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汉时期关中—天水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2014-08-15赵世明雍际春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天水人口

赵世明,雍际春

(天水师范学院 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1)

远古时期,环境的变迁可以更多地理解为各种物理、化学的作用,而人类活动的有限性和人类活动的自然性对环境的影响力当然非常有限。人类最初的活动是原始狩猎,逐步地出现早期的农业。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已有一定的影响,多少促进了自然环境的演变。[1]商鞅变法时,对关中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垦荒,“茅草之地,徕三晋之民”,使西安一带的森林砍伐殆尽,影响及秦岭北坡森林。[2]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不多,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较为有限,人地关系仍非常和谐。只是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关天地区人地关系才日趋紧张。

一、人口迁入与土地垦殖

秦汉时期,关中—天水地区的农业开发呈现加速之势,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其时本地区人口增长不仅得益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经济贡献(关天地区人口的自然性增长),而且得益于秦、西汉定都咸阳和西安的政治贡献(关天地区人口的社会性增长),这二者都可以推动人口向本地区迁徙,导致人口增长。

人口迁徙是关中—天水地区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秦和西汉两朝都将都城定于关中时,自然对周边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因而促使人口向关中迁徙,“四方辐辏并至而会”[3]《货殖列传》的现象也必将延续。这种迁徙带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

其次是政府的主动人口迁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规模地移民实边,垦荒屯田。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又大量移民。公元前120年,徙关东贫民70余万口以充实陇西、北地、西河、上郡及朔方等。东汉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东汉打败烧当、迷唐部落,6000人降汉后,迁至今甘谷等地。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汉羌再次发生战争,羌人战败,投降4000余人,分别安置在甘谷、陇西等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从而导致其地用度艰难。元狩五年,“再徙天下狡猾吏民于边”。[4]《武帝纪》秦汉政府多次徙民“实关中”,如《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使关中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据考证,当时汉都长安周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如西汉时,长安附近的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一带,地处关中地区,人口特别稠密,共有240多万。秦汉两朝对西北边地的移民遍及朔方、五原、西河、上郡、北地、安定、陇西、天水、①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陇西郡地置天水郡,治平襄县(今通渭县平襄镇),领平襄、冀县(今甘谷县东)、成纪(今静宁县西南)、獂道(今陇西县东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开(今天水市北道区南)、绵诸(今清水县西南)、陇县(今张家川县)、街泉(今庄浪县东南)、戎邑道(今清水县北)、略阳道(今秦安县东北)、清水、阿阳(今静宁县西南)、勇士(今榆中县东北)、兰干(今陇西县东北)、奉捷16县。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改治冀县,领11县。原领冀县、平襄、成纪、望垣、陇县、略阳、阿阳、勇士8县,由陇西郡划入西县、上邽2县,新置显亲县(今秦安县西北)。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郡,而以朔方、五原、金城及河西四郡最为集中。[5]换言之,这一时期的移民主要集中在河套地区和甘肃河西走廊,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是迁入关天地区,特别是天水地区人口增长与此直接相关。西汉时,天水郡辖16县的人口已达261348人,如取平均数计算,现天水市辖区,其时人口约在11万余人。东汉时,陇右人口下降,这时,天水郡辖11县的人口为130138人(跟辖区缩小关系很大)。如对比其他各郡人口,天水郡人口在陇右地区各郡中比例大为提高。

秦汉时期移民的方向重点并不在关天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关天平原地区可供开垦的土地已经不多了。于是“伐木而树谷,燔菜而播粟,火耕而水耨(nou)”,[6]《通有》森林植被面积不断缩减。

秦汉时期的屯田,史书记载甚少。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同意马授在关中上林苑屯田。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河陇各族人民斗争遍及陇右、三辅,致使朝廷一些权贵主张放弃凉州,而傅燮坚决发对遭排挤,于中平三年“出为汉阳太守”。据《后汉书·本纪》载:“燮善恤人,叛羌怀其恩化,并来降服。乃广开屯田,列置四十营,安置降羌。”另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209年),尚书仆射虞诩建议将原来内迁的北地、安定、上郡复归原地,顺帝乃“复三郡,使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侯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费岁一亿计”。从这一记载可知,以上三郡此时的屯田大多应为旧垦区的恢复。这一现象在汉政府与少数民族及割据政权的拉锯战中应较为常见。比如傅燮广开屯田仅一年后,军阀韩遂进围汉阳,傅燮战死,由此屯田必然遭到破坏。而这种耕荒的反复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垦殖已经破坏了植被,导致了水土流失,而抛荒使土地裸露则加剧水土流失。

由于记载甚少,其屯田具体情况知之不多。但当人口迅速增长时,对耕地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土地垦殖、农业开发的加速势在必然。那么,如与人口增加相对应,民垦规模应该不小。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区扩张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衣食需要,就必须提供足够的耕地作为支撑。此外,提高生产力是最主要、最根本的手段。为此,秦汉时期政府在关天地区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分别建成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大批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龙首渠,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渠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农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可灌溉沿渠两岸近万亩盐碱地;六辅渠是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为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主要灌溉郑国渠上游北面的农田;白渠,西汉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引泾水东行,至栎阳注于渭水,名白渠”。“汉武帝太始二年,赵忠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首起阳谷,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灌田四千五百余顷”。[4]《沟洫志》成国渠从今陕西省眉县杜家村西南引渭河经扶风、武功、咸阳复入渭水。全长110 km,溉田面积约万顷,一度是关中最主要的灌溉渠道。除以上所举著名的灌溉工程外,武帝时,还在渭水南面建成一批小型的灌渠,如位于今周至县境内的灵轵渠、位于今扶风县境内的湋渠等。它们以发源于南山的山溪水为水源,灌溉了渭南的农田。[7]

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也为首都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4]《沟洫志》

人口增加和农田水利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关天地区农业的长足发展,农业区域也将不断扩张。

关中东部渭北冲击平原地势低洼,土地盐碱化较严重,郑国渠的修建,就使关中实现了“自淠、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这都反映了水利建设在关中农业疆域扩展中的作用。随着定都关中期间关中人口的增加,东部渭北地区已日益成为关中农业经营的重点区域。关中西部渭北地区农业开发最早,由于周人和秦人的长期经营,一直较繁荣。关中东部渭南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较丰富,农业起源很早。武帝开凿漕渠,从长安附近引渭水,沿南山东流,沿途收纳灞、沪等水,依次经过汉代的霸陵、新丰、郑县、沈阳、武城、华阴诸县,在船司空附近重新入渭,全长150余km,流经的主要是关中东部的渭水以南地区。由此而言,关中平原农耕文明区已经形成。

相比较,天水农业的发展与关中仍有很大的差距。《汉书》说天水、陇西郡“民以狩猎为先”。[4]1611《史记·货殖列传》也说:“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宿,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即就是说,天水地区旧有的生产方式变化并不大,从零星记载来看,农业区大略均在平原地区,点状化特征很明显。

水利工程是人类对自然的积极开发,其意义十分明显。但引水灌溉工程的扩大,则会使自然河流流量减少,对下游的生态环境不利,这需要从流域大范围综合考量。

三、土木建设

从史书记载来看,秦都咸阳、汉都长安的土木建设规模宏大,王侯府邸也“殚极土木,互相夸竞”。

(一)秦都土木建设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扩展都城规模,大兴土木建设。秦始皇除了对先王宫室进行大力扩建外,还建成了风格各异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宫殿。而信宫“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秦都规模更大的土木建设是修建阿房宫。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渭南上林苑中营造咸阳最大的宫殿——朝宫。《史记》载:“(始皇)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3]《秦始皇本纪》

(二)汉都土木建设

比之秦都咸阳,汉都长安的土木建设毫不逊色。汉高祖刘邦在渭水之南另建新都长安,其平面大致为不规则矩形。城墙周长22690米,包纳面积35平方公里,每面有城门三座。城内大部为宫殿所占据,主要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官署、武库杂处其间。城南偏西有社稷、宗庙及辟雍等礼制建筑。汉武帝时,又在城西修造建章宫及上林苑。以长乐宫为例,据《三辅黄图》记载,宫殿有前殿、临华殿、温室殿、长定殿、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宫中特建有长信宫、永寿殿、永宁殿,台榭有鸿台、鱼池台、酒池台、著室台、斗鸡台、走狗台、射台等。[8]可见土木建设规模之宏大。

(三)诸侯府邸

在最高统治集团宫室之好的影响下,对豪华富丽的宅第的追求一时成为汉代上层社会普遍的风尚。一些贵族官僚和豪富之家也“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汉成帝时“五侯群弟,争为奢侈”,“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东汉时,樊宏“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张捡“起立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堂阁相望”,而“制度重深,僭类宫省”。真可谓“殚极土木,互相夸竞”。[9]《宦者列传》

宏大宫室建筑对木材需求极大,《淮南子·说山》说“上好材,臣残木”。这一点,时人已经认识到了:“宫室之侈,林木之蠹也”。[9]《梁冀传》

四、秦汉时期关天地区的环境态势

(一)森林植被退化

森林植被是衡量环境状况的重要尺度,森林植被的破坏和退化是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秦汉时期关天地区的农业开发对森林植被的影响较大,而土木建设、生活燃料及简单的手工业生产能源需要等也是森林植被退化的重要原因。另外,秦汉时期的战争也直接或间接地加速了森林的退化。

农业开发包括移民垦荒、农田水利建设必然促进关天地区农业的迅速发展,但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必将让位于村庄和农田。

土木建设是森林退化的又一推手。由于天水地区与关中相连,运输便利,加上土木等建设需求的不断膨胀,因而也成为木材原料地。东汉末年,董卓想迁都关中,杨彪认为“关中遭王莽变乱,宫室焚荡”,加以反对。董卓则言:“关中富饶,且陇右木材自出,致之甚易。”[9]《杨震列传》可见秦汉时期天水地区的森林不但要满足本地需求,还要支持关中的土木建设等需要。天水地区由原来“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室”到慢慢搬进窑洞,林木的破坏是其原因之一。

战争对森林的破坏也较为突出,也常常更显得非理性。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割据陇右的隗嚣为拒汉兵,“使王元据陇抵(即陇山),伐木塞道”。[10]建武八年光武帝为了荡平隗嚣势力,派中郎将来歙等从番须、回中袭取略阳时,“伐山开道”。[9]《李王邓来列传》即就是说,平原地区的森林在农业发展中被一步步推平,而大兴土木和战争则将手伸向远山的森林。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42%,规模较大的林区已不多见。森林日益退化,西北风的缓冲明显减弱。而黄土高原现象在周围和西北地区已在逐步形成,水土流失、黄河泛滥、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随之而来,所谓“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二)上林苑——关天地区环境变迁的缩影

上林苑是秦朝的旧苑,汉初为其内苑,坐落在关中平原的中部,南靠秦岭、北临渭水,地势南高北地,是一个由南向北微微倾斜的冲积平原。汉武帝时扩建,有36个苑囿,12道苑门、12组宫室、25观、10个沼池。山石青翠、曲流环绕,茂林丰草,是各种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乐园。据《西京杂记》卷一记载,“初修上林苑时,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11]上林苑南界秦岭,当时称终南山,森林蔚为壮观。动植物种类繁多,有3000余种植物,40多种动物,是当时我国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然而,汉武帝以后,上林苑开始衰落。表现之一是农田化趋势,其二是动植物种群减少。先说农田化趋势。汉元帝曾令在“水衡禁囿”中假与贫民种地,上林苑归水衡管辖,可能部分辟为农田。西汉末年战乱,上林苑遭到严重破坏。东汉迁都洛阳,上林苑逐渐辟为农田。《后汉书·马援传》:“援以三辅地旷土沃……乃上书求屯田上林苑中,帝(光武帝)许之”。[9]《后汉书·冯异传》:“建武三年异屯军上林苑中”。[9]由此可见农业扩张对植被的争夺。动物种群上林苑的减少有两个代表性的事例,一是麋鹿在秦汉以后不复存在,二是大约在西汉晚期,犀牛在关中绝迹。[12]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环境的变迁已经较为剧烈。

(三)环境向好因素

由前文可知,秦汉时期关天地区的环境变迁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发展、土木建设和战争等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但是,在这一时期,仍有一些环境向好因素值得重视。

首先是法制建设。《四时月令五十条》颁布于元始五年(公元5年),这是一份以诏书形式颁布的法律,以当时在位的汉平帝的太皇太后的名义向全国发布的。这部法律规定,孟春(一月)禁示伐木,不能破坏鸟巢和鸟卵,勿杀幼虫、怀孕的母兽、幼兽、飞鸟和刚出壳的幼鸟,同时要做好死尸及兽骸的掩埋工作。仲春(二月)不能破坏川泽,不能放干池塘,竭泽而渔,不能焚烧山林。季春(三月),则要修缮堤防沟渠,以备春汛将至。并且不能设网或用毒药捕猎。孟夏(四月)勿砍伐树林,不要搞土木工程。仲夏(五月)不能烧草木灰。季夏(六月)要派人到山上巡视,察看是否有人伐木。[13]

其次是苑囿建设。秦汉时期的关天地区的园林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最具代表性的是前文已经论及的上林苑,鸟语花香,林密水美。苑囿中绿色的林海和厚厚的绿色植被,可以净化空气,吸尘杀菌,防风,保持水土,对关中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第三是人工池沼建设。秦都咸阳周围本来就有许多天然湖泊和人工修建的池塘。如秦始皇时,引水为池,就近建筑兰池。《三秦记》言:“秦始皇作兰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20里,筑土为蓬莱山,刻为石鲸,长二百丈。”[14]再比如鱼池。《水经注》曰:“渭水右径新丰县故城北,东与鱼池水会。水出丽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污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15]在汉武帝营造建的章宫内有“泰液池”,《汉书·郊祀志下》载:“(建章宫)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州、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4]又比如苍池,《水经注·渭水中》载:“飞渠引水人城,东为仓池,池在未央宫西,池中有渐台,汉兵起,王莽死于此台。”[15]

而苑囿中的池沼则更多,仅上林苑的池沼就达十余个。《三辅黄图·池沼》载:“十池:上林苑有初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西陂池、当路池、大壹池、郎池。”[16]《初学记·昆明池》则言:“汉上林有池十五所:承露池;昆灵池,池中有倒披莲、连钱荇、浮浪根菱;天泉池,上有连楼阁道,中有紫宫;戟子池;龙池;鱼池;牟首池;蒯池;菌鹤池;西陂池;当路池;东陂池;太乙池;牛首池;积草池,池中有珊瑚,高丈二尺,一本三柯,四百六十条,尉佗所献,号曰‘烽火树’;糜池;含利池;百子池,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覉,谓为连爱。”[17]

第四是植树。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朝修驰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4]汉代主要交通要道两侧大都也植树,还鼓励百姓在房前屋后种植树木。《续汉书·百官志四》:将作大匠“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木土之功,并树桐、梓之类列于道侧”。[9]《三辅黄图》中说:“长安城中,……树宜槐与榆,松柏茂盛焉。”[16]

如此等等,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是积极的。

(四)环境总体态势

朱士光认为,关中虽然在西汉王朝大兴土木、移民耕垦,但终汉之时,基本保持优越的生态环境。[18]杨宏伟先生也认为,秦汉时期,关中农业范围大致在泾渭洛河一带,周围山原、丘陵等自然植被繁茂,类型多样,甚至低洼地带还有沼泽植被。秦汉时期关中森林覆盖率仍在42%.[19]天水地区经济开发在秦国发迹和扩张初期强度较大,这从大地湾等人类遗址中可以找到根据。但秦国东扩,进入关中以后,则逐渐减弱。所以秦汉时期天水地区经济开发相对滞后,除了天水木材供应关中等记载外,农业、农田水利等方面记载非常少见,故可以推测其牧业区的基本格局仍未有根本性的变化。《汉书·地理志》言天水、陇西等六郡林海莽莽,可见环境依然非常优美。

由此而言,关天地区特别是关中地区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开发,但毕竟人口有限,人类活动的足迹也较为有限,其开发总体上是相对温和的,因而,环境的变迁也是温和的。《汉书·五行志》记载15次大旱,但无一次确指是发生在关中地区。[18]而东汉时期黄河安流也足以说明,这一时期的环境破坏虽较为严重,但从西北大环境到关中—天水地区小环境,并没有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1]史念海.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自然环境的演变[C]∥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347-382.

[2]马正林.由历史上西安城的供水探讨今后解决水源的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4).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胡泽学.浅析中国传统犁耕技术的传播路径[J].古今农业,2007,(1).

[6]桓宽.盐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魏新民.浅议秦汉时期的关中水利与农业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未央宫[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9]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0]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2]李健超.上林苑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西安经济文化发展的不良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增刊):302.

[13]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92-199.

[14]东汉辛氏.三秦记[M].四库全书本.

[15]郦道元,著.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6]陈直.三辅黄图校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7]徐坚,等,著.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8]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19]杨宏伟.论历史上农业开发对西北环境的破坏及其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猜你喜欢

天水人口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人口最少的国家
看看你是哪种隐形人口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天水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