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现实的人”的维度出发解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2014-08-15魏晓红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现实物质科学

魏晓红

科学发展观既包括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又包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以“现实的人”为其依据的,体现了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具体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创立的前提就是“现实的人”。

一、“现实的人”的内在规定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问题进行了考察,“我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认为只有“现实的个人”,才会有他们的社会关系,才会有“他们的现实生活”。“现实的人”这一唯物史观包含着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的人的活动”,其中“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人”形成的自然基础,而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必要条件则是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

第一,“现实的人”不是纯粹的“自然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的人。作为社会生产主体的人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则在于基于以人为主的活动。而社会的人与其他动物的真正区别是劳动。“现实的个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因而,不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没有物质生活条件的人,也就不是现实的人。

第二,“现实的人”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他人形成了各种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现实的个人”是从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角度来说的。他们认为,只要从现代化的个人出发,个人就必然同社会发生一定关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现实的人”“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在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时,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才有了劳动、分工、合作和交往等等现实的社会联系。同时,“现实的人”作为现实社会联系的纽带,相互影响和制约就成为一种必然,抽象的脱离社会的孤立个体是不存在的。

二、以“现实的人”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实的人”这一观念,对现代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启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强调“人”是在历史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在我国指的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公民。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指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的群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科学发展观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的立场上,从“现实的人”的维度出发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科学地回答了为了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毋庸置疑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服务大众为根本,要让国家的各种惠民成果遍及全体人民、要把科学发展的立足点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要求和对广大人民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坚持的目标,只有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存在,而没有所谓的特殊利益,党的最主要的任务和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人民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将发展的落脚点定位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想实现“以人为本”理论原则,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保障体系上,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充分保障人民现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在十八大报告中,其中关注民生、发展民生、尊重民意是其亮点之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集中地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第二,“以人为本”强调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和基础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消灭剥削、消灭旧的分工,实现“自由个性”的发展;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保证个体的人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实现社会形态的完善和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使物质财富充分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其次发展先进文化,建设高度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再次发展完善民主法制,建设高度政治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生活需要,不断地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以人为本”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了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人的劳动及人自身的异化现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首先,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因为人的基本特性就是社会性,只有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例如: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等得到了发展,然后才是人的发展。其次,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人的发展。因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没有人的发展就难以有社会的发展前进。我们不但要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要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的提升等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调整不适合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把对人的关爱放在突出的位置,满足人的需要,解决人的现实问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79.

[3]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Z].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9.

[4][6]侯惠勤.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7).

[5]陈曙光.关于“以人为本”的形上之思[J].哲学研究,2009(3).

猜你喜欢

现实物质科学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