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根基阐微
2014-08-15靳浩辉
靳浩辉
(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部,北京100091)
《易传》是一部具有丰富政治伦理思想的著作,当代学者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中央党校教授王杰对《易传》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易传》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了道家思想,其政治思想有浓厚的儒道结合的色彩;[1]北京大学教授陈来对帛书《易传》的政治思想进行了精辟的阐发,认为《易传》以君道为核心,提倡忧患意识,注重守谦之道,警惕“亢龙有悔”,同时主张以德治国,正确处理君臣关系等;[2]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徐松岩认为《易传》是以阴阳对立统一为哲学基础来构建起政治关系和统治方法的,从而建立了“尊卑有序”的统治秩序和“顺时而动”“持中而行”的应变思想。[3]
学者对于《易传》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政治思想上,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审视《易传》的文章颇少。要研究《易传》的政治伦理思想,势必首先要把握其理论根基。《易传》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根基,天人合一把其政治伦理思想上升到天的高度进行阐述,推天道以明人事,人们通过体味天道的伦理意蕴,制定伦理原则和规范,指导自身的政治行为;阴阳是《易传》中的核心概念,阴阳具有丰富的伦理性,“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们遵循“阴阳互补”“阳尊阴卑”之“道”,来规范其政治行为;其建立在“阴阳”哲学基础之上的人性善,以天道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诠释人性,既规定了人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人性承天道阴阳而生,又弘扬了人的道德主体性,肯定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一、天人论——天人合一
对于天人关系的讨论自古有之。夏商时期,天是最高的权威,完全主宰着人,人只能顺从天的支配。殷末周初,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天命靡常,唯德是辅”[4]456的命题,人的地位和作用相应提升,而天对人的支配作用开始下降。春秋战国时期,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继续提升,天的权威进一步下降,天人的和谐统一思潮逐渐兴起。《易传》的天人观基本上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特征,提出了天道、地道、人道三者统一的观点。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系辞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传》)
天道、地道指的是自然法则,人道指的是社会法则,特别是伦理法则。《易传》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伦理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是《易传》天人关系的特征,即天人合一。《易传》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是由自然所衍生的
《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又万物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在《序卦传》的作者看来,天地是万物的根本,万物是由天地产生的,万物包括人类,人类的男女正是天地产生万物之后,依次衍生的结果。
(二)自然规律指导社会政治生活
《易传》认为,自然规律指导社会的政治生活。这一思想,在《彖传》中表现得比较集中。《彖传》由自然界的变化,推到人事的变化。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咸卦·彖传》)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卦·彖传》)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节卦·彖传》)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恒卦·彖传》)
这四则《彖传》,讲治国明君直接按照自然法则指导社会政治生活。这是因为,自然界中阴阳二气上下交感万物繁衍;圣人治国也要体察民心,使下情上达。天地有仁慈的胸怀,宽厚的美德,以养育万物;圣人治国要体仁尚慈,颐养贤者以及万民。自然界的规律是恒久不变的,在社会生活中,圣人坚持符合民情的制度,则天下大治。总之,《易传》的思想是,一切社会政治生活的原则都可以在自然规律中找到依据。
(三)人的道德修养根植于自然的属性
《系辞传》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这是说人的立身处世要从自然物中得启发,尺蠖以屈求伸,是“利用”;龙蛇蛰而复苏,是“安身”。人类在效法自然物的过程中,经过意志的磨炼,达到“精义入神”的境界,可以提高其道德修养。《谦卦·彖传》说:“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大意是说,天居上而济下,地处下而上行,它们都有亏盈实虚的谦虚品德。君子效法天道,居高位则充分显示出道德的光辉;效法地道,处下位的人也难以逾越。[5]95《系辞传》和《彖传》都把人的道德和自然物的某些属性联系起来。
人的道德修养源于自然的某种属性,是《易传》“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重要方面,这在《大象传》中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先看《乾》《坤》两卦的《大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体的特征是运行不止,具有刚健的品德;君子应以天为法,培养刚健自强的品德。大地的特点是顺承天道,具有宽厚的品德;君子又应以地为法,培养宽厚柔顺的品德。《大象传》解释《乾》《坤》两卦的基本思路是:人的道德品质来源于自然界的某些属性,所以先概括《乾》《坤》两卦所象征的天地的本质特征,然后启示“君子”效法天地,培养刚健或宽厚的品德。
二、本体论——阴阳互补
《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事物都具有阴阳两个方面,相反相成,互补融合,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法则与规律。无论自然、人事,都遵循此“道”。可以说,阴阳互补构成了《易传》的本体论。
(一)阴阳思想的来源
阴阳思想是《易传》的重要观念,在《易传》之前,阴阳思想早已存在。西周史官伯阳父提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遂”[6]36。他认为阴阳是寒暖二气,阴阳二气相迫是地震产生的原因。春秋时期已有多人把阴阳释为阴阳二气,来解释气候与气节的变化,也有人把阴阳观念应用在兵法之中,如范蠡用阴阳来说明军事现象。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吸收和发展了前人关于阴阳的观念,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7]120。认为万物都具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融以产生万物。《管子》中的《五行》篇以阳气、阴气的盛衰来解释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随后《礼记》中的《月令》篇,《吕氏春秋》中的《召类》篇也都记载了很多有关阴阳的内容。在战国晚期,邹衍把阴阳与五行相结合,形成了阴阳五行说,根据《史记·孟荀列传》记载:“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
《易传》发展了前人的阴阳思想,以阴阳二气的盛衰消长来解释万物变化的过程,认为阳气主生、长、进,阴气主杀、消、退,用阴阳变易来解释《易经》的原理,并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阴阳思想的政治伦理意蕴
在《易传》中,以阴阳来解释卦辞卦象在《彖传》中仅见于泰、否两卦。《小象传》以解释亦仅限于乾、坤两卦,《小象传》解释乾卦初九时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解释坤卦初六时说“履霜坚冰,阴始凝也。”《说卦传》:“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文言传》在解释易经时,把乾卦两卦卦象释为阴阳,如解释乾爻辞说:“潜龙勿用,阳气潜藏。”《系辞传》对阴阳思想进行了全面阐述,《系辞传》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又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系辞传》发展了《彖传》《象传》的阴阳思想,进一步提出:“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何故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而且,从德性上说,阴代表君,阳代表臣。阳卦一君二民,是君子之道;阴卦二君一民,是小人之道。
在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的概念实际上已经指向了政治和伦理的领域,阴代表君、君子,阳代表了民众、小人,这实际上是把各种社会现象也像自然现象那样分成阴阳两类,认为二者遵循着同样的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是体现于《易传》中的“道”。
三、人性论——阴阳基础上的人性善
《易传》中的人性论与先秦儒道两家都不同。《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此段是其人性论思想的明确表述,以下将通过与儒道两家的比较作具体分析。
(一)与儒道两家人性论的比较
与孟荀相比,荀子提倡性恶论,而《易传》则坚持性善论,二者的立场是对立的。《易传》的性善论从表面看虽然与孟子相似,但是从理论基础与价值根源来看,又是根本不同的。孟子性善论是建立在人自身上的,走的是内求的路径。而《易传》却从阴阳变化的规律上寻找客观依据,走的是外求的路径。
与老庄相比,老庄认为人性是自然的,而且这种自然本性是无善无恶的,不具备任何伦理与道德意义,同时也反对任何人为强加的善恶。《易传》也承认人的本性来源于天道阴阳的变化规律,是自然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与老庄一致,但是同时认为这个自然本性也具有伦理意义,它的本质是善的,这就在根本上又与老庄人性论划清了界限。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宇宙地位及人的本质的理论。道家习惯于站在宇宙的高度来认识人,认为人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庄子曾说:“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8]89因为人是非常渺小的,因此一切的仁义礼乐都不能算是人最本质的东西,只有禀受于宇宙的自然本性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与道家相反,儒家强调“人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认为人可以与天地并立。儒家认为人具有与禽兽相区别的道德属性(孟子),或者具有能以礼义组合社会群体的能力(荀子),这是人区别于动物最主要的本质。因而人的本质不是自然本性,而是人文价值。实际上,人一方面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万物之灵,他既有相同于万物的自然本性,同时又有其特有的人文价值。因此,儒家和道家的人性论都只是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侧面而忽略了另外一面。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只认识到人的自然本性而忽略了人文价值。儒家“蔽于人而不知天”,过分强调了人文价值,却对人的自然本性避而不谈。《易传》综合了儒道两家的理论成果,沟通了天与人的关系,将道家的自然主义和儒家的人文主义完美结合,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人性论思想。
(二)《易传》人性论的内容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统帅了天地万物。“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善和性是专就人而言的。道的范畴大于善,正如善大于性一样,道生成善,善生成性,这是一个由上而下生成的序列,它们之间是一种统属的关系。天地人物都有其阴阳,都不能摆脱道的统帅。人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部分,当然也无法离开阴阳的属性和道的统帅。
天人之间的关系,最关键的是“继”,就是继承、继续的意思。能够继续则为善,不能继承则不善。就从天道之阴阳来说,本无所谓善与不善,物的本性也无所谓善与不善,只有人能发挥自觉性使天道阴阳继续不断,这才叫做善。相反,如果不能继承,恶就产生了。老庄只认识到人性来源于天道,从而断言人之性无善无恶;孟子只看到人性相继的一面而断言“人无而不善”;荀子只看到人性不能继承而断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易传》看来,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对人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而不能正确把握人性的本质。
“继之者善也”,是从性的本源来说的,“成之者性也”,则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人能够继承天道之阴阳,于是才有所谓本源意义的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现此本源意义的善并使之得以继承,才有了所谓的性。《系辞传》指出:“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存存”,就是保存本源意义的善使之不丧失从而变成自己的本性,这是进入道义的门户。可见,《易传》的人性论思想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指出人性来源于天道,而且其本质是善的;另一方面又强调人应注意后天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本性。
(三)《易传》人性论的融合性
《易传》的人性论是由道、善、性三个基本概念构成的一个整体,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把握这种相互联系才能了解它的特质。王夫之认为:“故专言性,则三品、性恶之说兴;溯言善,则天人合一之理得;概言道,则无善、无恶、无性之妄又嬉矣。”[9]183在王夫之看来,如果把道、善、性三者的关系割裂就会导致出一些非常片面的观点。道虽然生出善和性,但善、性又不能完全归结为道。如果把性完全归为道,就会有“人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犬之性”[9]181的推导,再进一步推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命”[9]181的命题,这样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性的存在了。这也就是导致道家人性论思想片面性的原因。离开了道与善谈性也是行不通的,因为性表现有其程度,荀子只强调恶的一面就提出性恶论,董仲舒、韩愈等人又主张性三品,这些看法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性的本源,割裂了性与天道之间的关系。一味强调性善而不追溯善的根源也是不可行的,因为道、善、性是相互继承的,性由善而来,善又来源于道,只有把握好这种次序,才能真正认识天人合一之理,才能全面地、正确地明晓《易传》的人性论思想。
总之,《易传》的人性论思想既肯定了人的自然本性,又肯定了人区别于禽兽的社会属性,既像孟子那样主张人之性善,又像荀子那样主张“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以后天的努力来为善去恶,虽然与老庄孟荀不同,实际上却是对他们的人性论思想的一种融合。
四、结语
《易传》政治伦理思想的三个理论根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融合的。一方面,天人合一和阴阳互补是其人性论的基础,在人性论中可以发现很多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的色彩。另一方面,人性论是对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的深入和展开,把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具体落实在人的伦理性上。
[1]王杰.寻求儒家思想形而上的价值依据——《易传》儒道结合的政治思想[J].周易研究,2005(1).
[2]陈来.马王堆帛书《易传》的政治思想——以《缪和》《昭力》二篇之义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徐松岩.《易传的政治思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孔颖达.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庄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王夫之.周易外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