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温水毯在重症手足口病高热患儿中应用的护理
2014-08-15赵晓燕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213000
赵晓燕(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 21300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重症手足口病36例均有持续高热,其中28例应用变温水毯降温治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在6月至6岁转入科室时体温在39℃以上持续±36小时,均伴有四肢抖动或惊跳,口服美林及同泽安塞肛降温效果不佳。
1.2 方法 采用变温水毯物理降温,运用复方冬眠合剂,退热剂,镇静剂等将肛温降至36℃ ~37.5℃连续3~5d后,逐步升高水毯毯面温度至28℃,体温在正常范围平稳后停用。
3 护理
本组28例患儿应用变温水毯治疗后,体温在24h内降至正常的13例,48h降至正常的10例,72小时降至正常的5例,未发生低温致局部冻伤。平均住院天数为5-7d。
3.1 正确使用变温水毯,合理设置毯面温度使用前熟悉变温水毯的操作流程,机器性能,正确连接管路,调节合理参数。患儿体温在38℃ -39℃之间,设置毯面温度在10℃ -15℃,体温在39℃以上设置毯面温度在8℃ -12℃,头部置冰枕。实时监测毯面温度并详细记录及时调整。
3.2 体温监测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本组病例均采用体温监测仪探头按要求放置于肛门,监测直肠温度,准确的记录其温度的变化,使体温维持在36.5℃ -37.5℃之间。持续高热伴四肢抖动惊跳的患儿根据医嘱应用镇静剂及复方冬眠合剂,一方面可以减轻寒冷对患儿的刺激,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四肢抖动而使骨骼肌产热不易降温,手足末梢冷的患儿予热水袋保暖。
3.3 病情观察持续动态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唇,甲床颜色四肢末梢情况,严密观察患儿的神志瞳孔。观察变温水毯的工作情况,发现有冷凝水在管路和毯面凝集时,及时擦拭,保持干燥。及时添加变温水毯水槽内的水,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各种管道如输液管,有创血压测压管,呼吸机管路,导尿引流管,放置应避开水毯毯面,须用别针固定要防止针尖戳破水毯。
3.4 根据患儿病情体温变化,调节变温水毯毯面温度。运用变温水毯及药物降温后患儿体温下降至±37.5℃持续12h均在正常范围,逐渐上调水毯毯面温度2℃ -3℃,观察体温变化,如平稳在正常范围再继续逐渐上调至毯面温度在28℃,体温仍平稳在正常范围停用水毯。
3.5 加强基础护理室温控制在25℃ -28℃,水毯平铺于病床,上覆盖一次性巾单,防止冷凝水弄湿床单,发现潮湿立即更换减少对患儿皮肤的刺激。每日床上擦浴二次,做好口腔,会阴护理。婴幼儿皮肤柔嫩经常查看有无因水毯毯面温度低而致皮肤冻伤,床单皱褶或监护导连线引起压疮。采取舒适的体位,床头抬高30度。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可给予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躁动不配和的患儿应用镇静剂后可行鼻饲喂养[2]。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3.6变温水毯应用注意事项应用前检查性能,水槽注入蒸留水,水毯一定平铺于床面,各管路连接正确,停用后立即清空水槽,水毯用500㎎/L含氯消毒液擦拭,晾干备用。
4 小结
通过本组患儿的护理表明应用变温水毯配合退热剂的应用可迅速将患儿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在改善预后减轻脑损伤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且操作简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应用。
[1]彭莉,陈淑珍,周蓓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4(26):621-622.
[2]廖铭燕.亚低温治疗仪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21(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