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时代下的教育模式新趋势

2014-08-15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公开课受众微信

吕 信

(武钢大学 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湖北 武汉430080)

一、微时代孵化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1.微博在微时代中的传播特征及其发展含义

微时代最主要的代表媒介之一是微博。以短小精炼的文化传播特征为代表,微博在固定140个字的字数限制里发挥了无穷的魅力。在短时间吸引受众并提高了阅读兴趣,通过微博页面一分钟内可以接受数十条来自不同账号的各种信息。这样的大信息量感是当下受众群体逐渐依赖的传播媒介。

对于微博发展意义的理解,也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根据资料总结,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源于美国的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微博是在博客和社交网络(SNS)的“新鲜事”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Twitter 的技术设计产生的,它有许多独特的技术优势。微博一问世就展现了其强大的影响力。就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里,新浪微博品牌展现了其强大的风生水起的能力。在众多企业、明星、草根开微博账号的热门手段上,是国内微博市场里最强劲的品牌。其中,不乏大量央企、民企、世界500 强企业开始自己的官方微博营销之路。

2.微信在微时代中的传播特征及其发展含义

微时代另一代表媒介是微信。随着微信的普及,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平台形成了另一种微营销手段。对于微信发展意义的理解,也成为另一门新兴学科。根据资料总结,微信(英文名:wechat)是一种更快捷的跨平台的即时移动通信工具,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微信更灵活、更智能,且节省资费。在智能手机持续用户拥有量增长的时代里,任何人通过其扫码、摇一摇等功能都可以相互建立社交圈。在建立微博账号的同时,也会开通微信账号。

3.通过微博微信账号整合线上线下公开课教育资源

2010 年春季,哈佛大学首开世界网络公开课,此后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50 余所世界一流大学也开始推行网络公开课,并且在学校官网上提供免费下载的公共开放课程。2011 年11 月9 日,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通过爱课程网、网易、新浪等平台向公众免费开放。同年,广大网民可以通过网站浏览与下载免费的学习资源,由于网民对线上教育的需求量增加,国内制作引进翻译了更多的在线教育品牌。比如TED 演讲、可汗学院等。随着媒介的不断变化,如今网络课程走入更大规模的开放整合阶段。在此产生的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慕课学院。MOOC 学院(mooc.guokr.com)是全球最大的中文MOOC 学习者社区。

二、微时代的信息碎片化要素实现教育平台的自选性

微时代具备信息碎片化、情感营销和体验经济三大要素。其中信息碎片化要素是引爆变革方式的重要特征。移动互联网产生的网民受众群,实现了随时随地可以接受教育信息的移动方式,在这样接受信息的时间上,不限地点空间限制,更倾向于碎片化,网民的学习方式通过移动平台实现碎片化学习习惯。所以,微博带来的140 字的精简博文内容才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那么,在教育模式设计上,包括课程内容都必须与之相结合,包括视频链接的点击率,课程时间单元设计及内容设计要更符合碎片化接受习惯。同时在微时代里的品牌营销方式上需要依托传播方式的变革基础,这种新型的情感体验式依托于社交网络元素等等,这是掌握好微营销中“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动,从而建立一个涉及研发、产品、渠道、市场、品牌传播、促销、客户关系等更“轻”、更高效的营销全链条,整合各类营销资源,达到了以小博大、以轻博重的营销效果。

信息碎片化要素凝聚成一种时代气息,可以称为信息碎片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的教育品牌,除了教育机构之外,百花齐放的诞生了各类名师以自己的自媒体品牌打开的教育市场新路。网民通过自己的喜好,不限地点、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自由切换不同的接收信息方式是当下让大众越来越依赖网络教育的最好体验。

比如近年在网络上兴起的自媒体英语教学名师团,如前新东方老师徐斌斌开创“Bingo 教你说美语”教育自媒体。不仅在视频网站上发布自己录制的教学节目。同时利用微博微信进行个人教育品牌的宣传及其互动,并且在淘宝网站售卖自己的原创制作的教学产品。这样的传播方式是典型微时代下的教育模式成功案例。短短数年时间积累,拥有众多学习爱好者的追捧,实现了与网络学习者互动的价值,并冲击了传统教育机构的壁垒,让教师可以以低成本,高性价比的方式经营个人教学品牌。

三、微时代中的线上线下教育进入互补性时代

由于网络教育内容本身是在互联网媒介的载体上进行,那么受众对象也会像其他互联网受众群体一样,存在用户体验关系。

这样的关系对教育品牌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影响,微时代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互动性。受教育者已经拥有的主动选择权,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去选择什么。可以免费得到开放信息,如果课程没有意思就不会继续关注与购买产品。这就让教育品牌在教学方式与质量上更倾向于精准的服务。在内容的时效性上也要与媒介产品的功能性相互结合,比如微信有语音录制对话功能,可以帮助老师实现口语授课,通过手机等移动多媒体工具,可以不限地点时间,反复收听学习。

同时,开放的学习平台也走入互动式问答知识平台。以每一位网民受众为单位,是知识的给与者也是知识的参与者,这种双向关系也让更多新兴的就业方向登上历史舞台。如维基百科的发展,让普通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知识活动参与者,还有百度知道、知乎网络问答社区等。改变了知识纸质版的时代,导致244 年印刷历史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纸质版停刊。网络社区的知识内容、微博、博客的文章内容同时也具备集结成书的价值。

但是,教育毕竟是教育,课程搬入了线上不代表教育质量可以松懈。如雨后春笋般的各类教育品牌走入市场,对教学质量其实具有更多的要求,对师资力量的实力也是倾向更透明的考核。比如2012 年10 月,百度上线百度文库课程专区,对上线教师实行认证,提供“视频+文档”式的在线课程资源,之后低调上线教育频道,以平台的方式切入在线教育。所以,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最本质的方向还是要把握教育最初的精神与核心。

与此同时,线下教育也经历着重大挑战,比如新东方集团推出线上课程平台,开发掌上新东方APP 和新东方在线,学生可以在上面下载讲师的公开课、复习材料等资料。这是线下教育开始的决策方向。未来教育界的趋势将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原有线下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好线上教育。

[1]李浩源,刘军汉著. 微博问政:领导干部上微博[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萧秋水,秋叶语录,油杀臭干著. 微信控控微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公开课受众微信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微信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