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14-08-15李亚
李 亚
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主观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活动。自主学习强调教师的指导是前提与基础,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将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尊重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积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体验、发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顺应新的课程改革,转变自己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价值观,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该积极组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回答。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及学习权利,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够达到这种状态:学生敢于提问题、喜欢思考、愿意想、愿意说。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主要是由语文课程的特征决定的。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对于一篇文章,读者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阅读,因此,对于一篇文章,应该允许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由自己独特的见解。当学生提出与教师观念截然不同的想法时,应该理解学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讨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怎样阅读、怎样积累知识和运用知识,教师不一定要求学生必须接受自己的观点。教师只有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才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自主学生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二、设置情境,方法引导
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袖手旁观,相反地,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用更高的要求和严格的态度对待学生。语文教材的特征决定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仔细挖掘语文教材,促使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优势,创造优美的教学情景,走进学生的内心。即使是简单的导人,也可以精彩纷呈。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从诗歌引入入手,温故知新,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能否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等媒介可以突出表现语文课程文志兼修、文学性强的特征。散文语言优美,再配上音乐朗读,能够创造出优美的语言环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语文文字的理解与感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用画面向学生展示诗文的意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含义。对于科学性较强的说明文,教师可以收集大量的图表、图片,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枯燥的内容,这样也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重难点,相应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从而促使全班同学共同发展,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学生一般都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果学生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则无法获得成就感,逐渐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地提出一些超出学生水平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训练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1.老师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动脑习惯
语文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丰富的文学作品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媒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有趣性,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2.打造开放式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心灵自由,建立群体相互激励的机制,敢于拓展课堂时空,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呼吸,将学生的自主意识转变为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灵感,及时抓住时机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建造情景式课堂。
3.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教师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的主要责任是点燃火把,让其自由燃烧。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适应时代发展,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与方法。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应该坚持不懈,而学生则应该循序渐进。教师应该将语文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