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歇尔计划”的非冷战因素

2014-08-15

关键词:西欧马歇尔援助

成 林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图书科研处,湖北 武汉430064)

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提供总价值为131.5亿美元的援助,以帮助西欧经济走出战争阴霾。“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有着不可否认的冷战政治因素,然而笔者认为,冷战只是主要诱因之一,即使没有战后国际政治两大敌对阵营的分野,美国从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角度考虑,为维护本土的经济安全和增长,最终也将对欧洲进行援助。

一、称霸全球战略是美国援助西欧的根本出发点

(一)特殊使命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思想根源

“美国外交事务的出发点是这样一种信仰,即美国在外部世界关系中享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不能享有的特殊使命。”[1](P18)这种特殊使命感和对国际事务的责任感,根植于早期美国移民中的清教传统,形成了特殊的美国精神并延续下来。美国学者斯特林·约翰逊在谈到美国使命观时指出,“从历史上讲,美国人拥有这种信念,即美国过去是,现在还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他们认为,美国信念的理想过去是,现在还是不仅对美国是正确的,而且对其他国家也是正确的。”这种倾向可以说始终存在于美国对外政策之中。[1](P48-49)对世界事务的主宰被美国人普遍认为是他们的天然职责。

(二)称霸世界是历任美国总统的施政目标

19世纪90年代,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经济的极度膨胀,使美国自然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之后历届美国总统都把称霸世界作为施政的主要目标。对西班牙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品尝到了作为殖民帝国的好处。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棒政策”确立了美国在加勒比海的霸主地位,实现了将加勒比海变成“美国内湖”的计划,他唤醒了美国成为世界领袖的梦想;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交替使用,控制了拉丁美洲;“门户开放”政策使美国顺利进入老牌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门罗主义”令美国确立了“美洲霸主”地位。

(三)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助推器

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集聚了实力,逐步登上霸权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作为战争物资的主要供应国,从战前的债务国转变成战后拥有100亿美元的债权国。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将期待我们给予领导和指引”。[2](P102)自威尔逊后的总统,都把称霸全球作为自己的施政纲领和制定外交政策的圭臬。二战的全面胜利,美国选择在各个领域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机制。1945年继任的杜鲁门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2](P18)到1948年,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53.7%,黄金储备的74.5%,经济实力的剧增为美国称霸全球的梦想作了有力的支撑。

(四)希、土危机使美国顺利完成世界霸权的交接

1947年希腊和土耳其的危机为美国接过英帝国主义的霸权地位创造了良好契机。1947年2月,英国向美国提交了涉及希腊和土耳其的两份照会,这表明“英国此刻已将领导世界这一任务,连同其全部负担和光荣,一起交给了美国”。[3](P54)毋庸置疑,希腊和土耳其战略位置之重要,自然令美国接起了保卫东地中海的重担。5月22日,杜鲁门签署了“援助希腊、土耳其法令”,将希、土两国纳入美国全球战略体系,在东地中海建立了美国的前沿阵地。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和海军及陆军部长讨论希、土问题时提出:希、土仅是欧洲问题的一部分,整个欧洲援助问题急需考虑,“一个受华盛顿密切监视、统一的援助计划将能获得和平与繁荣,即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削弱共产党,有助于多边的世界贸易以及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安全。”[4](P207)

二、欧洲是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关键

(一)欧洲是美国政治体制和宗教文化的重要来源地

从美国的宗教、文化、人种等因素来看,与欧洲唇齿相依。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主流阶层仍然是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从人种上看,美国是欧洲和其他洲的大杂烩,但主流阶层与欧洲,尤其是西欧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从宗教上看,英国的清教徒、苏格兰的长老会教徒、荷兰的宗教改革者、德国的路德派教徒、法国的胡格诺教徒、欧洲的天主教徒都在英国汇集。19世纪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认为“英国给美国带去了自由;而西班牙则带去了权力”。弗雷德里克·金特尔斯的一项研究结论是“美国多数政治传统是英国经历的结果”。[1](P18)美国的许多政治文化传统仍旧保持了其母国英国的风范。加上18世纪欧洲“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渗透,对美国的政体创建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欧洲是美国战后贸易的重要输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欧各国至少占美国出口贸易的40%,同时在美国的资本输出中这些国家占第二位。[5](P29)到1947年,美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1/3,达140亿美元,一些关键性的工业产品,如汽车、大型机械设备、钢材、农业机械等都依赖出口,主要销往西欧。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等国片面的“多出少进”的贸易政策,使得西欧各国无力组织强势出口以换回外汇来支付美国商品,引发了“美元荒”,成为美国发展贸易扩张的一个严重障碍。美国出超的大幅度下降将对美国的商务活动和就业产生抑制性作用。为维持美国持续稳定的发展,支持高出口额,就必须对欧洲予以援助,帮助他们恢复购买实力。

(三)欧洲殖民地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延伸地

西欧有着美国梦寐的财富和广袤的殖民地。二战期间,华尔街眼前的主要目标就是在西半球上消除所有其他帝国主义对手,独享太平洋上的支配权,并在远东大部分地区获得支配地位。[6](P155)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使它必然需要谋求控制世界市场和资源作为依托。一战后,德、意、日被踢出拉丁美洲,其产业在美国金融资本的控制下进行了改组,增加了美国对南美洲的控制;同样,较弱的“同盟国”法国在二次战争中的削弱,对拉丁美洲投资骤减;更不用说英国,为了换取驱逐舰和军火,被迫放弃了加勒比海及沿加拿大海岸的重要军事基地,还让出了它在美国及拉丁美洲的投资。至二战结束,加拿大成了美国军队的训练场,油田和铁矿砂资源都自动转到美国垄断资本手中;在中东,美国从英国手中收购了阿拉伯的军事和经济据点。借助对西欧的经济援助,就可以利用老牌帝国打下的基础让美国的垄断资本渗透到世界各地。

(四)西欧是美国战后制衡苏联的缓冲地

欧洲有着妨碍美国称霸全球的巨大障碍—苏联,控制整个欧洲是美国称霸全球的关键。随着二战后美苏共同敌人的消失,昔日的朋友变成对手,苏联成为横亘于美国霸权之路上的巨大障碍,此时西欧对于美国而言战略地位更是显著。作为西方世界的领袖,美国控制夹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中间地带”,战略意义可见一斑。与“马歇尔计划”同时运作的“北大西洋军事同盟”使美国跨越了大西洋这片巨大水域,取得了在欧洲驻兵的权利,更便于美国对欧洲局势的掌控。

三、援助西欧是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利益所在

(一)经济援助欧洲是美国战后称霸世界政治目标的重要部分

苏联在二战后将保持边界疆域稳定及周边国家的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在德国东侧也即苏联自己一边的缓冲地带上大力扶持东欧各国政府,确立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地位。法国和意大利的局势更不容乐观,政府的支持率正在下降,而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共产党的支持率正在上升。[7](P47)毫无疑问,苏联和东欧的政治局势是美国战后制定援助计划的巨大诱因。再加上战后西欧经济局势恶化,工人阶级组织了大规模的罢工运动,美国担心这将给共产主义以可乘之机。此时援助虚弱不堪的欧洲,对稳定战后的局势,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是大有裨益的。

(二)对受援国家附加“奴役性”条款是美国霸权外交的天性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发展经济和保持充分就业来实现“领导”世界的目标。而战争结束导致军事生产减少使工业产量急剧下降,失业人口增多,西欧此时无力与美国展开正常的贸易。此时如果不展开经济援助,无异于关闭了美国的金融和贸易大门。但援助不是无偿和纯道义的,“马歇尔计划”规定,接受“美援”的国家必须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这有利于美国针对不同国家提出不同的附加条款。“美援”以美国提供货物的方式进行;受援国出售这些货物所得款项,须经美国同意后才能动用;受援国必须开放本国及殖民地市场;须保障美国公民的权利和向美国提供有关经济情报等。

(三)“马歇尔计划”成功转嫁了二战后美国内第一次经济危机

1947年5月27日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写道“没有美国的更为迅速的大量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解决将遍及欧洲……除了世界未来和平与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外,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将失去我国剩余产品的销售市场”。[8](P114-115)可见,对西欧援助的出发点仍然是美国的经济利益。1948年8月至1949年10月,美国爆发了战后第一次国内经济危机。1949年,美国对西欧的全部出口中,有62.7%是靠“马歇尔计划”资金实现的,1950年这一比例更增至73.2%。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成功转嫁了这次经济危机。

(四)“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加强了美国资本的欧洲渗透

通过与受援国签订双边协议,美国获得在受援国自由投资的权力,大量美资涌入西欧,扩大了资本的海外市场,加强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1951年“马歇尔计划”结束,欧洲经济基本得以恢复,美国私人资本在欧洲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1996年6月11日,《亚洲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这种援助以“隐蔽的形式使美国企业共同繁荣”,“使许多美国企业家富起来,有些欧洲工业却遭到劫掠”。[9](P237)

(五)“马歇尔计划”使美国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霸主

按照罗斯福总统“世界蓝图”建立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元为核心构造的国际金融舞台,为美国捞取铸币利差,转嫁国内通货膨胀创造了基础。“马歇尔计划”促成欧洲支付同盟的建立,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起到了支撑作用,弥补了国际社会对美元的需求,避免了国际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崩溃,使得美元成为西欧市场的主要结算货币,打开了西欧多边支付的格局,化解了西欧对美国商品的束缚。美元的结算体制,削弱了欧洲金融,使美元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的“中心货币”。

[1]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2]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Price,H..TheMarshallPlanandItsMeaning[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55.

[5]〔苏〕A.基尔萨诺夫.美国与西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6]〔美〕维克托·佩洛.美国帝国主义[M].北京:世界知识社,1955.

[7]〔英〕托因比.欧洲的重组(上)[M].劳景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8]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考察[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

[9]江红.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的历史透视[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西欧马歇尔援助
爱心援助
从肯尼迪1963年西欧之行再探“宏伟计划”成败原因
解析中世纪西欧园林及其影响
喜见乐闻:史料呈现的“增值”方式——以《西欧一体化进程》为例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
为你早起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2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