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特色①

2014-08-15蒋国海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特色群众

蒋国海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根本方法。

实事求是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特征的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建党90多年和建国60多年的历史证明,凡是我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和原则的时候,革命和建设就取得成功,反之,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历史的经验证明要想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得从实际出发,以实际为依据和出发点,使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和运用理论,最后还要以实践的效果来检验理论运用得是否正确,或者检验我们制定的方针、办法和方案是否正确。脱离这条轨道,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文化大革命中,有些做法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恢复和发展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原则作为突破口,着力加以解决,才能确保人们的思想行动实现从盲目的崇拜到尊重客观现实的回归。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1](P127)。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即从当时的客观实际出发呢?主要有二条:一是解放思想,二是确定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事求是是一个过程,即以实践为基础,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逐渐“符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解放思想,也含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内容。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客观相符合”[1](P364),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P279)从这个意义上讲,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归宿和目的。只有做到解放思想,才能产生“敢”字当头,也只有人们产生了“敢”字,才能有勇气和胆量去冲破已经形成的过了时的框框或错误思想,促进和实现思想理论的发展。反之,如果思想不解放,被那些脱离实际,落后于现实或被扭曲了的思想意识所束缚,遇事只会去找“本本”,不问客观实际和群众要求,就根本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这是因为,就客观世界而言,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之中,而人们的思想往往被习惯势力、陈旧观念以及先人的“本本”所束缚,从而形成一定的习惯性、惰性或滞后性,不能随着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实际而变化,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滞障着社会的向前发展。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为实事求是原则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就能使人们的思想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追踪现实社会生活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摒弃旧观念,产生新思想,制定新政策,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进。

当然,解放思想也不能没有一个标准,它的标准就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人们的思想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唯一尺度。对实践这一标准,革命导师们曾做出过详尽的论述,邓小平又通过民主讨论的形式将其提高到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的适当位置,并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前所述,实事求是这个过程,通过解放思想不断地得以推进,而解放思想又要以是否符合实践这个标尺来衡量其解放程度的高低,换言之,就是思想的解放程度必须得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符合,即以实践作为检验的尺度。否则解放思想就会失衡,就会造成“大跃进”时的不顾客观实际、文化大革命时的“假大空”。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践提高到最高审判官的地位,即把它作为人们提出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的标准。这就把一切人和一切事物全部置于实践标准的检验之下,打破了框框,否定了“权威”,为人们的活动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

二、分清主次 抓根本看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正方法,始终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在认识世界方面,在总体上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认识具体事物时,核心就是抓根本,看本质。就哲学范畴而言,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这种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本身来说,就是它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它事物来说就是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所谓抓根本,看本质,就是抓特殊本质。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就是通过抓根本、看本质的办法来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一系列根本问题的。邓小平从总结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所带来的沉痛教训中得出结论’,根本的一条就是忽视经济建设这个根本问题。对此,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有许多事情都要搞好, “但是主要是必须把经济建设搞好”[1](P240),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重点,是中心,不可偏离,“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1](P250)这一认识之下,于是党中央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实现了我国“最根本的拨乱反正”。[2](P141)

随着经济工作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心地位的确立,提高和发展生产力日益显现出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于是邓小平又把着眼点转移到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他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2](P1370)发展生产力,当今时代与过去相比有了不同要求,众所周知,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其中也包括科学技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但这一观点长期以来未被人们所重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所以,邓小平抓住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根本性作用,强调指出,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一现代国防”,[1](P97)也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从这种认识出发,他又进而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从而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又揭示出了科学技术的特殊本质。

抓根本看本质的思想不是仅仅表现在对以上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上,在对市场经济本质问题的认识上更是比较突出的。

由于实践的不足和理论的缺陷,长期以来我们都认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商品经济和市场原则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容,因此,对其采取限制的态度。对此,邓小平则与众不同,1979年,他就认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这肯定是不正确的”[1](P236),1985年,他又进而指出:“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P148)”1992年邓小平在深刻分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职能之后,又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P373)就科学地回答了二者的本质问题,即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手段,而不是代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取得了共识。这实际上是以党的文件的形式肯定了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正确性。

三、立足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和重要方法。

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抓住它的特殊性,只有抓住了特殊性,才能搞清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区别。抓矛盾的特殊性的原理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在认识客观事物方面也坚持了抓特殊性的方法。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认识可以说是抓特殊性的典范。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主持中央工作之时,由于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一场内乱,生产破坏得比较严重,已经暴露出那种集中计划体制完全脱离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采取抓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的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1](P164)邓小平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特点首先是由于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但是牢固的前进阵地。如公有制占居绝对优势,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十分巩固,一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已经建立起来。其次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科学技术很不发达,商品货币关系也不够发展,封建主义残余仍较严重。第三是我国是个大国,有十亿人口,在吃饭、教育、就业方面都有很大压力。虽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开发利用的尚不充分,自然环境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也一时难以消除等等。总之,我国社会主义不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搞现代化慢不得,急不得。慢了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急了做不到,“欲速则不达”。因此,我们在战略上必须实事求是地作长期打算,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的艰苦奋斗,要按步骤、分阶段地来实现。正是邓小平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才决定了在中国只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我们需要走自己的路。

四、依靠群众,人民利益至上

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高价值原则。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因此,光有正确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得有正确的工作路线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我党正确的工作路线就是群众路线。它既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又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变革和改造世界当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这一路线的基本要求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来自于群众,又要依靠群众。在中国革命和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精熟地运用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革命和战争年代,由于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地参加,所以毛泽东所倡导的群众路线中的群众内涵,首先指的是工农广大劳动群众,这当然是必要的。可是到了建国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经济建设高潮和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显得突出和重要。然而,由于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认识偏差而使得毛泽东在群众路线的内涵上没有能够及时进行调整而受到局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我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突出贡献,发展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这主要体现在,在对待群众路线内涵问题上思想的解放性和彻底性。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目的,因此,凡是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层都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并且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当然更是属于基本群众的范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这样就纠正了以往对群众路线理解的片面性和歪曲,使群众路线有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内涵,从而真正发挥了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威力。邓小平不仅把人民群众当作实践的主体,而且也把它作为应当被认识的客体来对待,深刻分析了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及时补充了新要素,从而把人民群众这个概念置于更科学的基础之上。

邓小平贯彻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抓住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物质利益问题。这可以说是抓住了群众路线的关键。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物质利益问题,或者是在某种程度上损害群众利益,那么,即使在工作方法上再耐心再细致,恐怕也难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邓小平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许多重大政策和改革问题上都是从广大群众的根本物质利益出发的。如他敢于冒着反对农业集体化的罪名而提出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下子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焕发出来,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再如他关于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见,也是为了能够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其发挥作用。这实质上都是为了满足群众的物质要求。这就真正做到了完全彻底地实行群众路线,因为正是这种群众路线,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物质利益。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特色群众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医的特色
“实事求是”定乾坤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