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乡”里话桑田——江苏省沛县采煤塌陷地治理小记
2014-08-15
“帝王乡”里话桑田
——江苏省沛县采煤塌陷地治理小记
□程秀娟 颜锋 宋波
沛县,是汉高祖刘邦故里,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沛县也是江苏省煤炭主产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年产煤炭量占全省的69%。然而,煤炭在为沛县带来丰硕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治理的难题。煤从地下一点点地被开采了出来,地却一点一点地向下陷,坑洼不平、积水成湖,原本生活的乐园,成了沛县人深恶痛绝的“塌陷湖”。
塌陷地里“种”光伏
沛县地处高潜水位的平原地区,一般地表下沉1米左右就会出现季节性积水,当地人称“涝洼地”——干旱的时候,看不到一点水的痕迹,可每到雨季,平地里都能撑船。
在该县张双楼煤矿的西面有一大片“涝洼地”,是沛县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地址所在。据分管工业的安国镇副镇长甄宗勤介绍,该公司利用张双楼煤矿塌陷地,计划2013~2015年,分期建设55兆瓦光伏发电。规划投资6亿元。目前15兆瓦日最大发电量近9.5万度,年发电量1700余万度,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
这样的用地模式,有望让沛县再次容光焕发。
据悉,当前沛县正处于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黄河故道开发时期,对土地资源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但可供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日益枯竭、土地粗放利用问题依然突出,迫切需要提高开发利用率来破解发展“瓶颈”。
继续以上述公司为例。针对塌陷地的特点,南部塌陷地回填区内以大棚或其他合理方式种植花卉苗圃,用以培育各类经济景观作物。同时,通过修改设计,将太阳能阵列的顶部提高到2.5米,在阵列的下方规划种植喜阴类经济植物。在场北部的100亩水面区发展养渔业,实现农、渔、光互补综合开发利用。
同时,该用地单位计划再投10亿元,建设70兆瓦光伏发电和一个光伏科普展览馆,形成安国光伏太阳能园区,与周边湿地融为一体,从而形成集湿地生态旅游、工业光伏参观、农业采摘垂钓于一体的休闲娱乐观光区,做城市的后花园。
因势利导建湿地
不仅用地紧缺,耕地塌陷、生态破坏、水质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摆在沛县人面前。
安国镇位于沛县西北部,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从小生活的地方,也是汉初三相王陵、灌婴、周勃的出生地、成长地,素有“一帝三丞相,五里三诸侯”之誉。位于该镇的张双楼煤矿,由于多年开采,造成1.5万余亩土地塌陷,周边环境不断恶化,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真是“安国不安”。
近两年来,矿地双方确立了共同发展、共同治理的思路,对采煤塌陷地进行土地整治,启动了安国湿地项目,同时也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新路子。
安国湿地项目位于镇区南部,东起沛县西环路,西至龙河公路,共计9000余亩。其中,塌陷深度超过4米以上的面积4000亩,深度1.5~4米的有3300亩,1.5米以下的拉坡地有1800亩。该项目依托采煤塌陷地,结合南水北调尾水导流工程进行建设,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总投资5亿元,是该县最大的生态工程。
项目一期投资1.66亿元,建设面积6平方公里,涉及地质地貌修复、土方、水利、水质净化、道路铺设、服务设施等工程,目前一期已完成80%。
一期工程完工后效果显著。据沛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工程有效治理和修复了塌陷地的地质地貌;通过表流湿地及水生植物,使县开发区、龙固开发区每天进入湿地范围内的5万吨尾水得到了有效净化,从一级A标准提高到地表三类水标准;作为灌溉水源地,有效解决了西部高亢地区近40万亩农田的灌溉。通过综合整治,塌陷区被建成集休闲、居住、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湿地,有效改善了矿区周边环境,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养生和娱乐的场所。
巧取表土造良田
30多年的开采,目前在沛县已造成塌陷土地8万亩,其中,塌陷深度小于1.5米的土地4.2万亩、塌陷深度大于1.5米的面积3.8万亩。据测算,全县矿井都关闭时将形成24万亩采煤塌陷地,占全县耕地面积近五分之一;22万失地农民,占全县总人口的近六分之一。
安国镇程楼村经过多年开采,形成了400多亩的大坑,村庄完全被积水淹没,成为一片“孤岛”。房屋开裂、地面积水,严重影响了该村487口人的生产生活。沛县局以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项目为切入点,组织申报了《沛县安国镇冠英村挂钩复垦项目》,以建设程楼村新型社区。
2013年9月,程楼村复垦项目开工。通过表土剥离和矸石回填,项目区抬高近2米,回填矸石8万多立方米,表土覆盖4万多立方米。当年10月底,项目工程竣工,同年12月,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国土局负责人给算了一笔账,按照夏、秋两季来算,每亩按2000元评估,单单新增的这些土地,就可以增加18万元收入。这就等于在塌陷地里播种下希望的田野,沛县人民收获着幸福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