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细节描写 领悟情感魅力
2014-08-15陈亚丽
陈亚丽
细节描写就是对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述,以起到表达主题思想,烘托人物情感的作用。细节描写能够以小见大、平中见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验真善美,领悟作者在文章表达中所赋予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捕捉语言动作的细节,展现情感
语言和动作是展示人物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在语文课文捕捉这些关于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体会作者的感情,揭示文章主题思想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捕捉课文中语言动作的细节之处,展现作者在描写中所赋予的情感。
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教师可以通过毛泽东在看到电报时的神态心理描写来表现其作为一代伟人的普通情感和无私的胸怀。在知道噩讯以后作者通过主席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了解老年丧子悲痛欲绝的痛苦情感。在进行尸骨安葬之地的抉择时,主席的转向、指指、示意、下意识的踌躇等这些动作更是表现了主席沉浸在了对儿子的无限怀念当中,他的这一签字,儿子就永远不能回到故土了,自己也将永远不能看到他了,这些也真正展现出毛主席也是一个凡人,也想让儿子回到自己的身边。为最终毛主席还是流泪签下“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壮丽诗句打下了铺垫,表现了毛主席为大局考虑的无私精神和宽阔胸怀。
二、品读看似矛盾的细节,体会情感
矛盾的碰撞可以表达出作者深刻的思想,可以掀起文章情节发展的高潮,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带着这些矛盾品读课文,与课文对话,在品读中挖掘课文的内涵,理解课文的意思,领悟作者的情感,从而体会文本绝美的情感之境。
如《爱如茉莉》这篇文章的开始,作者认为茉莉是平淡无奇的,但是到了最后,作者却又认为茉莉是纯洁的,是幽香缕缕的,这互相矛盾的两句话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教师让学生们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妈妈生病了还要惦记着爸爸想要吃水饺以及爸爸妈妈在医院中爸爸红血丝的眼睛以及妈妈麻木的手脚,知道课文虽然题目是茉莉,但是写的确实爸爸与妈妈的爱,品读前后两句互相矛盾的话,感受妈妈对爸爸的情不是翘首以盼,不是浪漫无限,而是平淡无奇,这只是妈妈为爸爸想要煮的一碗水饺。爸爸对妈妈的爱不是珍珠翡翠,没有动听的话语,是平淡无奇的,他只是在妈妈得病的时候直奔医院守候床前,他们的感情如此的普通,但他们的爱却又非常的真切无私、情意绵绵、像茉莉花一样的洁白纯净、幽香缕缕。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却又那么的和谐统一,真可谓于细节处见真情。
三、感悟神态心理的细节,品味情感
文章的情感常常隐藏在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中,他们是人物无声的语言,需要读者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神态心理描写的细节部分,去细细体味、咀嚼这些描写,感受在这些细节描写中所展现的出来的情感的幽香。
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祖父虽然知道作者不会干活,还允许作者跟到园子里去,并没有对作者的“胡踢乱铲”而怒气冲冲,而在作者错把狗尾草当谷子时,祖父却“大笑,笑的够了、还在笑”,教师可以通过这三个“笑”要引导学生感悟这三个“笑”在全文中并不显眼,但它却是作者能够自由与快乐的真正的源泉,这三个“笑”不仅仅只是笑出了祖父的疼爱慈祥,笑出了祖父的亲切包容,更重要的是它笑出了作者因祖父的疼爱宽容而无法忘却的自由幸福的童年。在儿童时期,没有祖父就没有作者的欢乐,让作者感受到了人生除了冷酷以外,还有温暖和关怀。
四、拓展文本留白的细节,领悟情感
留白是文学的艺术,是文章情感的含蓄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空白,并搭建平台对隐含内容进行加工、想象和延伸,对文章情感的进行深入表达和补充。思索文本蕴含的“秘密”,感悟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
如在教学《木兰从军》时,写花木兰接到文书,说服了家人,替父从军在这里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空白补充,以丰富木兰爱国爱家的形象。在教学之初,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然后通过木兰觉得父亲年纪大了,弟弟又很小这个现状决定替父从军,并紧扣“说服”这一细节让学生们大胆想象,将木兰说服家人的对话展现出来,以完成阅读与写作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