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经济负担研究
2014-08-15刘国华熊苑淇张春宏熊祥玲
刘国华,熊苑淇,张春宏,杨 茜,熊祥玲*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0 前言
糖尿病[1]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随着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成为除肿瘤、冠心病、脑血管病以外的第4 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糖尿病由于长期的代谢紊乱,可以引起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并发症,而且目前无根治办法,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2004年卫生部统计结果显示:全国糖尿病现患数2000 万人,有2000 万人空腹血糖受损[3]。WHO 统计,美国已经有超过1900 万的成年人患有Ⅱ型糖尿病,而全世界则有15000 万的人患有Ⅱ型糖尿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会超过30000 万病例,其中75%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每天约新增3000 例,每年约增加120 万例糖尿病患者[3-5]。糖尿病不断增长的患病率和经济负担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政府部门在进行卫生资源分配时应充分考虑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造成的沉重的疾病负担[6]。
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1.1 糖尿病的患病率、死亡率
我国于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2002年的4 次糖尿病横断面调查,1978—1979年的患病率为1.21%;1994 患病率为2.28%,到2002年全国平均患病率为2.6%,说明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7-10]。1990—1999年糖尿病死亡状况显示[11],城市和农村糖尿病死亡率分别上升了1.89 倍和1.71倍,1990年城市糖尿病的死亡率是农村的2.71 倍,1999年城市是农村的3 倍。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糖尿病死亡率的年增长率已经高于城市。美国从1980—1990年,患病率稳定在大约3.0%,1990年开始急速上升,到2000年达到4.5%,2005年高达5.3%[12]。
1.2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导致糖尿病Ⅰ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史、种族(白人高于其他种族),而Ⅱ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则是多样的[12]。在2005年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卢健翔等[13]对盐城市社区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以20 岁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0.88 %)最低,60 岁年龄组(14.18 %)最高,中外研究基本一致。从性别上来看,男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异[14]。但是南昌市居民DM 患病率调查显示,男性DM 患病率高于女性,这与国内大多数研究结果相反,原因尚待进一步探索[15]。在职业分布上,糖尿病患病率以离退休人员为最高(13.73 %),干部、工人、科教医人群新查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相应职业已患病人群,其他职业人群[13]。生活方式为危险因素包括:不断增加的体质指数(BMI)、体力活动、营养不良,高血压,抽烟饮酒等[16]。不断增加的BMI 是导致糖尿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几年很多群体平均体力活动水平下降,是Ⅱ型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并且认为是目前全球肥胖增加的主要促进因素[17-18]。对于女性来说,不吃早点也是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之一,而且抽烟和不吃早点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有联合作用[19]。心理因素如抑郁、压力、较少的社会支持、较差的精神状况不断增加患糖尿病风险[20]。
2 疾病经济负担概况
疾病经济负担指由于疾病、失能(残疾)和早死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经济资源的货币表现,包括直接疾病经济负担、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和无形经济负担。
2.1 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评价
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21-22]。直接经济负担包括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指在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另外一部分是指在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2.2 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评价
间接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和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间接经济负担主要包括:因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损失工作时间从而造成的损失;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病人的陪护人员所损失的工作时间;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生活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由于疾病和伤残对患者本人及家属所造成的沉重精神负担等。评价的常用指标主要有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是准确、客观地评价疾病,需要从死亡、发病、伤残、疾病的流行动力学以及经济损失等多方面对疾病的危害程度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23-25]。
2003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经济负担研究显示:糖尿病的总经济负担达到237.06 亿元,占所有慢性病疾病负担的1.97%[26]。美国糖尿病协会公布:2007年人均糖尿病患者的卫生保健费用每年高达11744 美元,其中6649 美元直接用于糖尿病的治疗[27]。上海市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人均年门诊费用是1413.88 元,次均住院费用是5641.57 元;上海市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潜在疾病经济负担28.96亿元[28]。Nilsson 等[29]在瑞典调查因糖尿病提前退休人数是普通人群的2 倍。因糖尿病造成劳动力丧失的额外费用是7000 美元/人/年。我国每年为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所支付的医疗费用是昂贵的,且远远超出患者个人的承受能力。
3 讨论及展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生活方式如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得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且发病年龄渐趋年轻化,它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研究糖尿病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及经济负担对于糖尿病的防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观我国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在糖尿病的研究领域虽然较多,但是群体水平的社会经济因素(如文化程度、收入、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较少,而且研究对象一般都是来自不同的单位和层次,应用单因素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会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分析的结果不准确。随着医学统计学技术的发展,多水平模型的不断完善,为人群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多水平研究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统计工具。
2)我国每年为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所支付的医疗费用是昂贵的,且远远超出患者个人的承受能力。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糖尿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数量较少,目前的糖尿病费用研究多为测算个别医疗机构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医疗费用或对干预措施的评价等,少见测算全社会糖尿病经济负担的研究。
3)针对糖尿病人群的疾病经济负担的调查中,大多数研究仅仅是测算出了直接疾病经济负担,而没有对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特别是无形经济负担进行考虑,这就表明不能全面反映出糖尿病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
在糖尿病的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中应该考虑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和无形疾病经济负担,计算各疾病因DALY 损失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并考虑到各年龄组生产力水平的不同给予一定的权重;采用意愿支付法计算无形疾病经济负担。将直接经济、间接和无形疾病经济负担同时考虑,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疾病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社会负担。现有的疾病负担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疾病造成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损失,但疾病危害的对象主要针对患者。实际上,疾病对病人群体以外的人群——家庭、社会等也同样造成了负担。我们可以将疾病负担的测量与评价外延至整个社会系统,来评价疾病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
云南位于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交通、经济较东部沿海地区落后,卫生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对云南省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及进一步评估该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为云南省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制定糖尿病的防止策略和措施、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87.
[2]张丰焕,林海燕.济南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237-238.
[3]王跃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66.
[4]King H.Epidemiology of glucose intolerance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Diabetes Care.1998;21 Suppl 2:B9-B13.
[5]2 People’s Daily Online.China has annual increase of 1.2 million Diabetespatients[EB/OL].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200011/14/eng 20001114_55162.html,2008-02-29.
[6]胡善联,刘国恩,许樟荣,等.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现状[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8):6-8.
[7]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l4省市30万人口中糖尿病调查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1):678.
[8]全国糖尿病防治 作组.1994年中国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内科杂志,1997,36(6):384.
[9]王克安,李天瞵.向丁红,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5):282.
[10]周峰,宋桂香,卢伟,等.上海市住院死亡人群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3,11(1):7-8.
[11]李锐,王振果.1990—1999年我国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分析及预测[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5):216.
[12]Anjali D Deshpande,Marcie Harris-Hayes,Mario Schootman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and Diabetes-RelateComplicatio ns.2008:88(11):1255-1263
[13]卢建翔,何飞,洪素风,等.盐城市社区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5):495-497.
[14]李光勇,郭艳萍,郑荣哲,等.大庆市社区居民糖尿病筛查及2 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制,2008,16(2):176-178.
[15]司涟,宗允.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及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129-130.
[16]Andrea M.Kriska,Mark A.Pereira,Robert L.Hanson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Serum Insulin Concentrations in Two Populations at High Risk for Type 2Diabetes but Differing by BMI.Diabetes Care.2001:24(7):1175-1180.
[17]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沪309 医院.糖尿病的流行病学[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9(2).
[18]Kaye SA,Folsom AR,Sprafka JM,et al.Increased incidence odiabetes mellitus inrelation to abdominal adiposity in older women.CliEpidemiol.1991:44.
[19]Midori Nishiyama,kashi Muto,shihiro Minakaw,et al.TheCombined Unhealthy Behaviors of Breakfast Skipping and Smoking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Tohoku J Exp Med.2009,218:259 -264.
[20]Patrick J.O’Connorl.Does Diabetes Double the Risk of Depression?.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2009,7(4).
[21]沈洪兵.疾病的经济负担及其评价方法[J].江苏预防医学杂志.1993,3(10):2-3.
[22]吴明.卫生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00-114.
[23]庄润森,王声溺.如何评价疾病的经济负担[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10(5):42-44.
[24]魏颖、杜乐勋.卫生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第一版.
[25]许可,胡善联.从整个社会角度研究疾病经济负担[J].中国卫生经济.1994,6:56-58.
[26]胡建平,饶克勤,钱军程,等.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
[27]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Economic costs of diabetes in the U.S.in2007.Diabetes Care.2008;31(3):596-615.
[28]邱永莉,叶露,李建新,等.上海市2型糖尿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05,8(2).
[29]O lsson J,N ilsson S,Persson U,et al.Comparison of excess co sts of care and p roduction lo sses because of mo rbidity indiabetic patients [J].Diabetes Care,1994,17 (11) :1257—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