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的哲学理念断想

2014-08-15胡慧远胡丹萍通讯作者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治未病证候事物

胡慧远,胡丹萍(通讯作者)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430065)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甚至被认为是中医诊疗的最高境界。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极富哲理性和思辨色彩,蕴含丰富的哲学辩证法思想,对疾病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治未病”的沿革与内涵

“治未病”是中医治病和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的较为完善的系统学说。它代表着医学的前沿和方向。“治未病”理论的酝酿、积累、领悟至诞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是历代医家在历史长河中实践与理论的总结与升华。从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最早提出“治未病”的思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此后,历代中医名家对“治未病”屡有阐述,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治未病”思想不断丰富,已形成完善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1.“治未病”的发展溯源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以此为源,历代医家对“治未病”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与发挥。东汉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上工治未病”列为首条,提出“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了“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透露出防微杜渐、欲病早治的思想。

宋元明清时期,“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日趋完善。医家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强调,“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元代朱丹溪在其著作《丹溪心法》中专论《不治已病治未病》,认为“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对“治未病”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到了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叶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论点,强调事先主动预防的重要意义。至此,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

2.“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广大民众理解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内涵,提高大众健身防病的科学知识,对广泛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治未病”理论以其非凡的超前意识,显示出独特魅力。围绕健康这个大趋势,以自我保健为中心的养生法告诉人们: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阶段,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精髓。国务院前副总理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特别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这段讲话立意高远,寓意深广。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指导地位,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医“治未病”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它不仅仅局限于疾病预防或养生保健,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为治疗没有发生的疾病,而是随着后世不断发展完善,不断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治未病是以健康为目标,是对个体健康状态的管理。它要求人们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下,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复发。

具体来说,包含四层意思。一是未病先防,即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治未病”的第一要旨。二是已病早治,即在发病之初,防微杜渐,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是既病防变,即在患病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恶化。四是愈后防复,即在病情稳定或病愈之后,要注意预防疾病复发及可能造成的后遗症。究其核心,就是一个“防”字,集中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

二、中医“治未病”的哲学理念

“治未病”是一个古老而前沿的命题,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今天看来,这一理论体系仍然极具先进性,富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包含着很多的辩证关系。这些辩证关系不仅在一般哲学中普遍存在,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量变与质变的发展观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矛盾统一体,总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质变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量变,如此往复循环,推动事物的前进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人体的病理变化也不例外,是经过量变逐渐产生质变并相互转化的发展过程。中医“治未病”所要做的就是防止质变的发生。

《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里所谓“未发”,是指人体内已有病因但尚未致病的状态,类似于医家所说的“欲病”。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疾病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由渐变到突变,致病因素对人体产生多种作用。即,已病就是无病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要注重疾病由量变到质变转化的条件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或创设条件,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变。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疾病状态的变化,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当疾病一出现某些先兆,或者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要将其消灭在量变积累的阶段,防止其发生质变后难以治愈。正如《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

从未病到欲病,再到已病,病情在逐渐的量变和质变过程中有一定规律。中医“治未病”强调要善于把握疾病的这种规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在疾病传变过程中,不能被动地等待病症出现后才采取补救措施,而是要充分认识到疾病的致病原因,捕捉发病之前的蛛丝马迹,识别疾病到来的危险信号,从而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健康体检其实就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因为一般情况下,体检中如果出现一些异常指标,可能就意味着一定的健康风险。人们通过定期体检,发现某些潜在的疾病线索或健康隐患,可以预见并预防疾病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

再以肿瘤为例。肿瘤的生长一般要经过或短或长的潜伏阶段和缓慢渐进过程。中医“治未病”就强调将肿瘤疾病消灭在先兆阶段,防止其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其他脏腑蔓延。尤其重视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就加以治疗干预,防止其恶变。此所谓一脏有病,就会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出现顺传、逆传等发展趋势。张仲景根据这一规律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一个范例。告诫医生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病情的发展,掌握主动权,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是“治未病”理论的又一重要内涵。清代叶天士治疗温病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控制温病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未雨绸缪之举。也充分体现了事物量变质变规律。

2.辩证否定观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变革的关键。辩证否定观就是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个扬弃,即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保留之前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影响的东西。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诊断,就是有肯定的否定,是在肯定和否定中不断摸索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否定观。

在证候鉴别诊断中,中医通过询问病史和治疗经过,可以对疾病的一些证候做出判断。现实中,病人提供的病症信息可能是零散的、杂乱的,还可能是矛盾的、多变的。中医需要对这些病症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和剖析,进而鉴别和分类,使之清晰化、条理化,以明确症状之间的联系,辨清主要症状,可能去掉原先的判断,重立新的判断,得出新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中医再以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切入点,把与主要症状有关的各种证候的所属症状一一举出,全部纳入考虑范畴,然后将这些信息与采集到的病人的具体的病症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最先剔除与病人具体症状重合度最小的证候,继而排除重合度较少的证候,最后保留共同点最多、契合度较大的证候。

从时间上看,证候是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病因和病理的概括,每个阶段往往是对前一个阶段的否定,而它自己又被后一个阶段所否定。如果医生收集到的信息与初步的辨证结果相符,那么原来的辨证结论是成立的。但如果后来收集到的信息与原有的判断存在出入,则需要对原有的辨证结果进行否定,转换思路,重新收集和分析证候信息,直到找到最佳的辨证依据。中医“治未病”的辨证过程始终处在否定思维的支配下,闪耀着哲学理念的光辉。辩证否定即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不断准确。

3.共性与个性观

所谓共性与个性是一对矛盾,共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个性是指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指,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受共性的制约,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中医“治未病”思想讲究未雨绸缪,以摄生为主要载体,既体现共性又突出个性。

中医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说。中医“治未病”思想讲究平衡,不仅把人体当作一个系统来看,还将其置于自然这个更大的系统来考虑,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摄生过程中,要遵循“人与天地相应”,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注重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最终达到人体内外协调统一。换句话说,不论个体健康状态出现什么表征,“治未病”都要求遵循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原则,对个体本身的疾病与健康状态做出总体的把握。

在共性原则之下,中医“治未病”更注意个性,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例如,在讲究阴阳平衡的同时,强调“顺四时”。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治未病”讲究人体的调养应与此相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按照季节气候的变化顺势而为。春天的时候,万物生发,虽然容易引发“春困”,但还是应晚睡早起;而到了冬天,万物闭藏,睡眠时间也应适当延长。按照这个规律顺时养生,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医“治未病”还非常注意体质辨识,实行个性化的干预手段。因为体质因素与发病之间有极大的相关性,不同体质的个体容易感受的致病因素或好发的疾病各不相同,而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呈现出对某种疾病或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以及对相同的疾病或致病因素不同的耐受性。中医“治未病”针对个体“未病”状态的体质,结合个体饮食、作息等生活细节,开具不同的“健康处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调理和诊治指导。

例如,同是“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运动疗法,会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出适合各类人群的运动处方,以满足健身或调养的不同需要。比方说,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晨起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自我按摩一下腰背;防治颈椎病的处方是做一些耐力训练和有氧运动,如跑步、骑车、跳绳、游泳、跳舞等;防治骨质疏松的处方是通过踏步、踮足、蹬腿等,适当增加骨骼上的负荷,减少骨钙的丢失。

4.可能与现实观

可能是事物内部包含的潜在的发展趋势,现实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是实际存在的事物。可能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医“治未病”就是立足于现实,从实际出发,分析各种可能性,并要求在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在疾病尚未产生之前,对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理,提高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产生。这是中医“治未病”重视养生保健的思想,要求根据身体状况自我调节,达到防病于未然的目的。同时,在这个前提下,力求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全面地了解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努力克服不利的条件,防止坏的可能向现实转化,还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争取实现最好的可能。“治未病”思想认为,疾病产生后,要准确把握其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当疾病处于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初愈时,邪气可能还留在体内,病理过程还没完全结束,机体功能也没完全恢复,容易引起疾病复发。所以在病后,需要注意调养以恢复正气,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使人体紊乱的状况得以恢复。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规律,最容易最可能遭遇的“未病”就是亚健康。据统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 亿。亚健康是介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它的发展是双向的,可能通过治疗能驱使致病因素退出体外,也可能会较快进入疾病状态。中医则以为,虽然亚健康人群症状繁多,但总体归为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所以,“治未病”在干预亚健康的过程中,注重采取综合性的手段,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合理的、多方位的健康指导,有针对性地缓解症状,减小从亚健康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不治已病治未病”。

5.本质与现象观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深藏在事物内部的相对稳定的联系。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是事物表露出来的外部特征。本质与现象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认识水平和深度的一对范畴。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是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必然要求。

中医“治未病”认为,人体是由经络系统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维护着机体的平衡、稳定与正常。它可以反映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的变化,作为各种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当机体出现不平衡、不稳定,就会表现为各种疾病。可以这样说,经络系统功能失灵,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本质,而由此表现出来的各种失调的症状,是现象。

“治未病”的优势就在于调节人体的平衡,着眼于透过现象抓疾病的本质,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论是通过对体表的各种刺激,还是用汤药直接调节机体的平衡,都是为了刺激经络系统,调节脏腑功能和精气血津液等等,使之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使机体的各种不平衡自动修复到平衡,使疾病消失在未发生之时。

此外,现象具有真象与假象的两重性。当病症比较复杂,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与其性质不尽一致,或不能完全反映其本质时,就会出现假象。中医“治未病”讲究治病求本,要求在诊断“未病之病”的过程中,看病人全身的病症反映,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识别并排除似是而非的假象,更好地认识疾病的本质,对其病位、病因和病性做出判断。

例如,针对病人的发热症状,中医“治未病”要求细加审究,判断是“真热”还是“假热”。如果病人冷汗不止、声低息短、肢冷脉细,那么面色浮红、肌肤发热就是“假热”现象。所谓恶热非热,热在皮肤,实则寒在脏腑,内寒才是疾病的本质。分清寒热证候后,中医再对症下药,将病邪排出体内,而不是单纯地采用药物来压制或对抗。

三、中医“治未病”的现实意义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依据着最古老的中医理论,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在千百年来的中医药防病治病实践中,始终焕发着动人的光彩。它坚持以预防为主,指导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疾病进展,不仅可以控制和降低医疗费用支出,还有助于人们减轻心理负担,牢牢把握健康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实现人民健康权益。它以思想的先进性、发展的超前性,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国家提出了以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的医学模式,强调治疗与预防并举,并出台了“治未病预防保健工程实施方案”,还在全国发起和实施了“治未病”健康工程。这些都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和独特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对于这一富有哲学智慧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加以发掘和研究,并积极倡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更好地维护和提升人类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治未病证候事物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美好的事物
奇妙事物用心看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