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视域下的济南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2014-08-15张吉清
张吉清
自2000年全国正式启动社区建设工程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济南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建设总体要求,采取高规格组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高素质配备等做法,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积极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因此,如何运用协商民主的基本原则,推进济南的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为此, 2012年上半年至今,济南市委党校、市民政局联合调研组,对全市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总结。
一、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统一
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对社会各方利益主张的有效整合。而协商民主对于建立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社会管理社区化的微观基石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民参与是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共同的理论契合点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治理机制,它鼓励公众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决策。社会管理创新不是简单的“维稳工程”,而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根本变革。它蕴含了一种“大管理”的价值取向,即由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刚性管控为主要手段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转向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单位管理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管理、服务和协调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多元治理新模式。社会问题的日趋多样和社会矛盾的日趋复杂使政府部门独立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局面难以维系,因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急需公众广泛而有效的参与,公众参与成为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话语。
协商民主强调公民的平等,认为所有受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当拥有平等参与决策过程的机会。公众参与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实质就是坚持新时期群众路线,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二)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是社会管理创新和协商民主全面“铺展”的现实契合点
在我国,协商民主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价值已经得到彰显,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以政治协商制度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制度。在社会管理领域,各地积极探索并创造了不少类似民主协商、民主议事的制度,如浙江温岭创造的民主恳谈对话机制,引导、组织公众有序参与当地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决策、管理与监督。
(三)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创新在社区治理中的契合
公众参与是协商民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契合点,这种理论契合在社区治理中形成了“共识”,即强调公众在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中的“在场”与“协商”。社区公众“在场”与“协商”的实践,赋予了这种理论契合更广泛的价值共识。社区的公共事务与社区居民联系紧密,能最大限度地吸纳各方主体基于共同利益,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协商,在社区治安、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议题上达成共识,以维护自身利益和社区公共利益。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就要积极应对诸多涉及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在参与和协调的过程中增进各方利益,在基层治理中实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协商民主认为一切关涉公众切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领域都是协商对话的范围,为公众直接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因而,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具有良好的运行基础和可操作性,城市社区更是具备了较好的协商平台。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维护社会自治的同时,国家公共力量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社会自治领域的发展也应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济南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实践
伴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济南市的社区管理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构建社区发展基础阶段(2000——2004年),着力于理顺市、区、街、居之间的关系,为社区发展提供外部动力;二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载体阶段(2005——2006年),主要是加大社区自治体制、机制、载体的创新力度,激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阶段(2007——),创建了以培育社区自治为核心,以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市场化为手段,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的“社会管理”模式。
(一)济南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深化街居体制改革,建立社区工作新机制,为和谐济南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健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建设规划。2000年6月,济南市社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秘书长和副市长任副组长,30个市直部门参加的济南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市属各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都把社区建设作为各地的“一把手工程”; 相继制定了《济南市社区建设2001——2005年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济南市社区居民自治工作规范》等,对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与指标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科学合理划分社区,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要求,济南市不断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首先,适时调整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规模。自2001年2月开始,通过三次调整,将全市原有的670个居委会逐步合并为445个社区居委会。撤镇改办、撤村改居,将3个镇改建为9个街道办事处,将43个村改建为居委会;按3000户的标准建立了社区,社区规模相对合理。其次,通过确立社区建设经费市、区两级分担机制和以奖代补的办法,理清了市政府与区政府的责权关系。第三,通过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在街道的办事机构,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厘清了区直各部门与街道办的事权、人权、财权关系。第四,通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下沉至社区,确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厘清了街道办与居委会的权力边界,理顺了街道办与居委会指导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逐步建立起“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第五,建立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在建立健全居委会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由楼长、单元居民小组组成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以及社区志愿者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2.搭建平台载体,开展创建活动,为和谐济南建设创造良好氛围。创建日趋完善的社区管理体制。先后创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各为一边,形成了“A”型社区自治体制;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成员大会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为决策层,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执行层,社区监督协商议事会为监督层的“一心三元”自治机制;高档封闭社区的“五位一体”、“服务型俱乐部”以及适合城乡接合部开放式社区的“邻里互助”、“社区共治”模式,形成了由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住街居单位共享资源、共建社区的良性共治机制;建立了以市中区“网格化”信息管理为代表的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成功打造了燕子山“E”社区等一批典型。建立了居委会工作人员生活补贴市、区、街三级承担机制,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创新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载体,培育社区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举办“平安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邻里节”、青年节、儿童节、重阳节等主题活动,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搭建了平台。启用了全国首个社区标志,强调“携手共建家园”的社区自治理念,强化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为和谐济南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以来,投资3.4亿元,集中整治了老城区2467条多年失修的背街小巷,使其全部得到绿化、硬化、亮化;投入两亿多元,建立社区服务中心53处,社区服务站471处,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站400多个,托儿所、小饭桌300多处,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网点7000多处。2005年以来,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福彩资金1500万元,区、街配套资金6000多万元,重点扶持150个老城区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使全市城区街道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平均面积达到420平方米以上,且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运转高效。
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精细化水平。通过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典型示范等手段,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功能。设立家政服务等项目达200多个;全市社区,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等服务体系;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118处;建立社区文化中心311处,社区文艺队伍发展到450余支,近2万人,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社区居民学校290处;全市90%的街道和50%以上的社区建设了健身路径;社区就业、再就业体系趋于完善,近两年仅安置下岗职工就达2.6万余人;在街居普遍建立了“低保服务站”、“慈善超市”,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建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青少年成长俱乐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组织,促进社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不断提高社区信息化程度,为社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目前以“信息化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按照“厅(信息服务厅)、屏(信息显示屏)、线(便民服务热线)、站(社区服务网站)”四位一体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在全市社区广泛普及。在此基础上,建立无线监控系统,完善了治安智能防控手段;建立了呼叫中心系统,通过人工坐席、网络转接、电话呼传、派遣订单、服务外包等方式,可以为居民提供家政、送水、维修、购物等上百种个性化服务,实现了社区网络服务和现实服务的对接。
4.加大改革力度,勇于探索创新,为和谐济南建设提供内在动力。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使优秀人才不断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干部的素质明显提高。早在21世纪初,槐荫区西市场办事处就引进了近30名大学生到居委会,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都对此做了宣传报道;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建立了与事业单位干部工资同步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目前,建立了一支以陈叶翠、李冲、刘云香、高虹为代表的,能够带领广大居民开展各种类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活动的社区干部队伍和具有专业化资格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济南市按照“便民、求实、提效”的要求,努力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于2008年9月开通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充分发挥了“民生直通车、发展助推器、形象代言人、行风监测仪、决策信息源”作用,已经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为民服务的重要渠道,成功打造了一条济南特色、全国领先的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充分肯定,赢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认可。2012年10月,“济南市政府12345全民参与社会管理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国标委验收,成为全国惟一的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2013年12月18日,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由济南12345热线主导制定《政府热线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国务院研究室等都曾专题调研。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等先后多次进行报道,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实施典型带动工程。2002年济南市被民政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区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2006年3月,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中国大陆首个“安全社区”;2008年4月,槐荫区被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命名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安全区,历下区甸柳新村第一社区、中创开元山庄社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惟一的和谐社区建设固定联系点;2009年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历下区、市中区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济南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提升了城市形象,扩大了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济南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济南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管理理念滞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思想仍十分突出;重视强势群体权利、轻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现象仍然存在;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
2.管理主体未能实现多元化。社会管理存在缺位,政府包揽一切不堪重负。一是社会组织发展滞后,服务网络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济南社会组织主要分为四类:活动类、维权类、服务类、救助类。活动类社会组织,如秧歌队、书画协会等较多,权益类、服务类和救助类的社会组织如妇女协会、残疾人协会、社区互助组等数量较少且质量不高。社会组织的发展严重滞后,服务网络体系不健全,影响到社区为居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二是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功能缺乏保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承担政府部门委办的事务性工作160多项,机构设置上行政导向明显,社区居委会实际上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对社区工作者工作绩效的考评主要来自上级行政部门而非社区居民,这种行政导向的工作模式,必然导致社区工作在理念和执行上的行政化和自治动力缺乏。
3.公民参与不够,对社区建设缺乏认同感。从参与人员范围看,比较狭窄。在相当一部分社区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的“中坚力量”主要为“老少低”。“老”即离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职工;“少”即中小学生;“低”即定期到社区居委会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和政府在社区买岗安置的4050人员。
4.管理法规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法律。198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已无法适应社区建设的需要,社区建设和管理活动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仍然是以行政命令为主。从济南的实际来看,地方性制度、法规滞后或缺失。在编制问题上,执行的是2001年确定的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相关职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编制已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从目前管理现状看,缺乏一个合适机构或平台来组织协调;部分政策制约了工作开展。
5.机制保障缺失。社区管理存在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多方面的机制保障。一是缺乏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机制。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管理主要依赖于社区的发动,参与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建立一种平等、畅通的社区事务参与机制,各职能部门对社区的考核项目和程序都有待进一步简化和整合,居民、社区组织对社区工作的评价和居民满意度等重要评价依据也尚未列入考核评价体系。二是缺乏社区工作者保障和专业化的培训机制。当前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与社区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急需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带领社区居民实现自治的能力。
三、协商民主视域下济南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以和谐社会为目标,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担当起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以及培育社区自治的职能。要树立治理理念,努力破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难题,消除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盲区,努力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政府制定科学的社区发展规划,培育和引导社区自治,同时,要充分发挥居委会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激发居委会立足居情,不断创建社区自治机制、拓展自治内容、创新自治方式方法,共同推动社区发展。
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制度和领导体制。要建立具有特色的“一把手”工程,强化党政主要领导亲手抓社会管理的具体形式和措施。为使社区建设和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行政,必须分层次理顺体制,强化相关组织建设。建议在市、区两级建立社区建设指导协调委员会,由同级政府牵头抓总,各类涉及社区建设的条条部门和驻区大单位负责人参加。其主要职责是规划社区建设目标,确定社区建设重大事项,协调社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克服条块分离的弊端,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应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牵头,驻街大单位负责人参加,对社区建设和管理实施全面领导,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市、区政府的授权,对辖区内的社区建设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职能。
(二)以培育居民自治为根本方向,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体系
1.理顺政府和社区的关系,建立政府与社区的良性互动。界定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任务。按照《居委会组织法》和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精神,凡属政府职能应由政府独立完成,不得推给社区居委会;属于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事项,凡需交由社区承担完成的,可由社区工作站负责;凡需要社区居委会协助完成的任务,政府要按照权利和义务、劳动与报酬对等的原则,协商一致,并拨付相应经费。进一步实行权力下放、重心下移。促进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行政指令向具体指导、下派任务向积极扶持转变,管理方法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为主转变。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居委会组织法》,杜绝向社区居委会乱下任务、乱考核的现象。
2.建立社区自治的保障制度。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做到权责相称、费随事转,使社区回归到社会服务领域,逐步进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监督的有序状态。建立社区工作专业化制度。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培训,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角色和职责,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提高社区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建立社会评价制度。由政府主管社区工作的部门组织社区成员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自下而上地进行评价,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查工作的标准,以培养社区工作者的主动服务意识。完善社区工作者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水平,建立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制度,解除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3.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按照政府引导、民间主办、加强监管、放开发展的思路,对各类社区服务组织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推进,不断健全服务网络,规范服务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对活动类的社区服务组织,如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协会等,应加强监管引导,制订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对维权类的社区服务组织,如妇女协会、青年协会、外来务工人员协会、老年人协会等,要创新理念和工作方式,多在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维权类中介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及时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对服务类的社区服务组织,应引导其向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实现高质量、高档次、高要求的服务目标;对救助类的社区服务组织,要建立政策、资金、实物、服务、结对五种形式为一体的社区救助互助机制,引导社区居民开展自助和互助,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
4.实现社会服务组织的有效运行。福利性社区服务,主要以社区老弱病残、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因而应采取无偿服务或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形式;市场性社区服务,以家政、职业推介等便民利民服务为主,则可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适当地收取服务费用;行政管理性社区服务,以特定人群为服务对象,开展计生服务、失业登记、外来人员IC卡发放等各种证件办理和公开政府办事指南的服务,应按照有关政策和规定收取相应的费用。
5.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要根据社区服务发展的需要,建立社区服务职业。吸引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低保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再就业,使其在参与社区服务中实现自救、自立。要从下岗失业人员中挑选有奉献精神和专业技术特长的服务人员,组成专群结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专业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其服务质量。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和居民的互助服务。要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有志于社区建设的优秀人才,提高社区工作专业化水平,推动社区建设持续发展。同时,引导居民逐步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道路。
(三)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实现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网格化。要在各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形成纵横交错的社区服务系统,为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要健全完善网格化、信息化、数字化城管,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逐步将数字化城管、信息化公共服务向街道、社区延伸,使城市管理指挥的各个子系统与中心指挥平台互动、互联,努力实现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全覆盖。
2.多渠道为社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撑。增加区级以上政府对社区建设资金的投入。建议在区级以上财政建立社区建设基金。严格实行费随事转。通过相关制度确保各职能部门在将工作职责移交给社区的同时,相应的工作经费也及时地拨付到社区。培育社区“造血”功能。通过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区利用自身服务平台开展有偿或低偿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鼓励下岗职工、低保人群和失业人员投身社区服务领域。构建多元投资体制,为社区建设提供物力、财力支撑。
(四)以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素质为着力点,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1.在宏观层面,建章立制, 解决人才培养、设置及社会地位问题。尽快修订《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对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职能职责、自治功能、成员身份和待遇等作进一步明确。应尽快探索制定全市统一的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 建立职业社区工作者上岗标准, 形成社区工作的行业自律, 为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培养提供标准。
2.在微观层面,完善内部机制, 加强教育培训,重视人才引进, 增强服务绩效。健全社区运行机制, 完善社区工作者成长的制度环境。要建立和完善由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的机制。社区工作者定期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居民代表大会) 汇报工作,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对其工作进行评价, 并决定是否继续聘任。建立和完善社区对街道及政府职能部门的民主评议机制。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社区居民对街道与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的工作状况进行评议, 将他们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单位及个人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和完善街道及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的考核评议机制。主要考核与评议社区完成与落实市、区、街道布置工作的落实情况, 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完善和落实激励机制,吸引、加强教育培训, 优化社区工作者的成长环境。建立社区与高校的联系,加强人才引进。在具体问题层面,灵活解决人员不足问题。探索建立在编人员为主体、临时人员为补充、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社工队伍,相关部门也应研究增加社工人员编制问题。
(五)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文化建设
1.整合社区人文资源。实现文化场所的开放和共享。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内单位、学校、机关及家庭的文化资源,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对居民群众开放,实现“共建共享”、“互利互惠”。实现文化团体的整合。以群众喜好和意愿为导向,将零散的群众文化队伍整合成各类有组织的群众活动团体,壮大社区文化队伍。同时,利用社区内的文化、教育力量,开办市民学校、各类培训班等,以有偿或低偿方式为社区成员提供学习教育的机会。
2.加强社区活动策划。一是要结合各种节庆日,举办社区邻里节、邻里交流促进会、趣味运动会、棋牌赛等各种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活动。二是要充分发挥表彰激励的作用。定期举办“平安家庭”、“模范党员”、“优秀社区志愿者”等各种评先树优活动,激励参与社区建设的居民,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三是对社区孤寡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要及时地给予关爱,让其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人文关怀。
3.打造社区特色品牌。深入挖掘社区历史、民俗、人文等方面的特色。拓展社区文化的内涵,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和社区精神,以引领居民关心关注社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群众实践中的鲜活经验,并打造成特色鲜明、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社区建设特色品牌,增强居民对社区品牌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六)以培育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为切入点,实现社区资源共享
1.畅通自治渠道。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实行“三会分设、循环互动”的自治机制,即居民议事会决策社区事务、社区居委会执行决策事项、居民监事会监督执行成效,可以作为实现居民自治的一种选择。这样可最大限度地让居民“行主人权、办主人事、尽主人责、享主人乐”,只有将社区事务的议事、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变成联系、组织、教育、凝聚和调动居民参与的过程,才能充分体现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
2.搭建参与平台。要树立“社区人员资源化”的观念,引导全体居民积极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积极为居民群众提供互动的参与平台。鼓励居民对社区花草树木“认养”,对社区公共设施“认管”,对社区困难群众“认帮”、对社区贫困学生“认领”、对社区公益事业“认捐”,等等,从而实现社区事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居民全方位参与。
3.培育参与意识。要组织引导居民群众投身社区建设、解决社区问题、参与社区管理、谋求社区发展。根据居民意愿和需求,经常组织开展各种邻里互动活动、娱乐健身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增强社区的感召力。发挥身边典型的带动作用,定期开展关爱暖心和评先树优活动,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1]吴猛.社区协商民主:理论阐释与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0(2).
[2]吴新叶.社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张俊芳.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 李莉.推进中国协商民主完善的新路径:社区组织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8(3).
[6]陈奕敏.民主恳谈与社会管理创新[N].学习时报,201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