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研究综述
2014-08-15蔡娜
蔡 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716100)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一九一二年二月五日出生在四川省万县的一个封建家庭,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他的生活历程、文学生涯、革命道路,充分显示了他刻苦好学、襟怀坦荡、平易近人的革命情操和高尚品质。 也是一位我国文艺战线上优秀的人民诗人和出色的文艺评论家及文学研究的组织者。
综观现当代的何其芳研究工作,从内容上看,一是对其作家本身的回忆及评价。 如巴金的《衷心感谢他》、沙汀的《追忆其芳》、劳洪的《认真·严谨·朴质·热忱》等。再者是对其作品的研究。 如王林的《何其芳<预言>的抒情艺术》、骆寒超的《论何其芳早期作品的抒情个性》、贾芝的《略论何其芳同志的六首诗》等。 还有一部分就是有关何其芳文学创作的转型与文艺观的。 如沈宗徵的《何其芳的转变》、 日本评论家大沼正博的 《何其芳的文艺观》、叶公觉的《试论何其芳散文风格的演变》、雷业洪《试论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主张》等[1]。 从何其芳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立体趋向看,大致也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何其芳《画梦录》一诗发表之后,刘西谓和张景澄分别发表了《读<画梦录>》和《<汉园集>里何其芳的诗》两篇评论文章,这可以说是何其芳研究的开端。 第二阶段,是从艾青先生的《梦·幻想与现实》开始过渡,然后一直持续到何其芳先生逝世前。 第三阶段,可以从何其芳逝世到八十年代作一研究隔断。 第四阶段,是八十年代开始至今。
第一阶段:“点”性评论是何其芳研究的开端
纵观何其芳一生的文学活动,可以1942 年的整风运动作一划分,其作品风格、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可以说有很大的落差。 评论界把这一现象称为“何其芳现象”,并笼统的归结为“思想的进步,艺术的退步”。 其实,这种转变,既有历史语境的变化,文艺思潮与政策的引导,也有其个人经历的转向和自身思想缺陷的因素。
1942 年之前的何其芳, 是一个非常富有自我特色的现代诗人和散文家, 作品中喷薄欲出的浪漫情愫和个人情怀明显。 不过问政治的早期何其芳和他的诗文有着浓郁的“个人话语”语境,寂寞、幻想与现实之间的混淆成为他最喜爱的主题之一。 因此,他的《画梦录》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最早评论何其芳作品的有两篇文章,一篇是刘西谓的《读<画梦录>》,另一篇是张景隆的《<汉园集>里何其芳的诗》, 两篇评论都发表于1936 年9 月,前者刊登于《文季月刊》1 卷4 期,后者刊登于《图闻周报》13 卷21 期。[2]
但这些评论,主要针对何其芳《画梦录》、《汉园集》中的具体诗作及其他早期诗歌展开,很少有更深层的探寻,也无横向的辐射和勾连,因此,这类评论主要是一种“点”性的评论,微观的研究。 尽管,《读<画梦录>》除对何其芳的《画梦录》发表独到的见解外,还对何其芳的创作思想进行了一番探索,也联系到了何其芳初期的诗歌创作,这或许带有线性研究的倾向,但毕竟是围绕那本《画梦录》或一些具体诗歌展开的, 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线性研究。 这一阶段,这可以说是何其芳研究的开端。
第二阶段:由“点”到“线”的双重性评论
在何其芳研究的开端与掀起第二次评论浪潮之间,有一个过渡,这过渡就是艾青的那篇《梦·幻想与现实》。这篇文章发表于1939 年6 月出刊的《文艺阵地》。 客观地说,这篇文章有正确之言,但也有批评过头之处,有些地方甚至显得片面而过激。 结尾之处的判断语:“何其芳有旧家庭的闺秀的无病呻吟的习惯,有顾影自怜的癖性,词藻并不怎么新鲜, 感觉与趣味都保留着大观园小主人的血统。 他之所以在今日还能引起热闹,很可以证明那些旧精灵的企图复活,旧美学的新起的挣扎,新文学的本质的一种反动! ”[2]更是让人觉得这似乎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书了。 对此,何其芳写了《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副题是“谈《画梦录》和我的道路”。 对于艾青过激的指责和批评,何其芳作了回应与反驳。
这是一次为《画梦录》而引起的论争,但也涉及了何其芳的道路问题,故可视为何其芳研究“点”与“线”的双重评价。
此后,在1946 年2 月,辛笛先生写成了书译文《夜歌》,发表于《文艺复兴》一卷二期,这是对何其芳诗集《夜歌》的“点”的评论,但同时,也带有“线”的研究,因为文章联系到了何其芳创作的过去和现在, 也对他的创作思想的发展作了评述。 除此之后,劳辛的书评《读<夜歌>》,杜维沫的《读<夜歌和白天的歌>所想起的》等文章,都有“由点到线”过渡的迹象。
1942 年整风运动以后, 何其芳身份和工作发生了极大变化。 并由开始的个人色彩浓郁的诗人和散文家转向了革命理论批评家、 毛泽东文艺宣传家和主流话语的代言人。[3]他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文学评论方面,人们也开始注意他的文学评论。 主要有谷田的介绍《西苑集》的书评文章,苏者聪的《文学上的厚古薄今——<文学艺术的春天>读后》的书译文章,以及夏放的《关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李希凡的《典型新论质疑》、《阿Q·典型·共名与其他——对何其芳同志典型新论的再质疑》、宋垒的《与何其芳卞之琳商榷》等文章,当然也包括何其芳的反驳文章在内。 主要焦点集中在典型性共名问题,还有民歌及新诗形式问题。[4]这些研究从客观的角度来看, 还是属于“点”与“线”的范畴。 从何其芳踏上文坛到一九七七年逝世这漫长的岁月中,对何其芳的研究只停留于“点”性与“线”性之上,而未及充分展开。
第三阶段:突破“点”中隐“线”,达到“线”中隐“面”的评论层次
何其芳逝世以后,随着文坛形式的转变,人们开始冷静地审视何其芳的作品, 认识到了何其芳的文学研究价值,于是,何其芳研究的文章陆续出现,不断增多。
一部分是在何其芳诗文的点、线研究的基础上,逐渐突破“点”中隐“线”的评论方法,达到了“线”中隐“面”的更深广层面,从何其芳某一方面作品的始终作纵向透视,并在必要时作横向散射。 如 《试论何其芳散文风格的演变》、《何其芳诗歌创作及其发展》、《何其芳抒情个性的演变》、《试论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主张》、《勇于探索真理的待评家何其芳》等。 像《试论何其芳散文风格的演变》就探讨了其发生演变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具有现实意义。
另一部分是对何其芳本人的回忆及评价。 如巴金的《衷心感谢他》、沙汀的《追忆其芳》、朱寨的《急促的脚步》、以及卞之琳、荒煤等友人,以及亲属对何其芳的众多回忆文章,以及一些文学史、作家传中关于何其芳的记录也多了起来。 凡此种种,虽不能称作直接的研究文章,但却为喜欢何其芳的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充足的第一手材料与解读何其芳的出口。 与此同时,国外和港台地区的何其芳研究工作也在逐渐展开。 较早的有澳大利亚庞尼·迈克道高尔的《何其芳的文学成就》,日本大昭正博的《何其芳的文艺观》,以及香港地区司马长风的《似梦似烟的何其芳》、《何其芳确立美学格调》等,这些文章有“点线性”的研究,也有不同于国内研究者的视角。[4]
除此以外,也开始出现了面的研究。 如《何其芳评传》一书的出版,是较早体现“面”的成果之一。 它从何其芳的生活历程,写作活动及对新诗理论的建树,对中外遗产的发掘等线条展开了一个关于何其芳研究的平面。 之后,万县师专成立了何其芳研究室,出版了《何其芳研究》专刊,这无疑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何其芳研究资料方面,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何其芳选集》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何其芳文集》,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毕竟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四川文艺出版社的《何其芳研究专集》更起到了一种集大成的作用。
第四阶段:多侧面、多角度的多元研究时期
八十年代之后,由于政治上的松绑,给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和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 文学呈多元化的态势发展,随着文学的多元和繁荣发展,文学研究也呈现出了一种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和批评方式。 对于何其芳的研究也逐渐趋于理性、公正和客观。 研究者的增多、研究角度的多面、研究方法的多样、研究问题的深入、系统等都成了新时期何其芳研究的重要特性。
2010 年6 月巴蜀书社出版了谢应光的《梦中道路:何其芳的艺术世界》。 此书一反以往何其芳研究对何其芳诗歌、散文笼统评价的研究方法,系统,学理而又深入地论述了何其芳诗歌、散文的艺术审美特质,涉及何其芳与中国古典诗词、神话和民间传说、西方诗人与童话之间的关系。 同时,此书还考察了何其芳诗歌和散文的艺术表现规律,全面论述了何其芳的诗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特色,是一部何其芳研究较为完整,系统的著作。 [5]同年8 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赵思运的《何其芳人格解码》,这是一部从学术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何其芳的 精神人格演化过程的专著。 此书一方面在20 世纪中国文论的框架里考察何其芳的理论贡献及其症结, 另一方面运用文献——发生学方法,对何其芳精神人格的发生、发展及这种精神人格的演变外化到文学研究的过程, 进行了深切解码。[6]这为何其芳的追随者、喜爱者和研究者更是提供了一个解读和研究的方向和出口。
近年来,更是掀起了“何其芳热”,许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何其芳研究的。 如首都师范大学冯雷的硕士论文就是《何其芳“艺术自觉”研究》、还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高欣荣的 《何其芳早期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等。 多维、多元的对何其芳及其作品、文艺思想进行了研究和深入挖掘。
何其芳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何其芳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是不够的,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首先,何其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较大的成就,也几次掀起了何其芳研究的高潮, 但深入的透视和挖掘根本不够,尤其是他的文艺思想、翻译诗、长篇小说等都很少有深入精准的分析和研究。 就是对他作品“点”与“线”的分析,也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 因此,在今后何其芳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巩固既得的微观成绩,开拓“点”“线”研究的新观点、新局面,尽量填充研究上的空白,也要进行深层推进,以便研究的更透彻。
其次,对何其芳研究应多角度、多侧面向前推进。 正如鲁迅所说,研究作家、作品要顾其“全人”和“全文”。 目前的研究中,对何其芳说“好”的太多,它的缺陷与不足很少有人提及,这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 何其芳一生都在个人话语与主流话语之间做艰难地选择, 以及他难以调和的矛盾的两重身份,都会导致他的创作出现下滑迹象,也会有一些违心的论作,甚至是一些错误的批判。 对此,作为批评者不该讳莫如深, 而是该更多探究他创作这些文章时的心理状态与历史语境。 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何其芳一生文学活动的功过得失,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何其芳及其作品, 也为今后的何其芳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好地思路。
总之,何其芳研究从开始至今,研究工作从点、线向平面、多侧面推进,并预示着未来主体研究的前景,一切喜欢和有志于何其芳研究的学者。 都应不断的努力,笔者以时间和何其芳研究的发展轨迹, 对其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粗略梳理,也是便于热爱何其芳的研究者参考。
[1] 何其芳·何其芳讨论会·论文集[C].万县师范专科学校,1977,4.
[2] 何其芳研究专集[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3.
[3] 论何其芳后期与“何其芳现象”[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1.
[4] 何其芳研究小组编.何其芳研究资料[M].四川万县师范专科学校,1982,10.
[5] 谢应光.梦中道路:何其芳的艺术世界[M].巴蜀书社,2010,6.
[6] 赵思运.何其芳人格解码[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