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历史教材的再整合——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内容为例
2014-08-15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山东 潍坊 261205)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版本很多,但在编排体例上大都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依托专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形成认识判断。客观地讲,这种教材在体例结构、内容旨趣、图文结合、自我检测以及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然而高中一年级一开始就采用专题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材进行再分析、再整合,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高中历史教材再整合的必要性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在编排体例上采用专题形式,首先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较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相关知识是否达到一定的储备量,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已有了基本的知识基础。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对专题形式的教学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教师往往需要对许多教学内容做大量的知识铺垫。其次,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古今中外的历史混编为若干专题,符合了综合各种新的历史史观的趋势,但是从另一角度而言,又割裂了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教材就政治而政治,就经济而经济,使我们的学生只见历史沿革的“线”而不见时代特征的“面”,学生往往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或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征。由于教材缺乏时代背景的介绍,学生对当中的历史事件记忆理解出现严重的张冠李戴现象。历史整体性的弱化,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造成了对历史时空感的困惑。再次,新的课程标准虽然力求内容全面,但仍遗漏了不少重要的内容。如讲近代中国地主阶级的改革主要讲洋务运动,而清末新政就极少涉及等等。这种类似的遗漏,不但会对历史的连贯性造成伤害,也会影响到教学知识过渡的流畅性和学生的理解。
基于以上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就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本本主义,教材是依据,教学就是教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教学远离教材。其实,历史教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对于历史教师来说,用之于教学是职责,完善并使之利于教学也是职责。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态度。教师可以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程序,分析新教材特点,全面了解教材体系,对教材进行整合,形成清晰易懂的框架结构,以此作为教学展开的基本思路,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以便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二、高中历史教材再整合案例——从“男”字说开去
例如进行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相关内容教学时,对教材重新整合,笔者作了如下尝试。课堂片段:
教师:认得这个“男”字吗?
学生:切……
教师:这个字的构成告诉你什么是“男子”?
学生:田地里的劳动力。
教师:那么男人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会居于怎样的地位?
学生:家庭、国家的所有者、统治者;经济发展的主导者,文化娱乐的享受者……
教师:这种地位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怎样的影响?
师生共同分析:
(1)因为男子是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所以我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家庭成为基本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成为家庭的经营方式;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地位低下,三从四德成为约束妇女的沉重的精神枷锁,一双浸透着辛酸眼泪的小脚让中国妇女在社会的底层“摇摆”了上千年。
(2)因为男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家庭中生个男孩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孝有三,无后(男孩)为大”;中国普遍追求多子多福;同时因为“他”拥有户籍,是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承担者,所以统治者鼓励人口增殖,中国成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土地有限,就得讲求精耕细作。
(3)以男子为核心的一家一户的基本生产生活单位,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比较差,导致小农经济比较脆弱,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的保护,所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4)这种小生产方式,让农民目光短浅,自私,不利于生产经验的推广与传播,造成闭塞性、保守性,导致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近代科技发展的滞后;比如“传男不传女”的观念会影响一些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5)由于男孩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的生育观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独生子女政策下,B超用于鉴别胎儿的性别,某些地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多少年之后会随之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孩子养育过程中,男孩“圈养”,女孩“放养”,结果我们看到一些男孩阳刚不足,阴柔有余,“伪娘”成为常见的一个流行词;而一些女孩则丢失了女孩原有的娇羞、矜持的特点,体态、衣饰甚至言行也越来越男性化,“女汉子”也成为一种时髦……这些特点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今天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相对于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社会观念的更新更艰难、更复杂……
三、高中历史教材再整合的反思
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地照本宣科。可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突破单一学科的束缚,补充相关的“非专业”知识,适当开展探究、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演示、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等方式,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教师改变了依赖教材的习惯,知识体系就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教师”走向“学生”,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再整合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1.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不仅需要具备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史学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科研能力。但是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是老教师面临知识老化、年轻教师知识面太窄,学科渗透能力不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又明显滞后,重新整合教材对教师的能力是一种考验。
2.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新课程强调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讲,提高理解水平远比识记更为重要,但是一旦涉及考试,识记甚至要比理解更重要。在目前全民追高考的大背景下,众多教师都只能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深入、细致分析教材,重新回到“讲教材、背教材”的老路上去!借用某教育论坛上一位同仁的妙语,目前席卷全国的课改宛如当年的戊戌变法,教材像光绪,高考似慈禧,教材还得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
尽管遇到各种困难,新课改既然没有停步,新教材既然还在试行,我们历史教师面对困难只有勇往直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