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的视角构建教学活动
2014-08-15周秀莲
周秀莲
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探究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兴趣为先,激活学习动力
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故事激趣、设疑激趣、就课题质疑等等都是目前日常教学中经常采取的简捷有效的方式。比如,二年级下册课文《蜗牛的奖杯》,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采用了猜谜语激趣的策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活动。首先,在课堂之初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谜语:“名字叫做牛,不能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我知道,是蜗牛。
师:真聪明,是蜗牛,大家知道有关蜗牛的什么故事呢?
生:我学过一首歌《蜗牛与黄鹂鸟》,里面讲的是小蜗牛很早就开始往葡萄树上爬,黄鹂鸟嘲笑他走得太早了,可是蜗牛却有理的回答说“我爬上去葡萄就成熟了呀。”我知道蜗牛是很谦和也很勤奋的。
师:是呀,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个新的蜗牛的故事,请看题目(板题:蜗牛的奖杯)
随后教师出事了一张事先准备好的会飞的蜗牛的图片,学生质疑?
生:这是蜗牛吗? 他怎么会飞呢? 是不是画错了?
师:(微笑) 问的对,我也很纳闷,我们一起看一看课文再来解答这个问题好不好?
可见,有效的激趣手段是以学的视角设计课堂所必须的步骤,和很有效的策略。
二、质疑为主,推进思维层次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可以促进以学为主的课堂具有更加实质化的意义。比如,课文《朱德的扁担》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吗?
生1:老师,我不明白朱德为什么要去挑粮食?
生2:我知道,因为井冈山上粮食不够用。
生3:那么多人去挑粮,为什么大家要藏朱德的扁担呢?
生4:大家和他玩。说明大家很喜欢他。
生5:我觉得是因为大家不希望朱德累垮了,课文中说他的工作很忙,我想他要和毛主席一起商量怎么样消灭敌人,保护人名群众。
生6:是呀,他还要指挥打仗,白天晚上不停地工作会累坏的。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是朱德是怎么做的呢?
生1:他又做了一根扁担。
生2:还在上面刻了名字。
生3:就是就是,可是他为什么要刻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生4:这样大家都知道这是朱德自己做的扁担,不好意思乱拿了。
在此片段中,教师一句引开,学生在不断地追问和互相解答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和透彻。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对于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意义深远。
三、呈现为重,保障建构有效
学生的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是源自内心的主观意识,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因此,从学的角度来解读课堂教学,我们要看到学生主观意识需要得到认可的内在心理,为学生构建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验证学习成果的机会和平台。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设计,节省了很多工时”这一点,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部合作探究,让学生做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然后,为每组同学发放了一张相同的卡片,学生将自己的最终见解以图画、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并让组长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组内的讨论成果,同时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并作以评价。以此为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只用很短的时间就用图示和文字两种方式完美地理解了“八达岭隧道”开凿过程中,詹天佑的创造性设计的意义。呈现是从学的视角审视课堂时不容忽视的环节,它使学生对自己学到的知识更有信心,也更加坚定了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信念,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总之,从“学”的视角构建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人文属性,充分承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策略上先调动其兴趣,随后不断引导质疑,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和呈现自己的成果,只有采取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