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2014-08-15陶照美
◆陶照美
(山东省昌邑市围子街道陶埠小学)
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每每看到作业本上那稚嫩的一笔一画,望着台下那一双双天真、幼稚的眼睛,我从内心深处喜欢他们,爱他们。在教学中我也理所当然地倾注了我的全部精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执教的班级教学效果一直名列前茅,现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寓教于乐,寓情于景
善于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来学习课文,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年龄特征,教师必须设法把干瘪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容易接受,把课堂教学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玩得开心,并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学习。依据课文的特点,把各种小动物或各类能表演事物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扮成各类事物,如:小动物,并模仿他们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表演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创设情境,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学习的载体,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事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课堂上让学生戴上“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头饰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小朋友感受到自己就是其中的小鸟了,此时学生的情趣更加高涨。这样,教师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二、精心设疑,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贵有疑,设疑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设疑,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希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积极思维往往从产生疑问开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质问疑难问题,使学生兴趣与主动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学习态度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达到教学的目的,如《识字1》一课,根据课文,我设计了以下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的发现,说说什么季节到了,分组去找春天,请把你找到的春天讲给大家听。除此之外,你在春天还观察到过什么?组织学生,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使课堂气氛跌宕起伏。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了兴趣。若学生长时间正襟跪坐地聆听老师滔滔不觉地讲课,感觉乏味,降低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而精心设疑,步步引导,启发学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是拼音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教学中不分重难点,一律由老师教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再由学生机械抄写的老式教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汉字知识和识字方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分析记忆生字的字形,结合课文词句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词义,教师只对重点、难点做指导和讲解,在教学中我还发现,有些生字在它的音、形、义上总会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规律,例如,“闪”:门内有一人;“坐”:二人土上坐;“长”:先撇后横,竖提加捺。这样一来,孩子们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生字,这比直接告诉他们“这个字念什么,该怎样写”的效果好多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水平和识字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预习新课的能力,我提前把一些生字的谜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谜面去分析这些字的构字特点。如“鸣”字小鸟张口叫。“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又如“思”字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动脑。学生尝到了编顺口溜和猜谜语的甜头,以后只要学习生字,都争先恐后地编。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变成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学习空间。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游戏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
四、营造宽松氛围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体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只有让学生处于一个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这需要教师相信并尊重每一个孩子为其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我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六个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荐出了六名小组长。有需要时就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无论对错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不直接批评、训斥学生。有的孩子一时回答不上问题我会先给一定时间让他“好好想一想”,若仍不会我就让他请同学帮助自己。正因如此班上的学生从来不害怕回答问题。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是儿歌和手势。手势可以帮助他们形象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当插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儿歌并借助手势表演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帮助他们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
五、和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天性都是积极向上的,我抓住这一点,经常和孩子的家长相互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和家长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全面信息,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以便因材施教,和家长共同搞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总之,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是繁琐的,它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多一点耐心和细心,巧妙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