍管理水平,确保全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工作有序运转;成立学生住宿委员会,建立学生住宿民主监督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和服务,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学生的诉求和意见,协助管理部门解决问题,畅通相关职能部门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对话的渠道,自觉维护学生的权力和利益。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学习型宿舍的建立。近年来,各大高校“学霸型宿舍”的案例层出不穷,在连连称赞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怎样建立相关的机制促进更多“学霸型宿舍”的产生。宿舍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的地方,宿舍管理机制保障了学生生活园区的生活环境的规范有序,正向激励机制则促进了学生生活园区学习环境的建设。建立学习型宿舍有利于纠正宿舍中存在的“攀比风”“网游风”“排行风”“卧谈风”“吃请风”和假日“狂欢风”、语言“三俗化”等现象,也符合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我们国家在2006年提出来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构想。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目前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可以根据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义,制定符合本校特点的建立学习型校园、学习型宿舍的发展规划。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建设好学生生活园区的生活环境只能是学生最底层的需求,想要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还需要高校工作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生活园区学习环境的建设当中,投入到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中。

四、文化育人机制是灵魂

宿舍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相对于教室和其他公共场所而言,是学生们较为自由的“私人领地”。宿舍中汇集了多元的思想和意识,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用先进文化抢占宿舍阵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举办学生宿舍文化系列活动,增强了宿舍成员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展现了大学生多才多艺、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营造了一个“和谐、友爱、文明”的精神家园。通过创建“星级宿舍”“文明宿舍”“党员示范宿舍”,创作“舍标”“舍歌”等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的能力,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传播正能量。通过举办走进后勤的活动,让学生走近宿舍管理人员,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体验作为一名宿舍管理人员的不易,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营造亲如一家的社区文化氛围。通过定期举办大扫除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定期举办宿舍代表与宿舍管理人员座谈会倾听学生的诉求,让学生共同参与宿舍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培养他们与单独的人相处的能力还应培养他们与群体相处的能力。通过举办以宿舍区为单位的运动会,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各宿舍区学生的友好关系。通过定期举办以学校为单位联谊活动,扩大学生的交际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但叛逆的他们不屑于静坐聆听有关为人处世的长篇大论,这就需要高校将文化育人渗透到每一件小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建设学生生活园区文化时应以文化育人灵魂。

根据新形势和90后学生的特点,创新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新的路径,切实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积极倡导和引导学生在宿舍里形成友爱、文明、和谐的行为规范与人际关系,营造出健康、舒适、温馨的宿舍文化氛围,培养和创造出一种高端、大气、积极的“宿舍精神”,是宿舍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目标。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各高校工作者共同努力,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不断完善文化建设方案,最终实现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目标。

[1] 金鑫.王丹丹.高校后勤社会化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6).

[2] 祝国群,汤海旸.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与实践[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2).

[3] 童心刚,成祖松.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 张樟.论后勤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5] 李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5).

[6] 王春雨.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探索,2013(12).

[7] 陈明生.高校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8).

猜你喜欢

宿舍园区管理人员
热得快炸了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学校到底是谁的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