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肢体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5刁子龙
□ 刁子龙
人们表达自我情感和传递信息通过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方式。肢体语言在交际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肢体语言55%+声音 38%+内容 7%。通过这一公式我们看出,肢体语言在信息的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超过有声语言的作用。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而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狭义的肢体语言仅仅指人四肢及躯干的动作,广义的肢体语言则包括眼神、表情等一系列可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动作。本文探讨的是广义上的肢体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眼神及动作。
一、肢体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师生双方受到语言的限制,教师很难下达有效的教学指令,学生也很难领会老师传达的意思,影响反馈的效果。教师的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发出指令,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都大量使用体态语言。这种体态语言是有声语言的补充,给学生提供辅助信息。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输出通常大于输入,学生则相反。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有赖于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入”。当学习者进行富有意义的交际时,第二语言习得便自动产生。由于各自母语的不同,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变得有限。此时,教师肢体语言的介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
二、肢体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语音教学
汉语的语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许多外国留学生来说,汉语语音是他们很难掌握的一个语言项目。汉语声调多、组合多变、变调等情况比比皆是。有些留学生在汉语发音时往往受到自身母语发音的影响和干扰,造成学习中的负迁移。在进行语音教学时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1.声调练习。汉语有四个声调,对于一些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学生来说,汉语的声调是他们学习的一大难点。以母语为英语的欧美国家的学生为例,汉语的第三声发音是他们很难掌握的。声调的“先降后升”不符合他们的发音习惯。老师在教授发音时,可以先用“五度表音法”在黑板上画出汉语四个声调的调值,再进行领读。领读的过程中伴随着手势,用手划出声调的起伏变化和趋势。目前有许多对外汉语教师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声调教学,但是要注意自身的站位方向。如果面向学生做手势,同学们看到的是反方向,教师需要根据课堂的情况适当的调整自己的站位,以免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错误。
2.元音发音练习。在元音发音练习时,元音“ü”的发音对于大多留学生来说非常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用手来模仿人在发音时的口型。用手开合的大小来表示嘴张开的大小,这样同学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发音时嘴型的变化,掌握发音的要领。
3.辅音发音练习。辅音发音时除了口型的不同外,其中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送气与不送气之分。送气与不送气是很难用视觉观察到的,所以需要用肢体语言来进行辅助。以“b”和“p”两个辅音为例,“b”是不送气音,“p”是送气音。在发这两个音时老师可以将手放在嘴前,让手感受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如果个别同学还是无法感受到,可以将一张薄纸放在嘴前,送气音会使薄纸振,不送气音则不会。此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辅音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分。
在语音教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运用到肢体语言,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语音学习的效率。通过教师的手势和动作,学生在发音时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词汇教学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重要材料,语言框架的搭建离不开词汇。学生在刚刚接触目的语的时候,都希望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的能力。而能说多少,会说多少往往由词汇量来决定。汉语词汇繁多,复杂难懂,在受到语言输入限制的时候,加入适当的手势和演示对于汉语的词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1.名词教学。在汉语词汇当中,名词是一个开放性的词类。在大部分汉语教材的生词表中,名词占到了50%以上。名词的积累可以大大增加汉语学习者的语言素材,有时几个并不连贯的名词组合在一起也可以让听话者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名词数量很多,在名词教学时老师通常会使用实物来进行辅助。但是有些实物体积庞大,受到空间的限制不方便携带和展示。这时老师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看周围的实物。老师可以用手来指一些实物,边指边说。例如,老师可以用手指着教室的墙领读,学生会很快理解“墙”的意思。
2.动词教学。许多动词解释起来非常困难,但是用动作示范很容易。在讲“走、跑、跳、拿、扔、丢、投、开、关、笑、哭”等一系列动词时,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动词做相应的动作,利用肢体语言的配合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以“扔”为例,老师可以拿一截粉笔扔在地上,让同学直观地了解“扔”的含义。通过开门和关门两个动作让学生理解“开”和“关”的意思。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跟自己一起做动作,通过肢体语言的传递来强化学生对动词的记忆。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可以充分运用教室中的设施,达到教学目的。
3.形容词教学。形容词主要表示的是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有些形容词较为抽象,很难理解。以“高、矮、胖、瘦”四个词为例。在讲“高”和“矮”时,老师可以将手臂水平伸出,抬高手臂表示“高”,降低手臂表示“矮”。在讲“胖”和“瘦”时,可以将双手放在腰部两侧,手远离腰部,表示“胖”,贴近腰部表示“瘦”。在讲“快”和“慢”时,老师可以通过快走和慢走两个动作来解释“快”和“慢”两个词的意思。肢体语言的使用在形容词教学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肢体语言在词汇教学中的使用可以省去翻译的步骤,让同学们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汉语词语的意义,培养同学们的汉语思维。通过词汇教学的探索,可以将肢体语言教学逐渐延伸到短语教学和语法教学当中。词汇的肢体语言教学可操作性强,可以对学生产生多方位的刺激,避免有声语言的单一刺激。
(三)课堂游戏教学
语言教学本身是非常枯燥的。一些语音和语法的反复练习会让学习者感到乏味无趣,所以游戏教学的介入变得尤为重要。在游戏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传达正确的指令和游戏示范,让学生理解游戏的流程和目的。在传达复杂的指令和示范时,由于师生之间语言沟通的障碍,老师需要用有效的肢体语言进行辅助解释。在进行游戏的教学时通常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老师可以用手势根据学生的座位划分组别,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手势明白游戏的组别是怎样划分的。在向学生解释游戏规则时,也需要肢体语言的辅助。可以用伸出大拇指来表示获胜,用摇头来表示犯规,用双手下压来表示游戏时间结束等。
三、肢体语言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但是教师把握和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效果。由于学生主体可能来自不同国家,课堂环境较为复杂,突发的情况也难以预料,所以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时要恰到好处。
(一)使用肢体语言要真实自然
肢体语言是人际交往时一个重要的工具。通过肢体语言传递信息的效率有时比语言传递还要高,甚至效果还要好。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时不要刻意而为之,要自然大方。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心理状态做出不同的动作和表情,不要生搬硬套,矫揉造作,使肢体语言与教学内容有一个较好的契合。例如,在表现悲伤心情时,人们一般喜欢将肢体缩紧,双臂放在胸前,形成一种应急的防御机制。如果老师在这时是将双臂打开,那么授课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避免使用消极和不美观的肢体语言
人做出的肢体动作有一部分与微表情相似,是人们自身防御机制的一种应急反应,是不可控制的,常常无意识的做出一些动作。但是还有一部分肢体动作是人们有意识地动作,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有些不美观的动作和一些消极的动作要在课堂中尽量避免。例如,在课堂上,老师眼睛不能只关注那些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在发音练习时,当学生发音反复出现错误时,老师不能出现皱眉和急躁等不耐烦的表情。
1.使用肢体语言时要适度、适量。肢体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肢体语言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过多的肢体语言容易让学生们抓不到学习的重点,有时也会因为教师较多的肢体语言而走神。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时要适度、适量。在一些不适用肢体语言的教学环节中要避免使用肢体语言。
2.注意肢体语言的民族性,避免文化冲突。体态语具有共性,同时具有民族性。同一个意思在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一个动作在不同民族中所传达的信息有时也不相同。例如,在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在待人接物时不喜欢使用左手,他们认为左手不干净,使用左手是不礼貌的。在中国,左右手的使用所表现的精神层面的区别较小。老师在教这些来自信奉伊斯兰教国家的学生时要避免使用左手递接物品,或者用左手进行肢体示范,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又如,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这与中国人的习惯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针对这些国家的同学进行汉语教学时要注意肢体表达的差异,不要让他们错误地领会老师的意思。再如,泰国人忌讳其他人摸自己的头部,但是在中国,摸学生的头部表示一种喜爱。所以,在对泰国学生的教学中要避免不恰当的鼓励动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语音、词汇等教学模块中,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其合理性,因时因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调整,灵活运用。
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中可以加入肢体语言的培训。由于个人性格及授课风格等原因的影响,许多对外汉语教师善于使用肢体语言。一些习惯使用肢体语言的教师有时也会使用不当。针对这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相关培训时可以适当加入肢体语言的培训。
总之,教师要学会并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变换和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活跃课堂沉闷的气氛,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
[1]赵德荣.肢体语言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
[2]黄渊明.肢体语言:解读人性的密码[J].职业,2009(22).
[3]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