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

2014-08-15张小燕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发展

张小燕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形势的波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种种质疑和问责。这也是近年来教育界专家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

一、大学教育的目的与本质

作为近代自由教育论的代表人物,纽曼认为大学的目标主要在于“心灵的扩展和启明”,追求自由的知识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应该是对于个人特性的培养,大学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建立一个完全独立自我的意识和有别于他人的文化标记及精雕细琢的人文品质。今天英美大学人文教育思想仍然在许多方面遵循纽曼的理念,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质的社会公民。作为柏林大学创办人的洪堡,追求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统一的大学模式,认为大学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有对真理探索的使命,高等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对职业的专门训练,而它的目的也绝不是为了谋求职业,高等教育给予学生的不应该是让他们能够“做什么”(即某种技能),而是“成为什么”(成为某一类人),因为前者对于一个人是暂时的,而后者却是一生的,他的大学理念对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具有重要影响。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人力,而是全人的发展”,教育不是职业导向,而是人格心灵导向,倡导通识教育,同时提出大学应该独立于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座灯塔。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一度过分强调社会服务职能,忽视了其本身具有的教育职能,引发教育界的争论,布鲁姆1987年的畅销名著《美国心灵的闭锁》力斥美国当时的大学教育是知识贩卖的场所,大学沦为职业训练等。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影响着后来的教育人士,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认为教育是健全人格的事业。一些教育学派对教育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本主义学派认为教育使人成为他自己,素质教育学派认为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是教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念: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和核心,使整个学生群体都能更加优秀,是大学教育的义务和责任[1]。前江西师范大学校长眭依凡教授认为:捍卫大学精神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大学是社会文明的一面旗帜,是人类社会的科学脊梁、道德良心和文明的希望,是传承人类文明、提升人类精神、守护人类尊严的地方,它的核心价值就是追求真知和真理,大学不能对自己的属性和使命失守,不能偏离高等教育的方向,不要在功利的现实目前迷失自己的责任。[2]前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说:通识教育是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应以通识教育去维护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使命。[3]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则说:无论大学的功能是什么,其终极目标都是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要提升他们在人文艺术方面的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钟瑞添说:大学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这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学生人格的培养[5]。除各大名校校长明确提出自己的大学观点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出版了专门研究大学及大学教育的专著,如:龚鹏程所著的《大学教育与人文精神》、郭为藩所著的《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杨东平主编的《大学之思》、Ronald Barnet的《高等教育的理想》等都对大学及大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还有许多教育管理研究的学者对大学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北航赵婷婷2001年在《大学市场化趋势与大学精神的回归》一文里对大学精神如何消解和限制市场对大学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三峡大学李素芹在《我国本科教育的教育性分析》一文里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性的缺失进行了分析,指出教育性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使命。西班牙哲学家、教育家加塞特在《大学的任务》里指出,文化教育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核心。所以说现在普遍公认大学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在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精神的积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适应能力,以便于他们随时能够迎接生活的挑战以及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6]。只有在明确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之后,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大学的本质和通识教育的重要。归纳起来,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培养具有高尚价值观、能理智思考、具有一定创造、创新意识、心智自由、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也就是说,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个体的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培养兼顾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解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一)对大学生就业的误解

近几年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就业率几乎成了判断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家长和学生报考大学几乎都主要参考这个指标。而一些学校也为了迎合大众的追逐,提高就业率,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由频繁调整专业设置,譬如:中国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外语人才奇缺,于是许多非语言类高校设置了外语专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大量财经人才,于是又有许多学校办起了财会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专业也成了学生的首选专业。在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长期性方面,我们的一些高校缺少了坚定和坚持,为追逐高就业率甚至怀疑起大学教育的本质,致使大学教育在狭义的就业面前迷失了方向和目标。追求高就业率成了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和宗旨,把大学教育本质目标放在了大学生就业的对立面,认为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就得改变大学教育的使命,这必然违反高等教育的初衷。在功利的现实和沉重的就业压力面前,我们培养的学生表现出一种群体性的浮躁:理想信念缺失、缺少人生方向,缺少忧国忧民、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理想;价值观念混乱,不诚信,分不清是非,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盛行,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心理健康问题频现,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自私自利,独立性差,没有责任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差,因为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极端事件的情况在大学校园里频现。所以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求职时东挑西选,频繁毁约或不能胜任工作现象时常发生,致使用人单位受到损失,也让用人单位对大学教育产生质疑。虽然学生的行为主要是学校教育结果的表现,但不能否认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而公众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只是学校教育的结果。目前公众把大学生就业当成了大学教育的唯一目标,其实就业只是大学教育的其中一个结果,绝不是唯一目标。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现在的市场经济是在信息化下运行的,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专业知识,很多时候更看重学生的人品、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新知识及创造才能等综合素质。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没有哪种专业知识可以保证使用一辈子,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一种不断学习的习惯才会受用一辈子。科技高速发展,许多项目需要团队协同作战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参与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强烈的团队精神,具有责任担当意识,敢于挑战,乐于付出,不断尝试、敢于创新。同时,商品经济越发达,诚信越重要。用人单位现在到高校招聘大学毕业生,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以外的素质更加看重,认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工作得到培养提高,而一些诸如品行、好的习惯和意识却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养成和树立,一些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与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息息相关,重点考察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希望大学生到单位后挑起企业发展的重任,具有远见卓识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品行的养成不是仅靠专业技术训练就能达到的,需要大学全方面的教育,需要把大学教学与大学教育融于一体。所以大学要能在社会发展中长期生存、发展下去,得到公众的认可,就一定要坚守自己的使命,回归到大学应有的状态,而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走在市场的前面,正确认识市场需要,适应市场更要超越市场,坚持大学的育人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既利于学生个体发展也利于社会的发展。

(三)理性认识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不同于普通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就业,一方面是大学生自己以及家庭对大学生就业寄予了较高希望,希望从事环境好、收入高、主要靠脑力付出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高,社会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寄予了期望。大学生就业不是仅仅被动接受某个岗位的狭义就业,大学生就业应该是广义上的就业,在当前整个世界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行业萎缩,人们需要就业岗位以维持生活,所以大学毕业生不仅要能满足就业单位的工作能力要求,更需要用他们的创新才能为单位的兴旺出谋划策,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出力,还要有创造就业机会、就业岗位的能力,所以大学生就业是包含创业的就业。大学教育不只是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才能,在日常教育中灌输远见卓识、胸怀天下的理念。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能改变不利环境的能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要仅局限于被动就业,还要具有创业意识和创造才能,不仅要自己就业,还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人就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这也是目前许多高校不仅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还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原因。创业教育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择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说高等教育不应只是专业教育,而应该是通识教育,让大学生具备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

三、坚持大学教育本质,更好实现大学生就业

通过对大学教育本质的研究和对大学生就业的解析可以看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推动社会进步、能引导社会方向的人,而就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心理适应能力、对个人对企业对社会负责的人,可见二者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为更好地理解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实现二者的正确融合,在开展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大学教育目标,坚守大学使命

大学教育的目标不在于为某一职业做准备,大学教育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长远目标,大学要培养完人,使人的个性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使人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大学发展多年来总结出的真理。大学教育不仅在于传授单一知识或技巧,更在于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使学生达致真、善、美,培养学生具有自由的心智,大学教育负有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和大力发展社会文化的使命。大学从本质上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大学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出适应某一职业需要的人才,而且能培养根据个人特质选择岗位、心怀天下、能独立思考、有主见、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创业人才。

(二)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把握教育方向

大学生就业不仅反映大学教育的水平,还与整个社会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与就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一致。就业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经济环境因素和个人素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适应各种环境和改变不利环境,大学生首先要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校把握高等教育方向,从长期考虑、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培养目标。高校的发展不能被动适应市场发展,高校要超越市场,走在市场前面,才能培养出引领社会发展的人才。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从社会发展、国家长期需要来考虑,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对专业设置和教育方案的改变应从是否适应教育目标来考察,不能仅看眼前利益,不能随心所欲,朝令夕改。高校要坚持大学教育目标,坚守大学教育的本质,把握教育方向,不要在就业率的考核下失去应有的职责和方向。在公众的误解面前,大学和大学教育者要正确认识、理解大学生就业,反思大学生就业率低的深层次原因而非表面现象。

(三)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创业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教育要遵循自身的规律。教育内部规律要求:为促进社会发展,首先要提高个人的素养以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要求:为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社会能提供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物资和精神资源。作为个体的人是教育的中心,大学教育不是培养学生短期职业需求和单一专业知识或技巧,而是培养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长期发展的人才。大学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培养模式,注重对大学生品行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遵循教育规律的大学教育是完全能够满足广义的大学生就业要求,也只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大学才能经受市场的挑战,得以不断发展和发扬光大。

(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展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培养健全的人”,通识教育不仅教会学生专业知识,还注重对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学与教育结合,注重学生的个人修养、境界、诚信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知识能力兼具、道德品格完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高度统一的人。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也说,经济主导的教育肯定不是完整的教育,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更不是成功的教育。为培养适应各种环境并能改变环境的人才,大学教育就不能是简单地做职业培训,大学承担着社会的责任,必须要具备引导社会发展的能力,所以大学教育不应该只是专业教育,而应该开展通识教育。

四、结语

大学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承担着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任,其培养目标要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要利于广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我们要正确认识大学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坚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使命,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大学教育就不仅能够培养出能胜任就业需要的各种人才,还能培养出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创业人才。

[1]谢和平.弘扬大学文化 强化育人为本[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2]眭依凡.理性地捍卫大学:高等教育理论的责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3]王生洪.通识教育没有固定模式[EB/OL].(2006-07-19).http://www.cedu-daily.com.cn/xwzx/gdjy/sxkd/t.

[4]杨卫.大学的发展必然担负着文化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06-07(3).

[5]钟瑞添,孙杰远.大学教育中人本精神的当下审思[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1(10).

[6]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大学大学生发展
“留白”是个大学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大学生之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