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谱写科技强国梦云南新篇章

2014-08-15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云南科技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云南战略科技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龙 江

编者按: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诞生65周年。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云南科技工作同全国一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云南广阔的土地上,科技人员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着今天的繁荣,用智慧的砖瓦,构筑着明日的辉煌。为了集中展示建设创新型云南取得的成就,弘扬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本刊2014年第五期、第六期特辟“科技强国梦”专栏,选载部分领导、专家和学者的文章,以致庆贺。

当前,我省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科技工作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围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推进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1 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正确的创新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改革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强调要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从201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到科协、科技界联组看望政协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到2013年9月带领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体学习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都面向全局和未来,立足于对国内外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的综合分析,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到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作出深刻阐述。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在6月9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8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了深刻阐述,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对创新发展和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要突出把握以下要点:一是在战略地位的把握上,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从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出发,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进一步增强创新自觉性和紧迫感,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二是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上,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在目标上要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使命,围绕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转移转化通道,通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四是在支撑上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要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空间。五是在环境条件上要注重“软硬件”并重,既要抓好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要抓好创新资源共享和激励制度、科技服务等“软件”保障。六是在政府作用的发挥上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创新合力,并用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法宝”,针对创新发展中的核心关键问题,通过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集中力量实现突破。

2 充分认识我省科技创新在支撑引领“两强一堡”战略实施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差距,增强创新发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我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结合云南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1999年12月召开的省委六届九次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三大战略目标。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三大战略目标不断被提升。2009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重要指示。2009年12月,省委召开八届八次全会,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在“两强一堡”战略实施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2008年,围绕我国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目标,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启动实施了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通过组织实施重点产业创新、重点行业和企业重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等八大工程,各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成效显著,亮点频现,争取国家科技经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重大新产品开发、获国家科技奖等5个方面实现突破,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新产品产值、专利授权量、创新平台建设数量、高层次人才培养、财政科技投入等6个方面实现倍增,钛带卷产业化生产技术、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技术、大型枢纽机场行李处理系统等7个方面的技术研发填补国内空白,研发了一批事关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上百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于2013年5月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决定启动实施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2013—2017年),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通过相关工作的推进,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2年全省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38.08%,较2008年的34.16%提高了3.92个百分点,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9.73%。201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 877亿元,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 400亿元,全省技术合同登记3 093项,交易额达43.6亿元。

当前,我省科技发展环境良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突显,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894家(其中今年新获准认定235家),工业及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取得新突破,铜、铝、铅、锌、锡等有色金属采选冶技术以及磷、煤等非金属矿采选及加工技术全国一流,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甲醇一步法合成汽油提取、氯化法钛白粉全流程生产技术、钛板带材生产、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工程等核心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取得突破。二是科技支撑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我省获植物新品种授权证书累计达85个;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数达3个(红河、石林、楚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马铃薯、甘蔗、茶叶、烟草、橡胶、花卉、核桃、咖啡、小桐子的研发水平全国一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宗鲜切花新品种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我省获批成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三是社会和生态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科技惠民取得实效。我省已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3个(麒麟区、陆良县、临沧市);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个(水富、文山、景洪市、腾冲、云县、程海湖);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今年已达到40万公顷,GAP认证种植基地6个,中药材种植销售收入约160亿元。九大高原湖泊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光伏取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科技惠民工程不断扩展深化。四是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年初,“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省政府批准共建。目前,我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总数达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3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3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9个。五是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探索出新路子,形成新格局。我省通过制定实施《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型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框架,形成了面向全省、覆盖优势学科领域、个体选拔与团队培养相结合、培养与引进并举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目前,全省有在滇工作两院院士9人;遴选培养科技领军人才9名;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81人,资助经费达2.1亿多元,带动用人单位配套经费4.4亿多元;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06个(其中今年新建站40个,包括院士工作站25个,专家工作站15个);共选拔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752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528人;共培育省级创新团队101个。

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云南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没有根本改变,与发达省区,甚至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研发条件平台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不足、科技成果不足等困难和问题,科技工作依然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上还需要作新的努力和探索。

3 深入贯彻省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全省科技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对加快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云南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确要按照“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要求,在2010年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翻两番,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倍,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8月,省委又召开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开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局面作出部署。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组织实施好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六大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工程、重大新产品开发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工程、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引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要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要结合云南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布局,按照省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在大生物、大能源、大制造、大旅游、大服务5个万亿元“大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上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在核心关键技术问题上取得突破,加速赶超甚至引领产业发展的方向。要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链支撑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严格市场准入和产业政策,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深入改革,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

二是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要加快建立3个体系: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主体的培育发展。进一步深化我省转制科研院所改革,深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三是要在创新环境和条件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南科技创新园、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及中国-南亚技术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条件。抓好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围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科技入滇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四是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突破。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既要加快培养本土人才,又要加大力度引进高端人才。

五是要在开放合作上取得突破。以助推桥头堡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切入点,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在对内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做出特色、经验和成效。借助双边、多边交流机制和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在科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共建合作载体、共建技术转移平台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同时,对欧美发达国家,要加快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和成果为我所用,服务于五大万亿产业发展。

六是要在科技惠及民生上取得突破。要深入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创新、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等专项工作;支撑促进县域科技产业发展,强化对沿边、藏区和民族贫困县的科技支撑;结合对鲁甸“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科技支撑,推进抗震民居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示范、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光伏取水、光伏照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兴建重建等民生科技工作。

七是要在重要绩效指标上取得突破。要围绕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目标要求,实现科技投入大幅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创新平台支撑有力、高层次人才高度集聚、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园区和基地集群发展、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结合对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考核,要重点实现5个倍增: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倍增、科技成果数倍增、科技企业数倍增、科研平台数倍增、科技人才数倍增。要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绩效指标考核体系,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督促激励全省科技工作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完善战略、细化措施,在转方式、调结构、兴产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为建设创新型云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云南战略科技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战略
科技助我来看云
战略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