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天人合一理念下素食文化的现实意义研究

2014-08-15冯延红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素食人类文化

冯延红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一、素食选择是破解现实饮食困局的有效方式之一

素食文化是人们生活选择的一种形式,通过自觉选择植物性原料作为进食方式,间接避免或减少对动物的伤害,进而对社会公平、天人合一、生态平衡都有积极意义。深度素食主义更是对深层生态保护的诠释。

“素”,原指白色的生绢,也指色白、空。后延申为平常、质朴、不华丽。素食中文“素”字本义是指白色和质朴。古汉语中素食有三种含义,第一指蔬食,如《巨屯谬正俗》中有“案索食,谓但食菜果饵之属,无酒肉也。”第二指生吃瓜果。第三指无功而食禄。古汉语中有素食含义的字还有“蔬食”,如《庄子·南华经》中有:“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现在谈的素食大部分指不包括肉、蛋、奶在内的一切食物。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大部分都在倡导素食。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指出了“人”与“天”的关系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饮食文化属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展重要指导思想,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在食生产与食生活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注重和谐发展,不可“竭泽而渔”。孔孟食道是中华饮食文化重要基础理论,孔子主要宗旨强调祭祀中的“食礼”及人们进食必须按照一定规范程序进行,这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观念。“食德—食志—食功”[1](P29)也是孟子提出并表达了饮食之人要遵循的原则。

遗憾的是我们的食生活现实中却存在很多不和谐现象,严重违背了天人合一思想,甚至背离了传统食事行为的伦理道德底线。“食色性也”[2]这句古人的睿智名言已经被当下那些挥金如土的饕餮之徒们演绎为欲望的无拘放纵,他们消费奢靡豪华,动辄燕翅参鲍、天价洋酒;他们纵情豪华酒楼、私人会馆,随意挥霍的大半是纳税人的辛勤血汗。人类以大自然征服者自居,欲望无限扩大,追新猎奇,夸富炫耀,把权力用到极致,无限扩大口腹之欲,结果必然导致伤害自然平衡同时也严重损害自身。

中国人传统饮食是以植物膳食结构为主,虽然物质条件极其艰苦,但民众常年从事艰苦劳作却很少得病,中国人这种传统的饮食习惯被当代“三高”困扰的欧美食学研究者所赞许认同。然而,我们在物质丰腴之后却舍弃了自己的传统食生活方式,转而重步工业社会的覆辙,追求欧美饮食习惯:大鱼大肉,甚至视动物蛋白为唯一优质蛋白,自轻自贱我们赖以生存几千年的以豆类为主的植物蛋白,甚至认为这是应当扬弃的贫穷愚昧,于是我们误入歧途。“三色”流行加上饮食结构严重不合理,出现未富先衰,现代“富贵病”过早地落到人们身上。糖尿病日趋低龄化;高血压趋于普及;高血脂患者频频出现。儿童肥胖率严重等等一系列数据频频警示,中国人的“膏粱厚味”现状。面对现实我们应该反思,到中国传统食文化中寻找解决良方,理解并遵循天人合一理念,中国人饮食就应该简单、朴素、平和,体现在饮食行为上就是要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追求科学合理饮食方式,获得健康。

中华祖先餐桌文明蕴含无穷机理,而素食文化就是探寻传统饮食文化的很好入口。素食文化自然要义就是要求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内心平和、回归人性善良。继承传统文明,解惑现代迷途。

二、历史视野下天人合一与素食文化关系

1.被动食素者——非主观意愿的准素食者群

《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这里的“素食”指的是“吃白饭”——不劳而获或无功受禄的虚糜空耗。而在《仪礼·丧服》中则是指无鱼肉的素洁之食:“丧服,斩衰裳……寝有席,食蔬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练,舍外寝,始食菜果,饭素食,哭无时。”[3](P1097)至于孔子所赞赏的则是简疏朴素的蔬食:“畷菽饮水,尽其欢,斯为之孝”;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素食”、“蔬食”二者在物质形态——食材的质类上近似,但寓意与文化指向则不同。入汉以后,“蔬食”就直接指素食,与现代意义更接近。

按照赵荣光先生饮食文化层次结构理论,果腹层及部分小康层几乎终年都蔬食——近乎素食,果腹层族群物质简陋、生活极其艰难,被迫形成食素习惯,而与宗教信仰无关,这部分民众占到整体民族人口的90%,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先秦之前大部分人是准素食的,[1](P76)即被动食素者。果腹活命,这些被食生产、食生活历史局限造就的常年食素群体,根据文化创造线理论,他们尚不属于素食主义的文化范畴。

2.天人合一理念下士人群体自觉形成的素食文化

食肉者与食素者理念的长期相互较量,最终结果仍然是权贵食肉者的人性欲望占据上风,于是出现了“酒林肉池”极端脱离大众的极端挥霍情景,导致亡国败家等历朝悲剧。人类是杂食动物,在不断进化过程中有了精神追求,于是人类饮食上就有所选择,而这种选择体现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尺度与水准。

两宋时代文人士大夫开始热衷于素食。他们中清正之士更加注重饮馔的精致卫生,喜欢食素,讲究滋味,注重鲜味与进餐的环境氛围,反对奢侈靡费。唐代以前,社会饮食生活总体上是比较粗糙的,也是豪放的,尚存古风,因此,上层社会的公宴餐桌注重大鱼大肉,狂呼滥饮。而宋代以后更加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协调,专注于生活细节,注重生活品质。自称“老饕”的苏轼,在当时是儒雅清正之士的代表,在今天则可视为豁达乐观、简约淳朴的典范。他的《老饕赋》主张“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4];而在《菜羹赋》写得非常富于诗意,并与安贫乐道,好仁不杀。

重视素食,宋代士大夫赞美“林下风”隐士清高的风格,把素食习惯提高到修身养性与从政理念的高度。苏轼好友黄庭坚就有“可使士大夫知此味,不使吾民有此色”名句赞叹菜蔬。著名理学家朱熹则有“吃菜根百事可做”。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性。

宋代理学继承发展了儒家学说,遵循天人合一理念,“存天理”的思想与“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圣训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是饮食之道与士人之道高度契合,长久积累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素食文化。素食文化理念深入到上层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与庶民百姓中的无数人众心灵深处,从而形成了“素食文化圈”在中华历史上6~19世纪的长时间存在。[1](P64—66)

3.源于宗教信仰的食素者——由自觉到自律成熟的素食文化

宗教意识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物,如人类历史进化一样也经历了“从敬畏到自律再有哀悯到慈悲”的漫长过程。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力恐惧就必然寻找精神庇护,祭祀祖先,祭拜鬼神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佛教讲究“积善行德”戒杀生,“吃斋念佛”乃是信徒坚持每日必做功课。印度佛教徒本无食素规定。托钵乞食,又何谈肉食。即使佛教初入中国之际,佛教徒食品也无严格规定。但南朝虔诚佛教徒梁武帝大力倡导素食,禁止僧侣食肉,认为食肉即杀生。并动用国家力量,惩罚那些违反者,随之唐代禅宗大力跟进,斋饭就严格食素,即使居家居士也遵循严格食素清规。“乞外食以养色身”,“食为行道,不为益身”,可见饮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则在修道。道家修炼的目的,是白日飞升成仙。所以道教对于饮食是持警惕态度的。他们锻炼少食,吃一些保健食品 (如青精饭),或不食人间烟火 (所谓“吃松子、喝泉水”);若求仙不成,就祈祷养生长寿。“淡粥朝夕渴自消,麻油润喉足津液。就中粳米饭偏宜,淡面馎饦托也相益”。

由于统治者引导,加之庶民生活艰辛而产生的苟且抚慰心理。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与道教影响普遍深刻,佛教的深入民心,长久以来中华民众被宗教文化深深教化驯服。素食是“形而下”、素食文化则是“形而上”,上下贯通,天人合一下的素食文化到达历史的巅峰。

三、史上食人现象反观天人合一素食的文化先进性

1.史上食人及残忍饮食恶习分析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与发展,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与自然界中的“丛林法则”也是适应的。回到原始状态下的传种与营养就具备了“食肉者的精神”,这是一种危险的残忍性与野蛮性,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与排他性。近代学者林语堂先生用一句很经典的话加以概括:“于是造就了中国祖先特异的嘴巴和牙齿。凭借着这一张嘴巴和牙齿,我们中国人便从树上吃到陆地,从植物吃到动物,从蚂蚁吃到大象,吃遍了整个生物界。”[5]由此可见,整个自然界都是国人牙祭。我们人类,特别是中国人与整个自然为敌,是所有自然灾害的根源。

远有我们熟悉的厨技高超的“易牙”。为了满足自己政治需要,竟将自己长子做成肉羹献给齐桓公,为后人不齿。《左传·哀公八年》记楚国围攻宋国都,城中无粮,人们相互“易子而食”。鸿门宴上,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6](P313)生吃猪腿被看作英雄壮举。

于是,我们联想到欧美人习食半熟或者生食牛排;中国历史上的各种虐食恶俗,现时代一些省区习食野生动物的顽固陋习。长时间以来普遍存在的店家以活杀现宰驴、猪、羊、狗等牲畜即时立烹招揽顾客的恶习,甚至这种观看宰杀,欣赏烹饪,直至肆意品尝的虐食行为已经发展到时下针对老虎的“视觉盛宴”。提出《泰山宣言》的著名学者赵荣光先生对此愤怒鞭挞:“特权消遣有会所,视觉盛宴权势催。观赏宰杀血腥味,肆虐心理酷陶醉。”[7](P313)此外,在西南地区传统的“打羊敬客”或“打牛敬客”习俗,当着客人面当场杀死牛、羊,甚至客人动手打击的习俗,又在“民俗旅游”的名目下复活张扬起来了。 《清朝野史大观》一书中记载了林林总总追逐残忍食品的恶俗。“尝食豚脯,杀一豚;取鹅掌而炙碳数百只活鹅;取驼峰而杀整驼;食猴脑而杀活猴;喝鱼(血)羹而杀十余条活鱼……”[8](P74—75)有识之士对此都无法容忍,给予了尖锐批评。倡导“仁政”的孟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倡“君子远庖厨,弗贱之”,我们今天倡导饮食食制仪礼,文明饮食之风,也就是圣贤睿智、人类良知的承续。

2.从人身体结构探讨人类食素的合理性

达尔文认为早期人类是以蔬菜水果为主,即使经过演化,其生理结构仍未改变。瑞典科学家林内也说:“人类的结构,不论从内在还是外表来看,若与动物相比较,也都充分显示出蔬菜与水果是他们的自然食物”,后来的“三高”也显示人类其实不适合肉食。人类的消化系统与动物中以果类食物为主的动物极为类似,与食草动物也很接近,与肉食动物存在根本不同。所以再次证明人类适合食素。

3.天人合一理念下素食文化先进性论述

通过前面分析不难看出人类在发展中会走入误区,走向极端,从而做出伤害其他生物的事情,但最终会害人害己得到大自然加倍报复,并为此付出代价。2003年SARS就给人类特别是中国人最严重警告,可惜人类容易忘记不该忘却的伤害。如今笼罩全国的雾霾天气也是很明显的征兆,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按照佛教“缘起说”中“六道轮回”理论,我们伤害的所有生灵就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亲人。“普度众生”绝不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成为我们发自善心的实践与坚持。

笔者为了更好地研究素食文化,曾多次到定慧寺与金山寺做义工,虽身体劳苦,但内心却觉得很充实。在此要特别指出在按照佛教礼仪念经吃斋时,那份宁静是社会应酬酒宴上绝对感受不到的。清淡时蔬却嚼出人性深处感受,眼睛向内审视自己。“嚼得菜根香,人生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而本文论证的天人合一理念下的素食文化就是人类能够审视自己,使人类变得更理性更平和,从而更好的珍惜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善待生命,善待所有有生命灵性的异类。

鉴于目前国人饮食中存在着很多伦理缺失与陋习,建议强调在天人合一理念下的素食文化就很有现实意义。200年前德国人把保护动物写入宪法,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欧美民众早已觉醒,天人合一理念、万物一体理论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与遵守。国人睁开双眼看世界,外近科学内省自己,树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意识。2003年的SARS,这两年禽流感来袭,食品安全日益加重,已告诉人们唯有尊重自然,才会赢得未来。复苏素食文化就显得很有价值。

四、素食养生对国民现实生活影响

1.基于心灵疗养目的的食素能够缓解浮躁心态

经济高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就业压力与生存压力加大,房子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殡葬问题等等,是人们躲避不了的。孟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富差距线落至国际红线,导致国民基本大众心理失衡,甚至扭曲。

食素乃是一种生活态度,寻求心灵平衡的途径之一。吃饭是为了活命,而活着的全部意义绝非只有吃饭,这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在鲁迅看来,阿Q精神虽是贬义,但却是民族长期存在性格之一,在等级森严社会底层的民众只能如此寻求心灵平衡,当下的国人同样存在此精神。素食包含“斋饭”等形式用以对待自然 (特别是动物界)公平原则来缓冲社会不公平的压力,也是一种自发自觉的诉说形式,用安静心灵来抵制浮躁心态,社会性浮动就会减少,这可以视为素食的重要现实价值之一。

2.内省食素回归传统

人类感知世界途径有两种:一是外观,二是内省。就外观而言,现代人言行已远离传统文明。“五千年文明,十三亿人口”的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到现代出现严重偏差:社会食生产与食生活领域的商业诈骗司空见惯,美丑不分、善恶颠倒,文化糟粕如满汉全席被捧为神明,公款饭局明显满足权贵私利与贪欲。媒体报道没有了公德底线、经商失去了基本良知。传统文化以德为先,如今则变成权钱至上;传统文化崇尚仁礼,如今则是丛林规则泛滥。

就内省而言,儒家文化的君子主张“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个人过简单生活而谋求社会公利、百姓福祉,他们坚持内省修为,“一日三省吾身”眼睛向内看。而今中国社会肆行无忌的则是贪欲无止境,炫富无节制。社会食生产、民众食生活的逆科学、违理性导致的“三高”、多病还仅仅是严重危害后果的冰山一角。比较而言,食素则有利于回归传统,减少欲望干扰,因此我们应当牢记“祖先餐桌记忆”。

3.营养合理的素食可以起到饮食养生作用

这是从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之一的饮食养生演化而来的, 《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谷物 (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谷、水果、菜都是素食材料,所以食素也是古代人养生的主要方式。

美国人Mark Messina著《素食者膳食指南》从营养学与护理角度诠释现代素食针对各类人群提供的有益营养素,并提出许多可行性方案,值得国内素食研究者与护理行业借鉴。国内也面临各种疾病困境,如何预防控制与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课题。孙思邈主张:“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知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虽隔1500年之久,对如今仍有现实意义。吸取古今中外营养学成果,再次印证素食对健康养生具有积极意义。

4.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食素是一种潮流

采用素食减肥,效果最为显著且能有益健康。其关键在于植物性食物能使血液变成微碱性,使身体的新陈代谢活泼起来,借此得以把蓄积于体内的脂肪,分解燃烧掉,达成自然减肥的效果。而且,植物性食物只要摄取得当,调配得宜,如豆类、根茎类、叶菜类,均衡摄取,人体所需要之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便不会缺乏;同时,低热量的植物性食物,使人保持适当的体重,轻盈的身躯,不必担心过剩的卡路里所带来肥胖和疾病的威胁。如此,肥胖产生的腰酸背痛、懒散无力、喘气、心悸与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等并发症亦会得到较好的控制。随着营养学成果的不断积累,欧美国家注重长久保持人的青春健康,同时随着宗教文化的强势影响,素食方式选择已经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素食文化热潮,英国到2020年食素全体将达到40%;美国也达到35%左右。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健康、科学饮食文化知识的不断普泛与普及,当然更主要是由于社会食生产、民众食生活痛定思痛后的深刻反省,素食观念与方式选择也必将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5.娱乐明星“杰娜”素食喜宴引领潮流

2011年9月26日张杰和谢娜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区香格里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的普达错国家公园举办婚礼喜宴时的“张灯杰彩,海娜百川全素婚宴”菜谱,特邀文莱皇家御厨厨师长、文莱皇家素食团队大厨王小平等六人操办。“素食晚宴”中黑松茸、藏红花等食材,可以大大满足食客们“吃新鲜、吃好奇、吃天然、吃健康”的追求。亮点之一是所有大菜主厨谱上有名,体现对厨师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是素食形式的一种自信,令人刮目相看。此次极为周密的素食喜宴设计与实施给社会、业内都带来很大影响:形式独特、示范深远、趋势引导。

由此我们看出素食在社会各个方面更能体现天人合一理念,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规律相协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应该成为人类行动指南。素食文化不仅具备传统中华饮食文化特征,还具备人类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反思,通过素食普及来回应“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全面考虑,为后代留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孟子·告子上.(清)阮元:十三经注疏 [M].中华书局,1980.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宋)苏轼·苏轼诗集·菜羹赋.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

[5]林语堂著.朱澄之译.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国风书店,1941.

[6](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赵荣光微博2014年7月8日.富贵阶级的视觉盛宴.

[8]小横香室.清朝野史大观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素食人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谁远谁近?
素食主义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春季素食小菜
家居产品的“素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