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传媒课程开设探究
2014-08-15闫冬梅
□闫冬梅
一、高中传媒课程开设的目的及意义
传媒课程是培养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等领域的人才的一门科学。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更需要具有大学特色的媒介衔接高中与大学之间的纽带,让更多优秀的学生更早地培养职业素养。高中阶段开设传媒课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即提高学生的传媒素养,让更多有艺术天分的孩子顺利进入理想的高校去深造。
随着文化产业被提升到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产业的高度,传媒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传媒类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传媒高考本身的“低门槛”要求逐渐提高。传媒高考高通过率、文化分相对较低等因素都促使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传媒素养变得十分有必要,同时将培养传媒方向确定为向高校传媒专业输送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或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人才作为课程开设目的。
二、高中阶段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科学合理的师资设置
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经验丰富性和专业程度,有层次丰富、经验老到的师资队伍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得以保障。面对迥异的传媒考试风格和海量信息,师资方面可以以校内老师为主,同时聘请大学与对口单位专业老师授课,每周一到两节。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从音乐和美术转过来教授传媒,这样难以准确掌控高考方向。术业有专攻,每个老师都有自身擅长的教学模块,如视听语言、编讲故事、面试技巧、散文写作等,而且传媒类专业的子类专业不下十余种,二、三人的教师团队是远远无法涵盖四五十个学生对十多种子类专业、200多所含有传媒类专业学校的准确把握的,自然会有很多学生的需求会在老师能力范围之外,这类学生的专业提高必然会存在一些缺憾而最终影响到专业考试的发挥,这也是学校学生每年考试学校较为低端和同质化严重的症结所在。
(二)小班授课
统一模式化的教纲下教出的学生显然是有欠缺的。传媒考试中,很多时候考核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思维,真正科学的教学方式应该讲究的是个性化教学,小班授课,能发现并激发学生独一无二的传媒潜力。比如,传媒课上的实战演练是非常必要的,假如是四五十个学生的课堂,一节课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学生有表现并获得老师点评的机会,而和老师互动交流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都是有悖于传媒类自身特性的。小班授课能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特点和专业欠缺,能及时地为学生作出调整和弥补。
(三)课程设定
高中传媒班借鉴传媒大学的课程设置模式,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同传媒院校的各类专业接轨。传媒班高一将着重于文化素养积累,初步确定将影视文学与写作作为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来开设,同时陆续开设音乐、美术、主持、编导方面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与报考方向自选走班,老师以一对几的小班形式进行指导;高二特色课逐渐增加课时;高三则对传媒班的学生进行分类集训。
传媒专业班教学由担任专业教学的老师任班主任,文化课由骨干教师担任教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专业教学,主要以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为主,再附加欣赏影视作品、外出交流、集训、参观等内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新闻实践,在校园媒体,如校报广播站里试着做记者、编辑、播音员等,帮助学生更灵活主动地运用大众传媒资源。学校还能组织学生参观电视台工作人员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们直面新闻制作的过程。此外,还可以邀请媒体从业人员对学生们进行讲座和辅导,让学生对传媒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传媒课程开设的前景
我国传媒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传媒专业的招生人数与日俱增。和其他专业一样,传媒专业也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这就让许多在专业领域没有突出成绩的学生毕业后面临找工作难和失业率高,这不仅是高校应该担忧的问题,也是所有传媒专业学生所担忧的。
传媒业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媒体多元化更加剧了这一格局。高中阶段开设传媒课程正好弥补了这一现状不足,在高中阶段就让学生培养起专业领域的认知感,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和传媒工作者,也能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前领悟传媒专业的精髓,更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为高校输送更优秀的学子,为未来从事传媒类工作做好铺垫。
四、结语
高中阶段传媒素养教育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投入到高中传媒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来。高中教师应针对高中传媒课程开发的目的进行课程设计,结合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心得和体会,对课程的实践目的、理念和原则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和反思,正确定位学生高度和该课程的实际意义,让优秀的学生对传媒有更多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能力、传媒批判思维能力以及传媒创作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为培养更多的传媒学子而努力。
[1]沈伟,曲琳.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展望——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12(12).
[2]许莹.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就业力的培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秦学智,秦倩,何娟.传媒素养教育的几个重要概念辨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