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2014-08-15韩伟
韩 伟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31)
前言
目前,在高职体育教学阶段,首先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体育教学目标, 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都能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最终全面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
1、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标既是体育教学的起点又是其最终的归宿, 同时又是教学的灵魂所在。 此外, 体育教学目标制定是否合理还将直接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应该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保持一致。 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出发,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具有定向性、实用性以及专业性。 然而,目前许多高职体育教学目标还不是非常的明确, 而这些目标多数是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而编制的,这样一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 因而造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另外,在高职体育教学阶段,教师并没有将 “健康第一” 的教学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更新,最终使得教学改革不够彻底。
2、缺乏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主要是指国家指导教学与管理的基本性条件,并且也是学校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以及开展课程建设不可缺少的参考依据。 现阶段,我国教育机构还没有正式出台和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保持一致的体育教学大纲。 因此,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按照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体育教学,从而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能够满足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 由于其专业已经被确定下来了, 并且专业学习的特点使得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体育教学的内同应该发生一定的变化。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针对性较强,再加上,体育课又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专业课提供服务的。 例如:高职体育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要充分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 并且要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不同的身体素质情况安排相对应的内容。 然而,从目前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情况分析,不管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所选的项目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缺乏特色, 从而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最终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4、单一的教学方法,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学校教学的教学法比较单一, 这样不易将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作用全部发挥出来。 例如:在某些高职院校教学中,学校未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体育课程,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不够强大, 从而使得体育教学并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 最终使得体育教学不能够很好的在学生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5、不合理的评价方式
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成绩评价的时候, 大多数是以学生的最终成绩以及出勤率来衡量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的指标,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程度以及学习的态度。 除此之外,从评价的各项指标所占的相关比例来看, 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不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特点。 由于职业教育需要培养的是一线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 并且这些高技能人才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60%以上是对学生的动作技能进行评价, 然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价的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会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 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二、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高职体育教学未引起足够重视
现如今,高职体育教学阶段,体育意识会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效果。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对高职体育教学认识上的误区, 从而使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关注和重视, 有些学校的领导更加注重提升学校的外在形象,从而轻视了体育教学。 除此之外,有些教师与学生非常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完全忽略体育教学。 再加上,由于场地有限、器材短缺以及体育经费的不足,造成高职体育教学变得十分的枯燥、乏味,这样一来,使得高职体育教学完全丧失了趣味性于实用性。最终难以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
2、高职院校建校的时间比较短,发展不够成熟
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普通中专、技校升级而成的,并且其建校时间比较短,所以高职院校发展是不够成熟。 目前, 国家还未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且和高职教学特点保持一致的体育教学大纲。 因此,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的制定和选用都不能够从学生的职业技术特点出发, 最终使得体育教学与高职院校的发展不能够保持一致。
3、体育教师对职业教育特色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数毕业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工作经验比较少,并且他们与专业课教师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偏少。 再加上,由于对高职教学特点、培养人才要求、技能学习对身体素质要求等方方面面认识不是非常的全面,因此,对学生的指导也不是非常的全面。 这样一来,高职体育教师常常根据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形式开展教学的。 不过,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高职学校具体情况出发。 只有这样,才会使高职学校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策略
1、不断加强全员的体育意识
(1)在高职院校内部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
在高职学校体育教学阶段, 要不断加强高职院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体育意识。 第一,要进一步增强高职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切实把体育教学纳入到学校教学行列之中。 特别是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当中,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并且要认识到体育教学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体育教学代表着整个学校的凝聚力, 从而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最终有利于学校开展素质教育。 第二,学校对体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和其重要意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于此同时,在高职体育教学阶段,学校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从而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2)要不断明确体育教学理念
目前, 体育教学理念是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内容。 它既对高职体育教学今后发展趋势产生着直接影响, 而且又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所以, 不管是高职院校的领导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要将体育教学与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以及工作结合起来, 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对体育教学职业特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将体育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 并且要将学生体育教育与职工体育、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起来,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 从而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指导性。 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而且能够使得掌握体育技能以及相关的知识,最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不断调整教学大纲,对教材体系进行改革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要不断调整教学大纲,并且要对教材体系进行改革。 第一,有关的教育部门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以及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工作, 并且要制定出明确的、具有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并且和高职学校发展保持一致的体育教学纲要。 与此同时,在对高职体育教学探究过程中, 要根据高职教学思想和办学特色最终确定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要求。 第二,一些学者要编写一套合理的、科学的、符合高职院校未来发展趋势、充分体现高职体育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第三,在改革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着高职教学目标和人才培育目标为中心。这样以来, 才能保证高职体育教学纲要 更好的适应高职学校正太发展的现状。
3、不断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着一个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强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另外,身为一名合格的高职体育教师,不仅能够要完成与普通院校体育课相同的教学目标, 而且要根据学生多学习专业的特点来使得体育教学能够为职业教育服务。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除了要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之外,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业务水平。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阶段,教师首先对全体学生的职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 从而使得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体育教学之前,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从而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二,在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师要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从而能够使得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育体系, 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要不断进行改革, 从而能够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学生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除此之外, 在高职体育教学阶段, 深入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以期最终使高职体育教学更好的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相关要求。
[1] 纪维龙.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0,27(1):56-57.
[2] 郑大明.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0,7(1):90-91.
[3] 高玉莲,周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J].教育与职业,2010(2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