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及对策
2014-08-15田有芳冯国华
田有芳,冯国华
(曲靖市科学技术局,云南 曲靖 655000)
1 曲靖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曲靖市基本形成了以卷烟及配套、能源、化工、冶金、汽车及机械、生物资源开发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和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整个工业体系经济较快增长。由于曲靖煤电矿冶、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转型升级压力显而易见。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等困难和问题,均离不开科技创新。
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企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不相符。科技型企业总量(截止2013年末为75 家)不足,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4 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4 户)的比例(4.49%)很小。这与曲靖市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极不相符。
三是科技投入总量不足。科技创新投入总量不足,特别是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明显不足。我市科技经费虽然逐年增加,但受财力限制,科技创新投入总量不足,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科技经费投入总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求。
四是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缺乏,且相对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较少。这与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符。
五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研究开发基础条件差,研发平台建设滞后。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立1 个重点实验室、3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 个省级(市级39 个)企业技术中心,1 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与曲靖工业强市不相匹配。
六是配套企业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不完善,工艺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煤化工、矿冶、机械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企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七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健全,工作基础薄弱。
2 曲靖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和方向
曲靖市要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新型材料工业、现代生物及特色食品产业、现代煤化工和新能源等具有曲靖市特色的新兴产业。通过重大项目布局,构建产业科技链,以高新技术重大产品产业化为核心,带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科技型龙头企业、大品牌和新产品,支撑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2.1 现代装备制造业
以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与关键总成技术为重点,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以重点工程为依托,通过引进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轻卡、商务车和化工、矿山等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制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龙头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
2.1.1 先进制造技术
以机电一体化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机械制造产业信息化;推广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智能化技术和数控加工中心,努力提高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2.1.2 机械产业改造提升技术
数控技术、精密成型加工、工业过程控制、柔性制造、自动化仪表、CAD 和 CAM 等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重点开发煤炭采掘洗选、化工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矿用设备配件等产品,逐步实现产品的系列化、集约化和高新化。
2.2 新型材料工业
硅材料重点研究开发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和组件技术,集成电路级多晶硅和电力电子级区熔用高档多晶硅,四氯化硅的综合利用技术;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开发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如:大直径红外锗单晶光学材料,光纤用高纯四氯化锗,新型锌基合金材料,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氧化锌,高精度铝合金板、带、箔材,新型高性能铝合金;有色金属能源材料重点开发高功率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新型建材工艺技术和产品;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稀贵金属二次回收利用,如铅锌冶炼渣中铟、铜、金属碲的综合回收及其深加工。
1)研究开发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和组件技术。
2)高档多晶硅开发,研究开发集成电路级多晶硅和电力电子级区熔用高档多晶硅,构建完整的硅材料产业链,形成硅材料研发和产业基地。
3)四氯化硅的综合利用技术,直接采用四氯化硅生产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利用四氯化硅生产气相白炭黑、有机硅、高纯石英、光纤预制棒超高纯四氯化硅等技术,提高副产品四氯化硅的附加值,形成完整的硅材料产业链。
4)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开发锌铝锗铟铬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技术,大直径红外锗单晶光学材料、光纤用高纯四氯化锗的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新型锌基合金材料,锌合金产品生产技术,压铸锌合金、热镀锌合金生产技术,氧化锌薄膜材料生产技术;高精度铝合金板、带、箔材加工技术,如高性能饮料罐板铝合金的研究开发、电子铝箔的研究开发;新型高性能铝合金,如高强高韧抗应力腐蚀铝合金、铝-锂合金、快速凝固粉末冶金铝合金和含钪铝合金的研究开发;铟深加工产品开发。
5)有色金属能源材料,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电动汽车用高功率镍氢蓄电池。
6)新型建材工艺技术和产品,特种水泥、高标号水泥、新型塑料门窗、塑料管道管件等新材料和新工艺;多孔模数空心砖、工业废料空心砌块、轻质石膏板等内外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纳米内外墙涂料、新型防水材料、防火装饰板、板式轻钢厂房、住宅组合材料、新型环保地板等工艺技术。
7)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铅基炉渣、磷渣、电石渣、煤矸石、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全电石渣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工艺技术引进研究,发电—水泥联产技术引进示范,脱硫副产物石膏的加工利用技术,磷泥回收利用,磷铁生产纳米级新材料,煤矸石生产砖、水泥和瓷砖配方工艺条件的试验和优化;粉煤灰、炉渣自养砖工艺配方研究,大掺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2.3 现代生物及特色食品产业
2.3.1 现代生物产业
以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3 个领域作为我市发展现代生物产业的重点,全面提升现代生物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形成现代生物产业链。
2.3.1.1 生物农业产业
加快动植物新品种改良与开发,完善产业链(资源——品种选育——试验示范——种子(蓄、禽)生产——推广应用——服务),着力提升种业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生物兽药及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绿色农用产品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其中,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是两大重点,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克服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农副产品中农药和化肥的残留量,如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的四环杆菌微生物菌肥、白僵菌微生物农药的生产和推广应用。
2.3.1.2 生物医药产业
提高植物药创制能力;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展现代中药;应用先进制药工艺技术和装备,如:薏苡仁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及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万寿菊精深加工叶黄素晶体及叶黄素粉、叶黄素软胶囊、叶黄素片剂等产品开发,红豆杉、姜黄种植基地建设及精深加工产品开发,金银花种植基地建设及其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等。
2.3.1.3 生物制造产业
加快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新型发酵产品的产业化与推广应用;大力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化工、轻工及能源领域的应用示范,如新型食品调味(添加)剂油树脂(生姜、花椒、八角、大蒜、葱等油树脂)产品产业化开发,利用玉米(淀粉)作为糖源开发生产结晶果糖,核桃油精深加工α-亚麻酸乙酯联产α-亚油酸乙酯,深黄霉菌混合脂肪酸(微生物油脂—生物能源)开发,红曲菌素(植物染料和防腐剂)开发等。
2.3.2 特色食品加工
依托我市特色农畜资源优势和传统食品加工优势,加大对粮食、万寿菊、魔芋、罗平小黄姜、油料、泡核桃、肉制品等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力度。以培植和强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开发一批附加值高、有影响力、有竞争力,能够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原特色农业重大新产品,开发绿色、安全、保健、功能食品,开发优质名牌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促使食品加工技术及产品向“高、精、尖、特、优、新”方向发展。
2.3.2.1 薯类产品深加工技术
重点开展马铃薯淀粉深加工技术;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液综合利用技术;魔芋精粉、微粉湿法加工技术的研究应用;药用淀粉、魔芋精粉及魔芋胶等深加工产品的研究开发;芭蕉芋淀粉精深加工产品产业化开发。
2.3.2.2 油菜籽深加工技术
重点开展双低油菜脱皮冷榨制油技术的应用研究,菜籽饼粕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研究,菜籽饼粕中抗营养因子的脱除技术研究。
2.3.2.3 蔬菜、花卉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关键技术
主要包括外销蔬菜、食用菌(野生食用菌)等曲靖优势特色产品的贮藏保鲜及加工、大宗特色果蔬产品精深加工、外销花卉贮运保鲜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3.2.4 泡核桃系列食品开发
泡核桃系列食品的综合加工开发,如核桃油、核桃粉、核桃乳的综合加工技术。
2.3.2.5 畜禽产品深加工技术
加强畜禽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开发新型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加工技术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加强水产品保活保鲜技术研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宣威火腿腌制技术及产品开发技术研究。
2.4 现代煤化工
以先进煤气化为龙头,发展技术集成度高、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装置规模大、能耗较低、环境友好、原料适应性较宽及工艺系统和产品结构可优化调整的“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根据曲靖市煤炭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继续围绕“肥、醇、炔、苯”4 条线,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重点发展煤基甲醇制二甲醚、乙烯、丙烯、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品,开发烯烃后加工产品;重点对先进煤气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煤基甲醇制烯烃、CO2制甲醇、浆态床合成甲醇等技术进行产业化应用开发;重点发展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技术。
2.4.1 煤基甲醇制烯烃、乙二醇技术
重点引进消化吸收以煤替代石油生产乙烯、丙烯等产品的甲醇制烯烃(MTO)工艺技术,甲醇制乙二醇技术。
2.4.2 烯烃后加工产品开发
乙丙橡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产品开发。
2.4.3 煤化工多联产技术
煤化工多联产技术研究,“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煤化工热电一体化多联产,重点发展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技术,主要有甲醇与合成氨联产、F-T 合成与甲醇合成联产、焦炉气合成甲醇、煤焦油深加工、甲醇制取醋酸等;开展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研究等。
2.4.4 煤化工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减排是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大力推动煤化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新清洁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如洁净煤气化技术、大型空分技术、高效净化技术、酸性气体达标排放技术、新型甲醇合成技术和设备、高效精馏技术;高效的公用工程配置技术,如高浓缩倍率的循环水技术、凝结水闭路循环技术、水网络集成优化技术、能量回收和梯级利用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合成尾气的分离与循环、酸性气体回收、精馏残液回收、煤灰的回用、废催化剂的回用等技术。
2.5 新能源
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资源,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化应用。重点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利用。
2.5.1 新能源技术
主要是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和煤层气利用的研究开发,重点发展太阳能利用技术,沼气池建设与沼气利用技术,煤层气勘探和开发利用技术;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高效低成本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经济高效氢储存和输配技术,燃料电池基础关键部件制备和电堆集成技术,燃料电池发电及车用动力系统集成技术。
2.5.2 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技术
包括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高性价比硅太阳光伏电池及利用技术,太阳能发电装置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新型太阳能路灯技术,热泵及太阳能互补技术,建筑结合光伏组件技术,聚光太阳电池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太阳能光伏、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高原山地风力发电场建设与运营技术,风光互补集成技术,自适应风力涡轮设计制造技术,风电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制造技术等;高效产甲烷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大规模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能源作物及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产业化技术,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发生物质发电技术(以气化发电及联合循环发电为主),生物质燃料高效分解转化技术,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生物质直燃气化烘烤技术,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炭化技术等,以太阳能为重点的新能源及生物质能结合应用技术;推广应用胜动集团的煤矿低浓度瓦斯(6%—15%)发电技术。
2.5.3 电网安全保障技术
加快专项技术研究和系统集成,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力网体系,以及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
2.5.4 分布式供能技术
分布式供能系统是为终端用户提供灵活、节能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途径。重点突破基于化石能源的微小型燃气轮机及新型热力循环等终端的能源转换技术、储能技术、热电冷系统综合技术,形成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互补、微小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混合的分布式终端能源供给系统。
3 科技支撑主要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新兴产业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引、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研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构建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养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到2017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放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为曲靖市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以上。
3.1 科技投入大幅增长
全社会R&D 投入占GDP 的比重达到1.5%以上,其中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 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70%以上,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的R&D 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4%以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及60 户重点企业R&D 投入应达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1.5%以上。市、县(市、区)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且不低于10%;年人均科普经费达到1.5 元以上。
3.2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突破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40 项以上,推动50 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30 个以上(国家级10 个,省级20个),带动相关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000 亿元以上;新增专利申请量2000 件(其中发明专利600 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50 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5 件。
3.3 创新平台支撑有力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 家;力争建成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 个,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个,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7 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7 个;科技企业孵化器3 家,公共科技服务平台4 个;建立“曲靖市重大科技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动态保持在100 项左右。
3.4 创新人才不断集聚
在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引进10 名左右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0 个;累计培养选拔省、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200 名,培育省、市级创新团队10个。
3.5 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0 户以上,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0 户,扶持2—3 家科技型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到35 户以上,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0 户以上;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50户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300 户以上。
3.6 园区和基地集群发展
推动我市现有的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新增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 个(总数达4 个);新增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30 个(总数达62 个),新增省级优质种业基地15 个(总数达27 个)。
3.7 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市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5%(450 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市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240 亿元)以上。
3.8 公众科学素养显著提高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建成市科技馆,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县(市)区进行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提高到3%以上。
4 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
4.1 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原特色农业、民生科技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平台、园区为载体,以重大专项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重大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和国内外科技成果落地孵化、转化、产业化为重点,显著提高我市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力争通过5年时间,推动50 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产业化。
4.1.1 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依托云南省科技入滇对接会搭建的长效机制与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到我市落地转化,增强曲靖市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7年,实现20 项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4.1.2 产学研结合推进成果转化
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服务,创新机制,在技术、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整合资源,形成研发、中试、示范、推广、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水平。到2017年,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30 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市域内转化。
4.1.3 提升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通过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推动科技成果、项目在各类园区落地转化,夯实园区发展基础。
4.2 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
围绕我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构建一批特色和优势明显的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其研发水平和支撑能力,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2.1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曲靖市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支持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7年,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1 个,省级高新技术园区3 个。
4.2.2 科技研发机构平台建设
建设和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构建支撑创新能力提升的大平台。
4.2.3 构建培育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面向行业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整合资源,培育、构建高原特色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社会发展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资源与信息平台、标准计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科技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重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形成公共科技服务体系,为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提供服务。到2017年,力争建成公共科技服务平台4 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 个。
4.2.4 建设重大科技项目储备库
加强与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优质科技资源和研究成果,推动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和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曲靖市重大科技项目储备库”。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逐年对项目库进行更新,项目库项目动态保持在100 项左右;对项目库项目进行调研、查新、论证,并围绕当年国家、省各类科技专项计划及项目申报指南,在项目库中遴选项目申报。
4.2.5 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服务平台
加强金融资本、创业资本与科技成果的对接,整合各类科技金融资源,共建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银行、创业投资、投资基金、保险机构、担保机构、证券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4.2.6 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组建公司性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制定《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实施意见》及认定管理办法,从土地、税收、奖补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持续发展。
4.3 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和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鼓励和遴选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引导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集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础和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培育一批在行业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4.4 加快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引工作
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引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着力营造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人才高地。
4.4.1 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
在特色农业、能源、烟草及配套、化工、冶金、新材料、汽车和机械制造、轻工和建材、生物制药、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等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引进10 名左右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
4.4.2 培养选拔创新人才与团队
围绕我市重点学科、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选拔培养省、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发展壮大,选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创新人才。
4.4.3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建设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搭建我市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重大新产品,培养一批高水平本土科技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4.4.4 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建设
坚持科学普及与专门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省内外培训资源,形成多层次的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培养科技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科技人才。
4.5 强化知识产权工作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4.5.1 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体系
加强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2—3 家,使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
4.5.2 知识产权激励
把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承担科技计划、创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平台,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等各类科技型企业认定,科技奖励立项评审的重要条件;建立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落实知识产权奖酬政策,在科技人员的考核、收入分配、奖励和技术职务晋升等方面,将知识产权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切实加大对专利申请和专利技术转化的激励力度,修订完善《曲靖市专利发展激励办法》。
4.5.3 知识产权培育
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知识创新资源优势,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优势,采取产学研联合或企业技术联盟等多种方式,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较强应用性的发明专利,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专利技术储备和支撑,发展知识产权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动知识产权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中小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中的专利创造,遴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扶持一批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专利,构筑专利优势,提高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为创知名品牌提供专利技术支撑。
4.5.4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针对重点特色产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和关键技术,扶持企业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先进专利技术和装备;针对中小企业技术优化升级,以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为重点,扶持产学研联合的专利技术转化运用及知识产权创业活动,扶持一批先进专利技术进行转化和运用;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引导企业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具有推广价值的专利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和集成推广,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
5 推进重点产业转型的政策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创新环境
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从实施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水平和产业化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对我市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和改善科技工作,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把科技、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市委、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及时研究和解决科技工作和科技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国家、省制定的法律法规,对上位法进行跟进与细化,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逐步建立有效的科技政策法律制度实施与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将全市科学技术发展事业全面纳入法制轨道。
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引导作用。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建立起政府部门各有侧重、分工协作的联合推动机制,充分发挥集成科技创新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要将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加快建立符合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实现科技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的新机制。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与政府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决策科学化支撑智库,提高科技发展战略决策信息收集、研究、传递效率,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推动县(市)、区科技事业发展。加强对县(市)、区科技工作的指导与支持,进一步落实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以科技富民强县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把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与普及作为县(市)、区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整合集成县域内各方面的技术服务力量,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县(市)、区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5.2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确保科技投入实现法定增长。建议市和各县(市)、区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设立实施建设创新型曲靖行动计划(2013—2017年)财政专项资金;建立科技平台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重大研发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科研仪器、设备购买,以及科技平台的运行补贴等;建立技术引进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引进曲靖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迫切需求的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设立曲靖市科技创新奖,奖励在科技领域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自然人或组织。
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落实,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投入。设立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用于配套国家、省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鼓励支持我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落实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利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担保、保险、质押等方式,扩大科技企业信贷投放;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引导和鼓励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投向科技创新工程。
5.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合作交流
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盘活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研资源,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新型科研组织,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管理、科技经费管理、科技评价机制和科技奖励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出台激励创新创业的突破性政策。扩大国内外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科技合作交流长效机制,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先进技术和成果、高层次人才(团队)进入我市,实现“四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