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学习能力的初高中衔接

2014-08-15○秦

语文学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文本语文能力

○秦 芬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350003)

语文是以言语实践为主的学科,语文学习能力主要表现为通过语文学习的实践,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以提高个人言语表现能力,激发个人进行言语创造和言语表达的兴趣,从而发挥和表现个人的言语才能,实现个人心灵和思想的外化。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及文言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借助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抵达汉语语言的更深层面。

一、解读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能力的不同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阶段学习能力的要求不同。新课标初中阶段将语文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个部分说明,每个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方面提出要求,同时还提出“综合性学习”,注重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旨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课程目标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设计,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要求分为四项基本技能和两项基本素养。前者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是对语文实践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对语文基本能力和实践性技能的巩固。后者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注重对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和锻炼,包括品德修养的教育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新课标对高中阶段语文学习能力则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方面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阶段对语文学习能力的要求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注重语文思维水平的提升

1.积累整合能力的培养。积累整合反映的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可以是随机性的,也可以是目的性的,在积累中注意梳理,才能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在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既要要了解多样的语文学习方法,又要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甚至要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梳理,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使语文素养的各方面要素整合起来。

2.理解领悟能力的加强。学生理解领悟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阅读活动中,如对词句的理解、对文中哲理的领悟、对文章主题的发掘、对文章艺术性的鉴赏,都是通过阅读活动表现出来的。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大致的理解和解读,如对文章标题、主题或中心思想全面理解,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扩展,懂得将文中各部分信息联系起来,同时聚焦于某些特定信息,推导出结论解释人物行为,找出原因和影响。高中阶段的阅读,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做出个人批评性或想象性的反应,能将文中信息与个人背景知识和经验相联系,并对文本进行批判性评价,考虑文中的文学成分,如意象、语气、象征,甚至向作者的叙述或视角质疑。此外,学生还要根据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思考探究能力的发展。探究作为一种多层面的活动,其核心是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原本就是一系列行为的流程,从理论到实践,由思考到行动,为达成一个未知的或假设的目标而不断探索直至达成。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语文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让学生侧重于理性学习、探究学习,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增强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贯穿语文探究学习活动始终的目标,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能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怎么做甚至是做什么,摒弃直接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对文本的领悟,从而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使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进一步提升语文的审美鉴赏能力

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要求,是属于感性层次的学习要求。在审美能力方面,引导学生通过语文阅读实践,感受艺术美和科学中的美,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从而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提升审美境界。具体而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形象,发展自身的想象力和审美力,深入地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领会作品的思想及艺术魅力,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得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在鉴赏能力方面,重点是给学生一个感受、品味、领悟、体验和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抱以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自身的审美体验,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以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尤其强调要注意品味文学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注重发展想象力、审美力。如在阅读古诗文方面,要求学生注意领会古诗文的丰富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关注对自我精神生活、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认识,关注发展独立的阅读能力和个性化的阅读能力。通过培养语文学习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深化热爱祖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最终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情感和思想的统一。

(三)着力提高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高中阶段尤其重视学生在语文实际应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的创新能力,就是表现在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新课标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言语潜能、言语兴趣、才情、禀赋和优长各不相同,鼓励学生言语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在语文的实际应用中,能够追求言语表达上最强的表现力,凸显自身的言语才华。我们知道,学生的言语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言语表现力等展现是个人化的,考核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写作活动中能得到最集中的表现。高中阶段的写作活动,要求学生能在文章中提出个人的观点见解、个人化的情感情意、个人的生活体会、个人的思想分析,发前人所未发,不重蹈前人,运用已知信息,开展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敢于创新,产生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见解甚至作品,最终表现出自己的言语风格。语文应用的另一个领域是口头表达,要求学生注意口语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进行表达,并能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在语文的实际应用中,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娴熟的言语技巧将内在的情感体验,对生活、生命的感悟外化出来,提高言语表达、交流和创作的能力。

二、语文能力培养的初高中衔接方法

(一)注重日常积累,逐步培养语感

要学好语文,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语料的积累,语料积累得越多,语感就越强。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积累语料的来源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报刊、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图书馆等汇聚了大量的语文信息,开拓了语文学习的新天地。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善于利用这些信息渠道,掌握获取信息的技能,有意识地开发语文的课程资源,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如进行广泛地阅读、摘录笔记、收听感兴趣的广播或收看影视片后写心得等。事实证明,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加强,能促使他们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在语文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具备更强的独立性。

同时,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应该让有意识地积累成为一种习惯。积累是一个将外在的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积累的关键在于善于归纳,尤其是高中语文,文言文占了很大的分量。归纳整理可以从特殊字词的读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典故、重点语句以及文化常识等方面着手,每个单项都可以自行规定一个特殊符号来标示,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效率。还要特别注意积累文言字句和词句的基础性知识,积累例句,增加感性认识。整理、归纳、总结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吸收的过程,也是语文概括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积累还包括反复诵读和练习。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诵读之声不绝于耳,“手肘成胝、口舌成疮”,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借鉴的古文学习方法。朗读要读出声音,朗朗上口,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体会作者的情感,尽可能读出作者的语气、轻重和感情,声情并茂。朗读人物对话,要力求模拟出人物的心情、口吻,使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听者面前。朗读诗歌要铿锵悦耳,语势错落有致,节奏抑扬回环,具有音乐美。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此外,学习语文,须养成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的诵读中疏通文句,才能达到识字悟意,领悟主题的目的。也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深刻感受汉语语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等审美表现力。如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谐悦耳的韵律感,不通过诵读很难品味出来。熟读的目标就是要背诵,初中语文要求学生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高中则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具体理解”。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凡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能背下来,背诵的方法很多,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诵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同时,多做一些文言相关词句的分类训练,在遇到错题、难题的时候能结合上下文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还暂时无法理解的地方,或是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及时地记录和质疑,才可以长记不忘,这样的积累方式对培养语感很有帮助。

此外,应教导学生在日常的语文积累过程中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自己搜寻答案,有利于加深印象。中学生应人手必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成语小辞典》,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翻阅工具书。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询,也可以视为一般的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裨益的。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探究性学习方法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首先要形成理念,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其次要给学生一个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喜爱质疑,乐于钻研的习惯,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格局铸就探究的性格和精神。探究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习惯性和定势性,所以探究的关键在于“自我”“创新”。“自我”就是要有独立的个性,“创新”就是对一些传统观念或流行观念的思考。探究的本质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是学生自我智力与思维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思维的不断碰撞与激发。探究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强调学生接触文本时进行自我的思索和体验,树立发现的意识,培养求索的精神;另一方面也特别讲究外力的作用即与同伴共同研讨问题的能力。前一个方面强调的是个体主体性的反思、质疑和辨析,强调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自觉应用,引导学生对于语文教科书里的文章,不要过多信任或依赖教师的讲解或是辅助类读物的评析,现成的答案都是建立在他人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见解,只不过是一家之言。“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动眼、动口、动身、动心,诵读、联想,想象,凭借直观直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的感受,仔细体味,深入观摩,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鲁迅先生《读书杂谈》中提到:“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1]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生命体验的个体,各自具备的能力和优长也各不相同,对阅读文本的反应自然会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文本阅读、欣赏和品味,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形成自己的思路,敢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充分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探究不但是个人的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探究,还可以是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发言和讨论活动中来,提供给学生一个团队合作的氛围,通过问题的提出、信息的交流、假设的论证等一系列环节,与人合作或彼此争论,互相交流,激活思维,多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自己的想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哪些方面没有考虑到,哪些地方需要深入思考。而注重与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分享,又是实现学生探究精神的具体架构,能够为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实施提供支撑的平台。

(三)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就语文学科而言,对课本中文学作品的理解,对文本内涵的挖掘,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具备问题意识,形成自己的思路,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在自身的经验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拓展思维空间。作为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学生认识到听课的过程还应包括自己的思考、分析和理解过程,一定要有自己“想”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学生的发散性、多样性的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摆脱对教师的思想依赖,独立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主动去参与文本作者的共同创造,注重对思维进行训练,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组织,不被“成见”束缚,自我组织,自我建构,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独到的体验和评价,才能产生新的疑问、新的发现,新的发展。在对言语材料和言语信息处理方面,广泛获取信息,自主选择和加工信息,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诠释语文学习的内容。思考永远是掌握语文知识的中心环节。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从问题开始。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是多问几个问什么。要善于分析综合,分析就是深入到文章的内容分解剖析,将各部分的个别特征区别开来并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读的书要分解成若干部分,逐一剖析。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部分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从而把握整体。培养独立思考习惯还要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防止思想的僵化。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好的定势可以使学习变得容易、迅速;不良的思维定势则会束缚人的思想,难以有发现和创造。要善于从固有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去思考,产生新的想法。此外,做读书笔记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一种将阅读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加深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记忆,更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中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讲的内容进行记录。记录,并不是要将老师的板书或课堂语言照抄全录下来,而是记下疑问之处或是特别有感触或有启发之处,详略得当,所谓“详”就是要记下老师讲解的过程,便于揣摩老师的思路和方法。读书笔记,就是要做好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笔记可以是摘抄、摘录,可以是做成读书卡片,还可以是提要钩玄或是撰写读后感。复习笔记,就是要做好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如经常读错的字音、写错的字形、文言文常用的虚词的用法,实词的不同解释,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无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以便集中整理。写读后感也是训练思考能力的最好方式,能提高写作思维能力。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思考它的内涵,思考它的写作方法,思考作者的思路,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学生平时读报纸或杂志,遇到认为合适的题目或题材,先不读作文或原作,自己也写一篇,将原作与自己的作品对比,找出思想深度、立意构思、语言等差距,明确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写一篇,反复修改。或可就同一个问题读两份以上的报纸,看它们报道的角度和对问题评论的异同,是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在语文学习能力上,提高驾驭语言的技能

1.扩大阅读量,逐步提高理解领悟能力

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投入到文学阅读活动中去,大量、广泛地阅读是学生丰富情感、锻炼思维、增进学养、修养身心、提升境界的必由之路。叶圣陶说过,课内阅读是语文准备,课外阅读是语文应用。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多为名家精品,应该多读。可向学生推介一种“五遍读书法”:第一遍是上课前将教师要教的课文先预习一遍。第二遍是上完课,认真研读课文,并把教师讲过的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第三遍是学完一个单元后,把本单元的课文仔细看一遍。第四遍是当课本学完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全书完整读一遍。第五遍是在考试的前几天,结合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测验,把课本翻看一遍,复习平时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最好要找出课文选段选篇的原文原著来读,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新课标规定的语文课外必读书目大多是经典名篇,经过长期的解读往往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审美判断,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使之成为自己的文化、审美积淀和学养的积累。阅读的选材“不仅要读散文、故事、童话、寓言,而且要读诗歌、戏剧、小品,不仅要读中国的作品,而且要读世界各国的作品,不仅要读中国现代的作品,而且要读中国古代的作品。总之,要从多方面吸收营养”。[2]接触大量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的书籍文章都要尽可能去涉猎,但要注意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味逐字逐句地啃读,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激发阅读兴趣及阅读快感的活动鼓励学生品读文学作品,掌握和运用好泛读、通读、跳读、精读等阅读技巧,让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形成知识网,以便在选择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方面具备更高的自由度,获得学习的愉悦,陶冶性情,提高素养。纵观发达国家语文课程改革,也都非常重视选择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精神的作品以及其他民族语言文学的课程,注重文化的多元共存,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通过扩大阅读量的方式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

可以说,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正是在阅读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任何一个语文文本都是作者对人生体验、对生活感知的凝聚,文本的意义需要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建构和体验来生成。阅读主体的体验是实现作品艺术生命的必然,不同阅读主体的体验产生了不同的意义,成就了文本丰富的内涵。阅读的过程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参与到文本的建构,把自己的理解、情感和想象投入到文本中,将情感与理智与文本融会交流,品味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情景交融,心灵交汇的精神环境,产生碰撞或共鸣,充分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体现出的理解领悟可分三个层次:一是“整体把握”,根据文章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从阅读对象看,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整体;从阅读动力看,是一种全身心投入,感情和理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与文本融会交流,产生共鸣;从阅读的基础看,学生必然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这是一种整体的参与。“综合——分析——综合”,前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出发点,后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归宿,分析则是考察文本的形式与内容、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为一个完整整体的。二是“多元解读”:阅读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阅读不能只是读,关键是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文本进行再一次建构,往往会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各种意见会互相碰撞及交流,学生的提问、质疑会形成不同角度和层面的了解。这些理解对文本的整体性透视而言具有不同层次的合理性。三是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巧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通过这三个层次逐步演进,抵达语文思维的深层,对学生理解领悟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此外,阅读的“读”还要和“写”联系起来,让学生准备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以备模仿。同样,在阅读中遇到疑点、难点的时候,也要及时记录下来,针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不同见解,多与教师或同学讨论,听取他人的看法和见解,有助于理解领悟能力的提升。

2.勤练笔写作,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写作水平是驾驭语言能力的直接体现。提高写作水平可有两个途径:广阅读和勤练笔。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接触不同文章、不同的构思,揣摩不同的结构和写作技巧,领会文章的写法,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还可以让学生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写作的范文,从模仿开始,读写结合,小至片段,大到全篇,再根据自身的语言思维特点,找到最适合自身的文体及适合自己的表达风格。“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让阅读和写作成为一种相辅相成的行为,持之以恒,熟能生巧,触类旁通。写作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勤练笔,练笔的过程实际上是把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能力的训练、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也是将语文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应用于实际的过程。练笔要勤,要求学生能每天坚持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并写下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在保证完成基础训练规定的作文外,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文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作具体限制,内容可以是叙事、状物也可以是抒情、哲思,但必须强调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随笔、命题作文等。尤其是日记、周记,对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应多加推广和鼓励。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课本,要将书中所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多留心身边的事情,在生活中培养一定的语言敏感度,在报纸上看到好的文章,在杂志上看到一句名言,看到一个好的句式、好的歌词,在交谈中听到一句歇后语,在理化教科书上一个形象的词语,甚至经典的广告词里都蕴蓄着语言的力量,将它们吸收理解掌握后,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生活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和最富时代感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思维的过程才是真正形成能力的过程,写作时候才会思如泉涌。

(五)注重在语文实际应用中,提升言语创新能力

学习语文不应拘泥于语文教材,拘泥于课内或拘泥于教师有限的知识视野,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认识、创造不少是借助文字传达的,我们每天接收各种文字信息,有纸质媒介、电子媒介,要学会从纷繁的文字信息中筛选、处理、加工、反馈信息。学会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有效语言文字与他人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互动。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要给学生主动训练说话能力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平时有意识地多和同学、老师交谈,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见解,敢于和不同的意见争论。读报、评报是中学生将语文能力应用于实际的有效方法,对新闻发表意见,对社会现象阐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看法,就是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体现。经常关心时事,评论信息,畅所欲言,对培养反思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评论具有现实针对性,可以养成对现实敏感和实事求是的文风,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评论的过程中,意见的参差和对立是必然的,讨论和交流的交互性和论辩性强,往往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提高演说的功效性,主动提高自己的说理质量,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最后,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言语能力方面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最终实现自我的言语目标。

[1]鲁迅.鲁迅散文集[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杨再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学习与辅导[M].语文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文本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