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融入地域文化资源

2014-08-15赵东云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安徽思政资源

赵东云

( 安徽新华学院 思政部,安徽 合肥 230088)

未来世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青年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年、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青年时期是形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极为重要的时期,因此,高等教育中思政课占有重要位置,包涵丰富全面的内容,并安排了大量学时。同时,承担思政课的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改进和提高思政课水平和实效,进行着艰辛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客观地说,高校思政课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教学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普遍缺乏。

一、思政课教学融入地域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思政课是塑造灵魂的一门重要学科,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提倡在思政课中融入、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 一)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当代教育应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乎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1]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利用、宣传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的需要。2013 年春,笔者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了关于安徽地域文化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大学生们几乎不知道安徽近代著名思想家包世臣、姚莹;不能列举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桐城派文学家人名;不了解国粹京剧与“徽班进京”之间的渊源关系;不熟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影响甚大的淮军……,一个不了解、不热爱家乡地域文化的人,很难谈得上对自己祖国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因此,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对于讲好思政课就显得尤为有意义。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菲利普·泰勒认为:“教育内容、课程乃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教育正是通过这些手段才得以进行。”[2](P2)现行思政课教材已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教学内容也相当丰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学生,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善于将教材体系转变为实用、高效的教学体系,要懂得如何取舍、如何补充、如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安徽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堪称博大、丰富、精深,其中很多可以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更为鲜活,更加赋有内涵,更加贴近学生,而且能够极大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 二)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应对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人们的视野也更为开阔;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大降低了大学门槛,越来越多的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海量信息扑面而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可资利用的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信仰危机。在信息浪潮汹涌袭来的今天,高校有形的围墙难以阻挡网络的无形渗入,各种文化、各类思潮不断冲击着高校,文化的多元性必然带来多元的价值观,青年学生脱离了昔日的封闭、僵化状态,思想变得更为活跃,行动也更为主动、积极、开放,并渴盼交流与疏导。面对良莠不齐、内涵殊异的各种文化思潮,不少大学生难以抵御西方价值观的诱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出现信仰危机。

其次,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但精神文明建设未能保持同步前进,社会道德滑坡严重,由于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社会环境日益复杂,高校难以独善其身,青年学生的思想也深受影响。读书学习的功利色彩越来越浓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极端主义大有泛滥之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近年出现的药家鑫案、苏紫紫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突出反映了这类情况。

此外,当前的大学生中不讲诚信现象屡见不鲜,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淡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还很缺乏,这些现象和问题,应该引起高度警觉和深刻反思,高校思政课教育理应责无旁贷,承担起教育好、引导好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服务于思政课教学,呵护、培养和塑造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无疑是一种值得尝试和倡导的途径。

二、可资利用的安徽地域文化资源

文化是一种力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闪现着该民族灵魂的搏动,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着该民族的各类成员。”[3](P4)同样,地域文化以其极富地方特色的魅力,对在特定区域内生活、工作、学习的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安徽是地域文化大省,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浩博的文化资源,其中很多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理应充分发掘利用。现将本省地域文化资源略加整理,陈述于下:

( 一) 爱国主义主题

安徽人民历来热爱乡土,热爱祖国,当祖国和家乡面临危难之时勇于挺身而出,解危纾难。以近代反侵略战争为例,在中法战争中,刘铭传率部镇守台湾,在基隆、沪尾等地大败法军,捍卫了祖国神圣领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丁汝昌(庐江籍)先在黄海大战中镇静指挥英勇负伤,后在威海卫军港拒绝降敌,拔剑自刎,壮烈殉国;八国联军侵华之时,爱国将领聂士成(合肥籍)率部抗击,亲至前线冲锋陷阵,不幸重伤殉国。辛亥革命中,安徽革命志士组成数万之众的淮上军,在王庆云(长丰籍)、张汇滔(寿县籍)率领下,与袁世凯北洋军激战数月,为中华民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率领抗日先遣队挺进皖南,播下了革命火种。抗日战争时期,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汇聚安徽,转战大江南北,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捍卫了民族尊严。

( 二) 信仰主题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为寻求救国真理,推翻腐朽反动的封建统治,倪映典、吴旸谷、范鸿仙等革命志士东渡扶桑,加入同盟会,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事业,革命志士还在安徽先后领导了大通起义、安庆马炮营起义,桐城籍志士吴越弹炸清廷出洋大臣,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倪映典、吴旸谷等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陈独秀先后创办《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撰写大量的革命文章,宣传革命思想,启迪民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稼祥(泾县籍)为寻求救国真理留学苏联,在遵义会议上投下了“关键的一票”,为挽救党挽救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是王稼祥最先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红二十八军在党的路线指引下,长期坚持战斗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使大别山红旗不倒,最后奔赴抗日战场;陈延年、陈乔年、曹渊、许继慎等在追求真理、反对反动统治的斗争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蔡炳炎、戴安澜等为反击日寇、捍卫民族独立英勇战斗,慷慨捐躯。

( 三) 和谐社会主题

老子(涡阳人)提出“道法自然”,“养生之经,要在自然”,他认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应该追求和谐。庄子(蒙城人)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提倡养护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应当顺从自然法则,他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人的行为都应该符合道德规范。管仲(颖上人)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齐国担任相关期间“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令顺民心”,他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治理国家的政策要符合民心。东汉时期,华佗创制的五禽戏,体现了中华传统的“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北宋政治家包拯提出“薄赋敛,宽力徭,救饥馑,三者不失,然后幼有所养,老有所终。”他还认为只有“教谆于上,民悦于下”,才会“致邦国于永宁”[4](P36-4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凤阳籍)认为:天下初定,百姓财力困乏,就像新栽的树庙,不可动摇它的根基。此外,省域内和县的“和”文化内涵丰富深刻,追求民族间、邦国间和社会间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桐城的“六尺巷文化”强调乡邻间应和睦相处,这些对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均有借鉴意义。

( 四) 法治理念

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的皋陶(六安人),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其“法治”、 “德治”思想,与今天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有着历史渊源,皋陶文化中的司法活动与法律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生于庐州(合肥籍)的北宋名臣包拯,以清廉正直闻名于世,他判案公正严明,铁面无私,不畏强权,严格依法行事,赢得了“包青天”的千古美誉。朱元璋治国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特别是以严法惩治贪污腐败,对廉政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

( 五) 变革思想与创新精神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实行变法,废除井田制,建立土地税收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化,并改革军制,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东汉末期,曹操改革弊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社会很快趋于稳定、恢复和发展。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在安徽褒禅山游览时,抒发人生抱负,表露矢志变革的决心。当代改革首先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随即拉开农村改革的大幕。

老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老子首次将“道”升华为哲学范畴,且以“道”为基石建立起宇宙生存论和本体论,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形而上学之理论先河。庄子则为玄学本体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这是哲学上的创新。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姚莹和包世臣根据儒学“变易”观,提出了“变法”主张,包世臣大力推动了“海运南漕”的改革主张。姚莹著《康輶纪行》一书,与魏源的《海国图志》等书籍对开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起到重要作用;李鸿章(合肥籍)等淮系将领、幕僚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兴起洋务运动,对中国步入近代化、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均具有历史意义。

( 六) 勤劳坚毅、崇贤重才

数千年来,在与自然灾难的长期斗争中,在与战争、动荡、饥馑的的痛苦搏击中,安徽人民逐渐形成了勤劳坚毅、不甘屈服的宝贵品格。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勤劳的人民就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生息、开拓、奋斗与发展;新石器时代早期,安徽地域就有了工艺原始的制陶业;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以铜陵为中心的皖南铜矿开采、冶炼业,为中华青铜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兴修水利方面,早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孙叔敖就在江淮大地上修筑了规模巨大的芍陂(今寿县安丰塘),造福一方泽被后世;三国、唐宋时期,江淮人民根据当地河汊交错、湖泊广布、地势低洼的特点,经过长期实践创造了一种有效的抗旱防洪的田园模式——圩田;建国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安徽人民励精图治,多年奋战,先后治理了千古害河——淮河、兴建了规模空前的淠史杭工程等众多水利工程。在安徽这片深厚的土壤上,形成了“南音” “楚辞”、建安文学、桐城文学、新安画派,勤劳的人民还创造了宣笔、宣纸、歙砚、徽墨等文房四宝,形成了庐剧、徽剧、花鼓戏、黄梅戏等戏曲,这一切,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勤奋好学,崇贤重才”为安徽地域历史文化的又一重要元素。安徽自古就有尚学、崇贤、重才的氛围,造就了以朱熹、吕祖谦、方以智、戴震、程瑶田、方苞、姚鼐、吴敬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博学鸿儒,朱熹的理学、戴震(休宁籍)的经学、程瑶田(歙县籍)的汉学、姚鼐及桐城派文学,内容浩繁博大,见解精深独到,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是安徽籍政治家、思想家践行治国理念的重要内容。曹操“唯才是举”,使见闻广博、真才实学者能够学有所用,发挥专长;包拯向统治者建议选拔人才应该“为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要多选拔那些“廉勤干事之人”担任相应职务;近代李鸿章在选择军事人才时,以“战功”为重要参考依据,而在办洋务时则竭力延揽“有声名气节能力之才”,希望“资其见识以救匡疏失”。

( 七) 志向远大,胸怀天下

在安徽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众多杰出人物,他们胸怀天下,志向远大,具有忧患意识和爱民情怀。据传大禹在淮河流域治理水患期间,心系公事,曾三过家门(怀远县境内)而不入,留下了千古佳话。曹操在乱世之中,起兵勤王,讨伐董卓,立志统一中原,虽至晚年,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经过不懈奋斗,最终推翻了元的暴戾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清朝时期,歙县的程瑶田心怀“师圣贤”的鸿鹄之志,一生勤学,矢志钻研,终于成为一代汉学大家。著名思想家包世臣少年时期就推崇孟子的“尚志”思想,萌发了深究天下利弊的经世思想;他对所谓的“康乾盛世”隐藏的危机深感担忧,提出“德”、“威”、“财”为立国的三大支柱,并盛赞“善经济之学”,希望籍此振兴国家。姚莹勤奋苦读,力图经世,鸦片战争前后,他对统治者和国人的“暗昧无知”、“茫昧自安”深以为虑,主张“尽取外夷诸书”,对外国人要“日咨访之”,了解世界大势,制定相应国策。

此外,李白、苏轼、欧阳修、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历史文化名人或在安徽任职,或来安徽游览,都曾留下了文化遗存、历史轶闻或不朽诗文,这些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利用、传承、弘扬。

三、思政课发掘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途径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地域文化资源各具特色,极其丰富,地域文化研究也方兴未艾,但将地域文化资源引入高校课堂还很少,特别是将其引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则更加不足。就安徽省内高校而言,除了极个别高校开设有专门的地域文化课程外,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同时,对于高校思政课如何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既缺乏必要的研究,也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践行者。笔者以为,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尽快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引入思政课教学。

( 一) 加强对思政课师资的培训

著名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先生曾说:“高校的文化品位应体现在教师和教学科研中”[5]。搞好思政课教学,师资是关键。在对思政课师资培训时,除了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培训外,还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培训。思政课教师多毕业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和哲学专业(少数为历史专业等),他们本身对地域历史文化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甚至很少涉猎该领域,因此,必须加强对思政课地域文化相关内容的培训,可以采取专家讲座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能够学习、了解和接触到更多的地域文化知识,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质,才有可能更多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为日后的教学服务。

(二) 加强思政课融入地域文化资源课题的研究

目前,地域文化之类的课题研究较多,也形成了一批成果,但对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服务于思政课教学还太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研究思政课融入地域文化资源的路径、方法和手段,研究如何将地域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去,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服务于思政课教学实践。

同时,应该加强地域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争取编辑成书,提供给师生阅读和使用,这既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素养,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需要,还方便了思政课教学,可谓一举多得。

( 三) 提倡思政课教学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地域文化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安徽的地域文化资源又极其丰富、极富特色,因此,要提倡思政课教学中多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当然,这种利用不是简单的加塞、拼凑和重复,而应充分考虑到与课程体系的高度契合。笔者教《中国近现代史纲》课时,在“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姚莹、包世臣等著名思想家的忧患意识;在讲洋务运动时涉及到李鸿章与芜湖米市、刘铭传在台湾兴办近代工业等相关内容;在讲辛亥革命时讲到淮上军在皖北的英勇作战及其对封建帝制崩溃所产生的关键作用;在讲抗日战争时,加入新四军在安徽抗击日军、支持武汉会战和发生在本校附近的大蜀山抗战等内容,学生感到很亲切,也很受教益。

( 四) 在实践教学中发掘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实践教学在思政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且由于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创新性,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不仅存在可能,亦属必要。笔者在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时,特意设置的实践项目为——撰写论文《论包公文化与依法治国》;在“史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设置的实践项目为:调查家乡的红色文化(或抗战文化)资源,由于资料丰富,容易查找,野外调查距离较近,容易做到,因而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都比较高。

( 五)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思政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服务,而利用网络资源传播、学习地域文化知识,不失为一种上佳的选择。这就须要加强网站建设,开辟相关专栏,链接相关网站,使其成为师生交流思想与信息、增加人文知识、提升教学实效的有益平台。

安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资源极为丰繁浩博,如何挖掘利用好地域文化这座“富矿”,是一个甚为宏博、意义深远的大课题。当前的思政课教学遇到许多新情况,面临着许多挑战,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不仅可以为思政课教学增添新的内容,注入新鲜血液,或许,这将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又一种有益尝试。

[1]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而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菲利浦·泰勒,科林·理查兹. 课程研究导论[M]..王伟廉,高佩,译. 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3]冯天瑜. 中华文化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陆德生,徐成伦,张伟. 政治风云[M]. 包拯于北宋社会改革.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5]张岂之. 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10,(7):3-4.

猜你喜欢

安徽思政资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