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社会思潮对高职学生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Q校的个案研究

2014-08-15周红禄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思潮思想大学生

周红禄,梁 茼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新时期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社会处于开放变迁时代。在一个呈现差异化和异质化的社会中,变迁的影响是非均衡的,对不同的人、群体和社会阶层来说是不一样的。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存在作为社会变迁在思想层面的直接体现,在高校对高职生的影响也是多角度的,并呈现差异化特点。立足变迁时代下,探讨多元化社会思潮对高职生的影响及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寻求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对策,这对于做好新时期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

本文以Q校高职学生为调查个案,通过网络调查和访谈形式对Q校2011—2013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共有688学生参与,其中男生为186人,占比例27%,女生为502,占比例为73%。在学生学科分布上,人文社科587人,比例为85%,理工科为82人,比例为12%,艺术类为19人,比例为3%。2011年级到2013级比例分别为39%,43%,18%。政治面貌上党员共青团员与群众比例为9:1。调查对象占该校学生数量为15%,调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1)影响最大的有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大多数学生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有所了解,但社会思潮影响和学生认识并不深入。

根据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形态,社会思潮目前主要有左派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儒学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在这些思潮中,我们从中选择三种典型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围绕这三个典型的社会思潮,在“如下几种思潮,您知道哪一种?”一问,大学生选择最高的为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三种社会思潮均不了解的仅为69人。从中可以看出,影响最大的还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新自由主义思潮。就社会思潮对学生的影响,从学生认识中看到对国家影响的调查中,很多学生都知道主要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比例达到64%,此外也认为影响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比例分别为26%和10%。在涉及社会思潮对个人影响时,理性思考,自由民主和重视道德分别有72%,68%和55%。在社会思潮影响下,就是否阅读过该社会思潮方面的书籍的时候,阅读过社会思潮方面的书籍时的比例为24%,而没有阅读过的达76%,这又显示出社会思潮的深度不够,同时也说明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识处于非系统和非理论性层面的阶段。

(2)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和互联网络的发展,社会思潮施加影响的途径主要表现为学校的课堂教学和新媒体

作为一种思想,其传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思想的覆盖面。调查显示,社会思潮的影响途径呈多元化的格局,主要途径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调查中主要是通过学校教学了解的比例为40%,显示出课堂教学仍然对大学生思想起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又集中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在整个教学课堂比重为68%,此外我们看到中学课堂教学的影响也仍然起到一定作用,所占比例为24%。伴随新媒体的发展,调查中显示社会思潮开始渗透到新媒体来施加影响。目前,大学生社交和交际的主要工具中微博,微信和博客,也成为社会思潮影响的新渠道。在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了解到社会思潮的比例为24%。

(3)社会思潮之所以影响学生,主要基于其现实性。虽然多数大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对待社会思潮,但是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却体现着社会思潮对他们程度不一的影响。

由于缺乏对社会思潮系统的学习,高职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识限于表象的认识,因而社会思潮更多是通过其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而施加影响。在针对高职生接触社会思潮原因分析中,我们看到现实的需求仍然是最大的。在接触社会思潮的主要原因,社会思潮现实针对性强为41%,社会思潮能很好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次之为22%,排在第三的是能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占13%,三者与现实有很大关联,可见社会思潮的现实性是其影响学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看到在宣传力度大的选项比例为17%。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接受某一社会思潮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思想认同,而是掺杂更多的现实利益因素。这一点本身也反映出社会思潮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说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虽然社会思潮影响原因主要是其与现实的关联,但大学生对于社会思潮仍然能正确对待。在如何看待社会思潮中,很多学生认为应该历史客观理性地看待,比例达到65%,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或者毫不关心两者占16%。但是,就社会思潮一些具体问题上又显示出社会思潮影响程度不一。在对于贫富问题方面,认为贫富差距的解决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46%;对于市场是无能的,主张取消国家干预的观点,持反对71%,赞同的为5%,中立的为24%。这些显示出大学生能正确看待市场与国家的关系,实际上与新自由主义思潮主张市场万能,取消国家不一致。在是否存在普世价值中有54%认为存在,对指导思想能否多元化时有77%认为可以,这显示社会思潮在思想领域影响仍然比较大。在社会思潮影响深度来看,大学生对于一些具体政策性质的问题可能更趋理性,而对思想方面则表现认识的不足。

2 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显示出社会思潮对高职生的影响来看,伴随着社会开放和网络影响的深入,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思潮自身多元化存在和自身特点的原因,也有社会思潮迎合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相关的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始终处于被批判的地位,由此导致社会思潮处于隐性地位而社会思想单一。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巨变带来了社会结构和利益构成的变化,人们在精神和思想层面的需要也因人的个性需求而产生了对不同的需要,这也使得不同思想在社会不同阶层找到了其思想代表。正如马克思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民的意识”[2]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认为,社会转型和多元化是社会思潮的原因,这种比例就达52%。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思潮能影响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大学生而言也是如此。有了思想的需要,社会思潮开始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次贷危机意味着新自由主义的破灭”[3],因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而使得人们能再次认识。

社会思潮作为理论形态和心理形态的统一,理论形态侧重表现为以概念体系构建的学说,反映该特定的利益诉求,而心理形态则表现为一种情感冲动的非理性的外在体系;每一种社会思潮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都想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成为社会主导思想,就此而言社会思潮必然会尽力去扩大其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在烦躁的社会,不是理论形态决定思想的成败,而是其形式决定。很多学生认为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学生,主要是社会思潮能满足大学生内在的需求。也有同学认为社会思潮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解释比其他理论更具说服力。伴随着网络发展,社会思潮可以规避国家法律的管制,以其他的形式与网络结合开始新方式传播,从而使得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比如历史虚无思潮伴随着网络上的恶搞而在娱乐中影响人的历史观,如有学者批判的《走向共和》,认为“它作为通过影视形象化翻近代史的案。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标本”[4]。

当代高职学生基本都处于90后,他们是在不争论中成长,与80后的大学生相比较,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中愈发凸显其鲜明的个性色彩,他们对于社会思潮的思考没有局限于意识形态和信仰的争论。因而,他们对社会思潮的选择,不在是以标准化或者社会要求来做选择,而是依据个人的价值和内在需求来选择。在他们心里“人生的价值应取向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哲学;人生应关注工具理性,而不是信仰;人生应关注个体、现实,应熟练掌握社会游戏规则……理想和信仰不明确或不坚定”[5]成为90后大学生思想的一个特点。他们对于社会思潮不在于其意识形态方面的价值,更多的是看重社会思潮其功利价值,从而在选择上会倾向于对个体有利的思想。同时90后大学生还存在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对于长期在正统思想教育环境的大学生,本身对社会和一切事物既有质疑好奇的精神,又有追求个性表达的心态。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新的观点,新的看法,表现出来的不是理性思考而是一味通过各种方式加以转发来表达自己的参与意愿。

3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社会思潮影响的对策

针对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原因分析,我们认为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主动性,切合当代大学生特点,不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高职学生思想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重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传导主导意识形态。因此,高职大学生的现实政治思想状态,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对于新时期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国家要从政治角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思潮背后的阶级性。

从调查情况来看,很多高职学生对社会思潮的了解并不全面,一方面没有系统阅读过社会思潮方面的书籍;另一方面也缺乏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阅读,这样导致对社会思潮的危害与本质缺乏深刻认识,无形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意识形态阵地的有造成了直接的影响。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增强主动性,我们要从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和校园文化灌输主导的意识形态,充实大学生思想意识,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不间断的校园文化等宣传手段,让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这点我们在“广东精神”认知调查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比如在公共场所,政府宣传和广告宣传比例高达90%以上。

(2)切合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不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根据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构造和功能》提出的传播“5W”模式*来看,在高校内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首先,我们要坚持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在高校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行政人员都具有育人的职责,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一些非思政老师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勇于在高校承担起传播正能量的工作任务。其次,要从具体内容和内容形式上要大众化。在具体内容和内容形式都是服务于传播对象的内化,因此,怎么样使得马克思主义从书院式传播到“接地气”的传播是大众化的一个关键。在调查中,就学生是否看过马克思主义的书,其中从来没有看过的比例为38%;在为什么没有看过,学校没有这方面书为13%,而书太难没有通俗易懂的书为41%。这点正如英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彼得·沃斯利(Peter Worsley)批评的西方理论家时曾指出的,“西方理论家中的论争充满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因为他们根本不是面向普通人,而是面向其他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小圈子”[8]。第三,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要对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在把握90后的思想特点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结构和现实结合,比如大一主要适应大学生生活,大二则主要是学习,大三变为就业,因此,面对不同年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大学生现实需求结合。同时对同一群体也要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党员和团员,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等等。最后,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重视传播渠道,这点对90后的大学生更为重要,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想了解“广东精神”的同学总计123人,其中期望通过FLASH动漫等网络的比例达到60%。大学一大特点就是学生自主时间增加,在大众化渠道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渠道,把具体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多样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灌输。

(3)充分注意环境因素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周围的环境也在改造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周围充斥着各种思想与观念,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各种社会思潮,辩证地对待社会思潮,并能消除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广东精神”认知的调查中,在学校内和学校外了解信息的比例分别为20.69%,79.31%,而在校外广告宣传和公共场所的宣传比例分别为42.39%,33.15%,两者合计为75.54%,这里可以看出环境对学生认知的影响。因而,要充分注意环境对学生认知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总之,良好的社会环境构成了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基本背景。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3] 王丽芳,苏灿.次贷危机意味着新自由主义的破灭[J].企业研究,2010(14):5-7.

[4]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1.

[5] 周彩云.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J].学理论,2009(18):208-209.

[6] (英)彼得·沃斯利.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M].铁省林,许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3.

猜你喜欢

思潮思想大学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大学生之歌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