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供给与文化消费
2014-08-15闫平
闫 平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深刻变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双重背景下,不断扩展公共文化供给、积极引导全社会文化消费的取向,已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迫切任务。
一、公共文化供给的基本内涵
在全球大力倡导公共服务理念的当今时代,基于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要求,以及对于保障我国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理念遵循,国家提出大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举措,其目的就是整合重组各种文化资源,以达到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服务最优化,满足公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以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凝聚核心价值、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为根本目标,向大众提供基本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这一公共文化供给,就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文化职能。
在西方经济学中,公共文化供给属于公共产品范畴。从公共文化的提供主体看,应以政府提供为主,社会非营利组织或者私人提供为辅;从公共文化的提供方式看,由于政府在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可能存在低效率(政府失灵)现象,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可以通过市场来完成,但市场生产和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文化产品,则需要政府予以引导和规范。大众在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后,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情感操守得到陶冶,长此以往,消费者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准、生活品质就那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必将对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一定的外部正效应和积极意义,这种“外部收益性”正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性在文化消费中的最佳体现。
公共文化供给具有多方面的特征:第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政府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机构,全方位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构建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第二,公共文化供给的基本评价标准建立在“公众满意”基础之上,一切文化服务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全社会“普遍受益、均等享有”的文化需要。第三,公共文化供给的运作管理效率与质量是衡量和评价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为了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准,必须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行政的效能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实现对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现代高效管理。第四,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这种参与既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也是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过程及服务水平的监督。
从公共文化供给的上述特征中可以看出,在公共文化服务这个由多环节组成又相互关联的体系结构中,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双重责任。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观责任来自于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对公共文化服务责任的认识、理解、感受和全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信赖,是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忠实履行职责和义务的内在驱动力;其客观责任则是指“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即维护和保障公众文化权利的责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接受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义务。政府只有明确了公共文化供给的基本内涵,才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相应职能作用,在改善文化消费环境、提高社会文化消费能力、稳定文化消费预期、增强大众文化消费意愿上做足工夫。
二、我国文化消费状况及发展趋势
文化消费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一定文化产品和服务,用来满足精神需要的一种消费活动。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理解,文化消费不仅是文化商品再生产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人力资源在更高水平上不断被再生的内在环节。与一般物质消费相比,文化消费具有形式多样、内容繁多、层次高、持续久、影响大的特点。它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受众的生产和生活,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又引导和促进着其他形式的生产和消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趋加快,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大调整,满足大众精神文化诉求的文化消费已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之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选项。
(一)文化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2]“稳增长、调结构”是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大力挖掘文化消费潜力,可以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居民的文化消费是“扩内需”、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当前带动我国文化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其一,近年来,我国民众在文化教育投入(学校教育、校外培训、家庭教育等)、家庭文化投入(书报刊等阅读物)以及较高文化含量的家庭用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开支逐渐增加,并且文化消费的“边际效用”①日益彰显并大大超过物质消费,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满意度及收益效应愈加提高。其二,商品的包装、款式、品牌、广告等附加的文化价值超过了物质商品本身的成本,物质消费品的文化附加值逐渐上升。其三,新闻、广播、文学、艺术、戏剧、影视、出版等文化艺术业逐步向市场靠拢,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催动着文化消费市场化的进程。其四,高速发展的现代文化传播媒介或载体,在助推核心层文化产业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诸如文化用品制造业、电脑业、印刷业及文化教育设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硬件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文化消费的上升。其五,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扩大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从文化产品生产增长速度及文化投入的集约趋势②来看,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而易见,并呈现快速增大势头。
(二)文化消费的全球化走势逐渐增强。伴随着经济交往的延伸和扩张,世界范围内文化上的频繁交流和沟通也已成为现实,这不仅表现为经济交往需要共同的文化认同,还表现为交往主体之间要有某种共同的文化需求。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人类共同的文化问题,如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和谐、外来文化的渗透侵蚀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范围内的通力合作。各国文化日趋深入的交流、交融乃至交锋的格局,必然会促进文化消费的全球化,包括消费对象的全球化共享、消费时尚的全球化蔓延和消费方式的全球化趋同。[3]与此同时,信息科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文化消费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有力支持,使文化消费便于在更大范围的传播。至于各国之间的文化产品在生产经营方面所进行的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则更能在较大程度上和较广范围内适应文化交流国家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化解文化源差异造成的对他国文化的防范心理,有效地推动全球化的文化消费。
(三)文化消费需求多元化特征愈加明显。据统计,我国城市和乡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在2011年分别达到1102元和165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3.8%,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1.7%和15.1%。[4]这与近年来我国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供给、有力推动和支撑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演进密不可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公共文化政策的实施、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的大量生产以及通过政府购买和企业赞助等方式让大众支付少量费用甚至免费享受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已成为我国加强城乡民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和公共文化供给的主要途径。在百姓需求增大和政府加大供给力度的相互作用下,大众文化消费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愈加强烈,人们的消费需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特征不仅表现为各阶层文化消费取向的多元并存、消费理念的多元风格,消费方式也表现出更多自主选择权。如各地的文化创意街区、小剧场、文化长廊、个性书屋、创意小店等等载体的不断涌现,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提供了多样时尚的文化消费选择;中小城市活跃着的大量民营剧团、农村地区的特色文化大院和庄户剧团,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多彩的文化演出;文化休闲旅游潮的兴起,使大型实景演出、广场和公园主题文化演出等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得到长足发展,这些皆满足着大众多元取向的文化需求。
(四)新兴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文化消费结构的升级。文化消费结构体现的是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享用的各种类型的消费品与服务的比例关系。文化消费结构层次的高低,根本上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具体影响文化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有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文化产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心理以及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等方面。然而,近年来新兴文化产业的出现是文化消费结构变化的一个关键缘由,如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虚拟网络业、动漫业、会展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在成为调节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重要内容的同时,极大地影响着文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如2011年我国文化娱乐产业消费规模达1008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较上年增长20%,预计今后还会有较大数额的增长。[5]目前,文化娱乐消费是国内居民消费增速最快的一个消费领域,而且呈现出稳定并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日常商业零售、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等传统领域的消费量不断下滑的情况下,文化娱乐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支柱力量。由此可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兴,已经极大促进了文化消费结构由自给性③向商品化、娱乐型转变,并由基础教育型、日用物品等浅层面需求向精神需要、特色服务形态方向提升。
(五)便捷的文化消费渠道受到大众推崇。促成消费行为最终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消费途径的畅达。城乡现代化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消费方式往往会被放弃,而便捷畅达的文化消费渠道在受到大众推崇的同时,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市场回馈,像“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小剧场”、“电影城”等公共服务方式和设施,因其离家近、场地小、票价低的优势,成为当下文化消费的热点,2013年我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2百亿大关就是一个明证。在新的生活观念及方式推动下,便捷式、家庭式的文化消费模式,成就了快速扩张的新兴文化市场形态。互联网时代,网络付费阅读模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消费领域,数字交互技术的发展为居家式文化消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点播节目、远程学习、休闲游戏……越来越多的新功能被开发出来,成为新型文化消费的一个集成平台。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051.79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31.97%;网络音乐总体市场规模达到23亿元,比2009年增长约14.4%。[6]展望未来,手机报、网络游戏、电子书等时尚快捷的文化消费领域,必将创造性地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新需求。
三、公共文化供给在提升文化消费水平中的功能
我国文化消费的状况表明,文化消费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一个社会的文化消费状况由文化供给和文化需求共同决定,当前我国文化供给的主体有政府和市场两方面,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属于公共文化供给,其目的是满足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公共文化供给的特有功能,一方面体现在对大众文化需求的引导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引领文化市场发展方向和培育大众长远文化消费需求上。只有在公共文化供给充分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并且市场文化供给又能满足大众多向度的文化需求时,文化消费需求才能得到有效释放,文化消费总量才能真正得以扩大。显然,公共文化供给对于开拓文化消费领域、提升文化消费水平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公共文化供给有利于树立文化发展新理念,正确引领大众文化消费意愿,构筑文明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广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和增进来衡量文化发展的实际成效,应当成为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和“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公共文化供给广泛体现于公益性文化事业之中,其目的是将文化传播内容的先进性、广泛性和有效性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以传播先进文化、提倡科学理念、振奋民族精神和培育公民意识为己任的公共文化供给,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增强主流文化认同,形成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传播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并逐步落实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求,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有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正确引领文化消费时尚,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规范和引导文化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文化供给有利于实现公民文化诉求的均等化,形成适宜大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形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在公平正义价值原则的指导下,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公民公共文化诉求均等化,是维护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从本质上讲,大众文化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创造、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属于由消费意识筹划并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公共文化供给以特有的公共性主旨,在满足大众普遍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的文化需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公共文化快速上升为社会文化的主要方面,并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近年来,从大型文化娱乐场所、到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再到社区文化广场等大众文化服务设施的广泛分布,社会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有力推动了大众文化消费的便利和流行,促进了大众文化消费形态的快速形成。
(三)公共文化供给有利于激发城市文化空间再造,拓宽文化消费领域和消费途径。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文化场所和文化消费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空间的天然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7]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剧,文化作为独立元素逐渐彰显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范畴的电影、戏剧、传媒、音乐、美术、图书、广场文艺等文化服务载体,与城市发展规划、建筑设计、城市精神等交融在一起,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城市的一般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城市规划的关注点是沿着由“物质实体”到“经济社会”再到“文化都市”的演进过程进行的 。正是由于有了“文化转向”的城市发展取向和理念,公共文化建设才日益显示出它强劲的生命力,体现国家文化关怀和关照公民文化诉求的公共文化供给,才得以成为城市精神领域拓展和文化空间再造的核心要素。公共文化供给在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塑造着新的文化生活载体,不断兴建的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艺术馆、文化广场等基础文化设施的城市文化空间的拓展,直接带来的是公民持久、丰富的文化生活,必将对拓宽文化消费领域和消费途径,培育文化消费群体产生重要作用。公共文化供给也只有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空间再造的有机部分,才能客观准确地对文化项目、文化机构、文化消费满意度、文化资源利用率等公共文化供给构成要素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促进公共文化供给的完善,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公共文化供给有利于优化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促进文化消费向较高阶段发展。在文化消费过程中,选择何种文化消费品,与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即个人价值追求、情趣爱好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消费心理不但影响消费类型、消费数量,还制约着文化消费结构的合理性。因此,科学健康合理的文化消费心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消费结构,进而促进文化消费向较高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文化供给可谓是对公民进行理念信念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一方面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自觉抵御消费主义、享乐至上等消极片面的文化消费观念,形成文明健康的文化消费风气;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大众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避免非理性消费行为造成的文化消费低层次情况的发生。从长远看,文化消费属于一种精神和情感需求的高层次消费,明显带有知识性、审美性、公共性等综合特性,对消费者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等综合素质具有一定内在要求,这一点离不开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长期引导与培育,特别是有赖于服务型政府公共性文化职能的发挥,以推动我国文化消费结构朝着更高阶段和目标迈进。
(五)公共文化供给有利于拉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培育、引发文化市场产生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如果说公共文化事业能够为培育和拉动大众文化消费奠定基础条件,那么,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则能够在消费过程中不断创新消费需求对象,引发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公共文化供给也只有不断引导大众进行文化消费,才能有效拉长文化产业链条,拉动文化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文化需求的多少、消费能力的高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发展规模及其发展水平。人们对文化需求越旺盛,文化消费能力越强,文化市场就会越发达,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就会越强劲。公共文化供给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直接拉动文化消费。为此,加大政府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数量,既能提高大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水平,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对文化企业生产形成强烈需求拉动,刺激文化企业创新消费产品和消费形式。二是涵养文化消费群体,间接拉动文化消费。政府驱动、政策引导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大众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那么,政府着力提供具有广泛性和普及性的公共文化,对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水准,就能激发大众不断追求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使得文化产业发展获得长久的内生拉动力量,引发文化市场不断产生新的消费热点。
公共文化供给是现代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和发挥好自身主体和责任者的文化职能作用,向全体公民提供“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我国文化消费潜力和消费空间十分巨大,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周期,必须以加强和改善公共文化供给为核心方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和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全面改善和提升公众的文化消费结构和文化消费水平。
注释:
①边际效用是经济学概念,简言之,是指消费者从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新增的效用(满意度或者收益)。文化消费过程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遵循着边际效用递增规律。
②文化投入的集约趋势包括:文化生产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生产力要素中与科技、知识、文化相关的投入等。
②自给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对自己或家庭成员所生产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消费。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自给性消费所占比重较大。
[1]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7.85.
[2]胡慧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76-82.
[3]李金蓉.全球化文化消费的双重效应及我们的对策[J].消费经济,1999(3).
[4]王京生.文化产业爆发式增长与深圳实践[N].中国文化报,2013-08-20.
[5]刘妮丽.文化消费领域是投资亮点[N].中国文化报,2013-03-30.
[6]乔申颖.我国文化消费呈现新趋势[J].经济日报,2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