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实施策略

2014-08-15刘春艳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2期
关键词:课堂作业作业思维

◆刘春艳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新城小学)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存在的弊病

新课改之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课堂作业内容比较单一、死板,局限于课堂知识,局限于教材,机械、重复的较多。导致课堂作业的有效性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1.内容单一,脱离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目前,小学数学的课堂作业基本以课本为中心,学生不能突破教材的束缚,不会学以致用,更不能与生活接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如果需要解决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学生也不会利用所学,从而显得困难重重。

2.形式乏味,缺乏创新

很长时间,某些教师把课堂作业固定于“知识巩固”和“技能强化”上,作业形式就两种:一是占统治地位的书面作业;另一种就是口头作业,如口算。这两种形式虽然有其实实在在的用处,但是过于单调乏味,长期进行这种训练会让小学生感觉枯燥无趣,没有新鲜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对数学作业产生厌烦心理。

3.统一要求,毫无层次

我们在教学时经常说要因材施教,可是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对全班学生采取的都是相同的模式,既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实施统一的作业设计。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优秀的学生觉得过于简单,而差生却显得力不从心。于是课堂作业在转化差生、培养优生的时候,其有效性就大打折扣。

4.题量过大,质量不高

“减负”虽然已经唱响多时,但是某些教师仍然相信,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学生反复地练习,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提高。殊不知这些老师根本没有抓住学生问题的症结,这样即使做了再多的题,学生也一样不知所以然。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和保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课改精神出发,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优化与创新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具体实施策略

1.课堂作业要根据差异,分清层次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课堂作业要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布置,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满足,从而加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1)课堂作业数量的分层

为了让学优生有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他的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尝试实施弹性作业。例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可以不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相同数量的习题,而采用:“做得快的同学尝试一下其他的方法”或者看“谁做得又多又快又准确”,这样不仅照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保证了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

(2)课堂作业难度的分层

不仅作业量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还要考虑作业的难度。对于学生智力、能力上的差别,教师应该了解每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例如,在教学“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教师可以布置口头的课堂作业:你是怎样算的?先让个别学生拿着计数器到前面演示,边拨边说是怎样计算的,然后请几个学生模仿着说,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通过个别引导,以点带面的形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帮助。

(3)课堂作业内容的分层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作业,形成作业自选商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或者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作业来完成。这样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还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2.课堂作业设计应多元化

(1)课内外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因此,课内知识必须与课外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作业让学生理解、应用、吸收所学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终形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例如,在“小数的认识”一课中,书上给出了一些实例,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数?课堂上学生纷纷述说自己见过的小数,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2)学科间相互促进

把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间融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运用知识。例如,在教学“时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可以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多种事情,可以口算多少道题,可以数一数拍几下皮球,可以读多少个字等等,学生在实践、交流、讨论中体会到尽管一分钟不长,但是我们仍然能做很多事情,从而对学生珍惜时间进行了教育。

(3)校内外架桥

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任务,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渠道。

3.课堂作业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富有趣味性

(1)课内转为课外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但经常会因为实际情况有所变化,预设作业没有全部完成,此时,教师可以将部分作业由课内完成变课后拓展。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也能让学生带着思考离开课堂。

(2)开放作业,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他们的思维就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时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例如,在教学两位数退位减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汇报时发现,有的学生用的是口算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的是摆竖式的方法,还有的学生采用的是拨计数器的方法等,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通过多种方法的交流、讨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使他们体会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总之,在课堂作业的实施过程中,使用恰当的实施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可以提高课堂作业的效率。课堂作业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消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要避免机械地抄记,重复地套用,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作业的方式与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消化、吸收并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课堂作业作业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来写作业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作业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课堂作业设计“四变”——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评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