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8-15付玉东王俊峰阚强波黄若山李明学吉红波

云南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疱漏气自发性

付玉东,王俊峰,阚强波,侯 波,黄若山,李明学,吉红波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胸心外科,云南 曲靖 655000)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治疗的微创性和可靠性,已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1]。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即不需传统的辅助操作孔,只需主操作孔和观察孔两个孔来完成手术操作。自2011年3月~2013年5月间我科经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10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00例,其中男66例,女34例。平均年龄(21.3±5.1)岁。发生于右肺58例,左肺42例。首次发作的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持续漏气7d以上50例,2次以上发作的自发性气胸40例,10例自发性血气胸。9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10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

辅助检查: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示:“患侧气胸,肺压缩<30%为36例,>30%为64例”。大多数患者术前行胸部CT检查,结果示:“患侧肺大疱74例,双侧肺大疱18例,未明确肺大疱8例”。

手术方法:⑴常规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行全麻,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单肺通气,取健侧卧位。⑵首先于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处做一长约1.5cm的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10mm的胸腔镜,探查胸腔积液、粘连情况及肺大疱大小和部位。⑶接着于患侧腋前线第4或5肋间做一长约2cm的切口,作为主操作孔(单操作孔)。切开皮肤,肌层及胸膜进胸,进一步对病变部位仔细探查。⑷对基底直径<0.5cm的大疱给予直接电凝钩烧灼;基底直径0.5~2cm的大疱给予血管钳钳夹大疱基底,切除后缝扎或电凝钩烧灼后止血;基底直径>2cm或串状肺大疱,则用切割缝合器(echelon-60)切除;10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术中发现为胸廓顶条索状粘连带断裂出血,给予分别用合成夹夹闭粘连带两断端处理。⑸用温盐水冲洗胸腔,检查创面无漏气后,接着行胸膜摩擦固定术。使用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致广泛充血以促进胸膜粘连,取出胸腔镜,经该观察孔置胸管到胸廓顶并缝合固定,主操作孔处逐层缝合处理。

结 果 手术时间30~110min,术中出血均小于50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8d,术后住院3~8d患者出院,术后肺漏气6例,经胸腔冲洗后治愈。本组10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

讨 论 自发性气胸是常见的胸部疾病,其分为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多见于年轻、瘦长型青年,既往无肺部疾病史。其原因多为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肺泡壁弹性减退后扩张形成肺大疱,与家族性及遗传性因素有关[2]。继发性气胸多与其他肺部疾病有关,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癌等,这些疾病致肺纤维化,瘢痕牵拉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3]。

肺大疱好发于两肺上叶,尤其是肺尖部,而且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发性肺大疱。据统计40%发生在左上肺叶,20%在右上肺叶,35%在右肺中叶,两下肺叶不到10%[4]。自发性气胸常表现为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查体为气管偏向健侧,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依据胸片和胸部CT检查大多数自发性气胸不难诊断。一旦确诊后,大部分患者可先采取胸穿抽气、胸腔闭式引流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不能有效防止复发,约50%患者保守治疗后仍需手术治疗[5]。手术的原则是尽可能切除肺大疱病变,避免肺漏气,不损害正常肺组织,不影响余肺扩张。我们认为自发性气胸VATS手术指征为:⑴两次以上发作的自发性气胸;⑵首次发作的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持续漏气大于7d;⑶自发性血气胸;⑷双侧同时发作;⑸一些与气胸相关的高风险职业。本组首次发作的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持续漏气7d以上50例,两次以上发作的自发性气胸40例,自发性血气胸10例。100例患者均及时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目前治疗自发性气胸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常规开胸手术、单纯腋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三孔VATS及单操作孔VATS。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简单、实用,效果肯定,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剖胸手术,并符合气胸手术微创化的趋势,已得到公认[6]。我们采用单操作孔VATS手术,既遵循了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原则,又进一步体现了微创理念所在。因其操作孔只有一个,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有着深远的社会效益,已成为胸外科微创化的发展趋势[7]。我们认为单操作孔胸腔镜行肺大疱切除的优点在于:⑴与常规开胸手术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大疱切除术相比:其切口更小,位于腋下,较隐蔽,不影响美观。其出血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⑵与单纯腋下小切口手术相比:单纯腋下小切口视野窄小,不能窥视整个胸腔,对于多发性病变、胸内粘连较重及巨型大疱的患者手术操作比较困难;同时腋下小切口虽皮肤切口较小,但切口的胸腔侧仍较大,且肋间牵拉重,易损伤胸长神经,创伤较大;⑶目前国内常采用的三孔(一个观察孔,2个操作孔)胸腔镜进行操作,其分别位于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的相应肋间,形成一个倒三角型,但其操作孔偏多。与之相比:单操作孔VATS仅单个操作孔,其切口更少,术后切口疼痛更轻,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更利于患者恢复。

目前胸膜固定术方法包括:胸腔内注入稀释的碘伏溶液、高渗糖、自体血、凝血酶、滑石粉或使用纱布摩擦胸膜使其充血渗出。我们使用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致广泛充血以促进胸膜粘连,达到胸膜固定目的,术后漏气较少。本组100例患者均经胸膜固定,其中6例术后肺漏气,经胸腔冲洗后治愈。我们认为胸膜固定术对于防止肺漏气有较好效果。

总之,我们认为全胸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操作容易等优势,对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是最佳的微创手术方法。适合于基层医院胸外科开展。

[1]吴伟彬,廖洪映,韦正超,等.应用电视胸腔镜同期治疗双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4):162-164.

[2]王俊峰,付玉东,侯波,等.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J].云南医药,2011,32(1):32-34.

[3]陈波,李政.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2例[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10-11.

[4]蒋修全,寇瑛莉.胸腔镜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54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1):67-68.

[5]金汉生,潘铁成,李三荣,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附34例报道)[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8):843-847.

[6]杜维安,尹华军,黄刚.胸腔镜在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体会(附36例临床报告)[J].四川医学,2011,33(10):1604-1605.

[7]郑福爽,陈宽冰,石文君.单孔电视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6):10-11.

猜你喜欢

大疱漏气自发性
体检发现肺大疱,需要做手术切掉吗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烟机轴封漏气现象分析及处理措施
你可真淘气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一起220kV GIS漏气缺陷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miR-21在早、晚期肺癌及肺大疱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