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014-08-15祝艳斐

药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政治环境

祝艳斐

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 (南京 211198)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祝艳斐

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 (南京 211198)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解决传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该文从分析新媒体的特点入手,分析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新媒体;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是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3G手机网络、数字电视、博客等为标志的向接受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因其具有开放性、隐蔽性、迅捷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理性地分析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客观来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富有个性、思想活跃、猎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正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境,对进一步加强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

1.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以及种种错误思潮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呈现出变化多元、多样的特征,他们认为理想信念是虚幻的,没有现实意义,只重视生活理想的追求,忽视道德理想的确立,部分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缺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动摇等严重的信仰危机。因此,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加了难度。

2.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一味追求成功和满足自身的价值欲望,集体意识淡薄,在追求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忽略甚至排斥社会理想的存在。很多学生认同奉献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但在实际行动中则更注重个人理想目标的实现,关注得更多的是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利益的获取。比如有的大学生努力学习仅仅是为了就业和出国留学,而并不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仅仅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

3.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必然依托产生并发展于西方国家的新媒体,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在大学校园内蔓延。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处于不稳定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由于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存在“渺茫论”、“怀疑论”和“无用论”的认识误区,少数学生相信迷信,信仰宗教等等。

4.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而高校教育工作却没有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仍然存在教育手段落后、教学内容滞后、教育时效性不强等问题。很多高校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偏重于模式化的讲解,在课堂上,思政工作者仍然沉醉于过去的思政工作模式,沉醉于现行“一言堂”的权威地位,内容缺乏实践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对新事物不接受、不认同甚至反感、抵触,缺乏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从而错过了占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媒体”阵地制高点的最佳时机,造成教育授课与内心理想信念树立的脱节,导致学生理想信念淡漠等问题。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全新挑战

随着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和相对慢节奏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即时、互动、高速的时代特征。新媒体环境尤其是网络和手机的普及及迅速发展对当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不仅包括对于出生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确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影响,还包括对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并达到预期的目标产生的影响。因此,新媒体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挑战。

1.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由于时间固定、场地受限、信息传递滞后、传播覆盖面窄等弊端,直接导致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吸引力降低,教育效果不理想等情况。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再加上传统教育制度的落后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造成了诸多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质疑,传统理想信念教育被动式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于新媒体时代,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2.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增加了信息监管的难度

网络内容的丰富与广泛为大学生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这些对辨别力不高,自制力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来说,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对庞杂的网络信息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与盲目跟从,很少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多样性选择中容易迷失理想信念方向,放任自流。

3.新媒体技术主导权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有,弱化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互联网的自由性、开放性给西方敌对势力宣扬其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可乘之机,对广大大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恶劣影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在互联网上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观念、价值观念及西方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极力标榜自身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它们利用对信息技术的垄断性,极力向“三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兜售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他们打着经济全球化的旗号极力倡导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甚至提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质疑,降低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影响了他们理想信念的确立。

三、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媒介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如何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育工作,对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再次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把社会理想信念与个人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既要注重社会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又要重视个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层支撑。因此,针对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和新媒体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整合教育资源,搭建教育新平台,不断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动员社会中的一切力量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新媒体是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新且有效的载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加快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电子教材的编写工作,开拓网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网络隐性教育的功能,通过设立红色网站、建立官方微博、聚焦热点、专题版块答疑等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的立体化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平台。利用新媒体传播受时间和空间较小的特点,构建理想信念教育网络,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无处不在,无时不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引导,让每个学生在成为受教育者的同时,也能成为自发的教育者,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时间、空间和所有教育对象的全覆盖。

2.健全高校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管机制,提高新媒体信息的实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呈现出数量巨大,传播无障碍的特点,因此,高校作为思想和信息集散地,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信息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要健全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管机制,积极组建舆情监控队伍,制定预警制度;开展新媒体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与通信管理部门以及网络接入服务商的配合管理,监控新媒体环境下相关的舆情信息,加强对有害信息的过滤,从源头上对新媒体进行净化,为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3.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整体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者对新媒体的科学认知和媒体素养

与当代大学生相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普遍存在缺乏对新媒体的敏锐性、网络技术水平差、新媒体技术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各高校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者进行系统培训,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现代网络技术,适应网络新环境,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敏感度,充分利用网络捕捉和吸收信息,并将它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组织专题研讨、交流学习等活动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新媒体下理想信念教育新方式和新途径,努力打造一支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综上所述,理想信念是最高的人生追求,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要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够收到实效,教师不仅要紧密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优势,积极应对新媒体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的一些挑战。不断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进行创新,学校和社会必须要共同努力为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理想信念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从而使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被当代大学生广泛地接受。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1]王兆瑞.对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130-132.

[2]夏道玉,左雪松.网络生存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1):92-96.

[3]邵霞琳.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科教导刊,2013(2):75-76.

[4]姜羡萍,孙安宁.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14): 61-6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学报,2004-10-15.

A Brief Analysis of Educa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M edia's Environment

ZHU Yanfei
(School of Sciences,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1198,China)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 new media brings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to find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and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outcome at college students.Beginning with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esent the current issues in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address them.

New media;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3-11-28。

祝艳斐,女,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政治环境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