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财政思想的发展脉络与精髓探析
2014-08-15贾少丽
贾少丽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漳州 363000)
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邓小平财政思想对于顺应国家建设的战略要求,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真学习把握邓小平财政思想的精髓,对于继续推进现阶段我国的稳健财政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财政思想的孕育
邓小平财政思想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非常财政”时期。在当时他的财政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实行合理负担政策
在《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中,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实行的是钱多多出,钱少少出的原则,是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配合,既照顾人民的负担能力,又照顾抗战的需要。”从这篇文稿中可以看出邓小平的观点,认为加重群众负担,既会破坏经济发展,又不利于财政增收。因此,关于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绝不允许搞临时性的捐款或巧立名目收款。从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和提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方面来考虑,邓小平在太行区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具体如“存粮存款不负担”,“雇工工资一半不负担”,“羊群不负担”等。这些政策在当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促进生产发展服务于战争需要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厉的经济封锁和“三光”政策,加之国民党也中断了对共产党的经济补给,使得敌后抗日根据地遭受到了空前的经济困难。为了应对这一困难局面,党中央提出了“自给自足,自力更生”,掀起了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邓小平领导太行区根据地的军民也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太行区也积极开展生产运动,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把财政政策的着重点放在供应战争和人民生计上。他认为,私人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主张保护工商业,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私人工商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民军队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邓小平财政思想的形成
1953年邓小平调任政务院副总理,并兼任财政部长,负担起全国的财政工作。邓小平财政思想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并日益成熟和系统化的。邓小平财政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稳固、可靠的基础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的财政状况逐渐好转。但是由于1953年国家预算编制出现失误,我国财政出现了不平衡、不稳固的情况。1954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上做了《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邓小平领导财政工作的一个核心思想:“六条方针有一个重大的政治目的,就是要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上。”邓小平认为,财政部门,必须保证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实现,而建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是实现总任务的财力保证。邓小平指出:“立国的政策应放在有力量应付外辱和应付万一。”国家的财政力量必须稳固,后备力量必须充足,才能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才能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二)财政要有全局观念
首先,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要从全局出发,做到“有财有政”。国家的财政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收支计划,它还反映着上下左右各方面的矛盾,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财政政策要“善于把钱用到主要方面去”,从而避免国家资源的浪费。因此,邓小平强调“财政部门要看到大事,要有战略观念”。财政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保障。
其次,树立全局观念也体现在如何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问题上。邓小平在《地方财政工作要有全局观念》中强调“地方财政要有全局观念”。他说,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来分析全体和局部、中央和地方、集中统一和因地制宜的关系。即必须明白全体和局部缺一不可,全体是由局部组成的。并且,全体和局部、中央和地方、集中统一和因地制宜,一定要以中央、全体、集中统一作为主导。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地方是在中央领导下的地方,局部是在全体中的局部,因地制宜是在集中统一下的因地制宜,如果两者之间发生矛盾,地方应服从中央,局部应服从全体,因地制宜应服从集中统一。不如此,就会发生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和山头主义”。
三、邓小平财政思想的发展及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时期。在这一时期邓小平关于财政思想的专门的、具体的论述主要蕴含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他论述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的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收入公平分配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外经济关系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与财政紧密相关,包含了对财政的一系列要求与主张,赋予了财政的更大作为与责任,也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一)财政要有基础
发挥经济宏观调控作用要有雄厚的财政作保障。实现财政的稳固与发展,要建立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上。只有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国家财政才能有稳定、充足的财源。离开经济的财政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邓小平无论是在领导太行区经济建设,还是在建国后担任财政部长时期,都强调大力发展经济来巩固财政。他在总结5年来对敌斗争的经验时明确指出:“在根据地注意生产和节约民力……加强了经济斗争力量,军需才有了保障。”在担任财政部长时,他在《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一文中,也明确提出要巩固财政后备力量,必须建立在经济的发展上。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只有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真正做到“有财有政”。否则“有政无财”,再好的财政政策也不能很好地执行下去,最终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财政要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平衡。没有财政平衡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政稳固。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实现财政平衡的重要性,强调财政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实现财政平衡,在邓小平看来一要增加收入,二要节约支出。增加收入主要是靠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税收制度,而节约支出主要是依靠减少浪费。邓小平在《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中明确指出:“为了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只有大家管财政,大家热心财政、事情才好办。节约也要有积极性,如果没有地方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节约,就要发生浪费。”为逐步实现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邓小平近一步指出:“为了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基建规模特别是非生产性建设规模不能过大,有些开支不能完全由中央承担。”
(三)财政要改革
邓小平财政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财政政策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革。邓小平认为,财政政策要从实际出发,随着新形势、新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而继续发挥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是财政管理体制要进行改革,即国家要正确处理与企业的关系,给企业自主权。邓小平在《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有很深刻的论述,他说:“现在对财政、银行,有很多反映。有的好项目只花几十万元,就能立即见效,但是财政制度或者是银行制度不允许,一下子就卡死了。”邓小平主张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财政体制改革,把一部分财政权力下放给地方,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地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增加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
其次是改革财政投资的比例。邓小平主张投资重点项目和照顾教科文卫的投资应该建立在照顾各种比例关系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
再次是实行财政开放。邓小平主张拓宽财政收入的渠道,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开放。他指出:“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我们本钱少,但可以通过开放,增加就业,搞税收,利用地皮得点钱,带动发展各行各业,增加财政收人,获得益处。”同时,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也要勇于借外债,邓小平认为如果将外债用于发展生产,那么借外债就并不可怕。
四、邓小平财政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大力发展经济,壮大国家财政
财政的壮大与巩固,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上,经济是财政的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建立起来了强大的财政基础,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灾难频发,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党和全国人民沉着应对,如汶川大地震和最近刚发生的雅安七级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如果没有强大的财政作保障,一系列抗震救灾活动及灾后重建都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我们都要谨记邓小平提出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做到“有财有政”。
(二)力争财政平衡,既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又防止通货膨胀
国家财政的平衡是保持经济发展,防止通货膨胀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的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都与当时出现的大量财政赤字,财政向银行透支等密切相关。因此,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要遵循邓小平提出的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编制国家预算的时候,既要增加财政投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要防止财政赤字,入不敷出。现阶段实现财政平衡重要的一点是杜绝浪费,减少不必要的财政开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防止浪费、减少开支。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规定中党明确提出:“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党进一步指出:“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2013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内参作出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不断推进财政改革,发挥财政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要想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必须要适时地进行财政改革。只有不断地进行财政改革,才能使财政政策适应新环境、新条件的变化,使财政政策符合新的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否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财政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物价水平持续升高,通货膨胀日益严重,金融秩序混乱不堪,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困难,我国遵照邓小平财政思想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从紧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并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21世纪初期,为了应对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缓慢的局势,我国又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现阶段,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我们又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即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财政政策必须依据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也是邓小平财政思想的要义所在。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沈承刚.邓小平经济政策思想研究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5]郭代模.邓小平财政思想初探[J].财政研究,1997(6).
[6]张兴德,胡荣邦.在财政改革与发展中学习和发扬邓小平财政思想[J].财政研究,2004(9).
[7]吴红卫.邓小平财政思想浅析[J].经济论坛,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