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2014-08-15甘贻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碳酸氢钠不合理内科

甘贻波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云南会泽 654200

在医院所有科室当中,消化内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用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和医疗的安全。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有着较多的患者,同时所使用的药物种类繁杂,药物用量也比较庞大,基于此,相关医务工作人员一定要合理用药,杜绝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为了探析消化内科当中常见不合理用药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院消化内科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的用药情况,并从520例患者当中抽取病患处方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源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患有消化内科疾病患者520例,并分析其中的180例病患处方。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92例,年龄在18~82岁之间,平均为57.9岁。

1.2 分析方法

从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52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病患处方180例,对其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检查。审核小组由我院高资质医生及执业药师所构成,全面分析180例病患处方。

2 结果

通过分析我院不合理用药的具体情况得知,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药理拮抗、用药指证不合理、药物理化联用不当、药物联用不合理以及药物周期性的使用等。用药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为:14张为药理拮抗,占总药方的28%;8张为临床用药指证不合理处方,占总药方的16%;16张为药物理化联用不当,占总药方的32%;7张为药物联用不合理,占总药方的14%;5张为药物周期性使用,占总药方的10%。这就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不合理处方在消化内科当中实属常见,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3 讨论

目前,在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临床上可以使用的治疗消化系统症状的药物越来越多,不合理用药问题也常有发生,使得治疗效果降低或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纵观我院消化内科中的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药物联用不合理

3.1.1 蒙脱石散和抗菌药物 3g蒙脱石散剂,口服,3次/d;0.2g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3次/d。蒙脱石散剂能对消化道粘膜屏障进行加强与修复,并对多种病原体以及毒素进行固定与清除。临床上在治疗细菌性腹泻时通常把抗菌药物与此药联用。但是胃肠道不吸收蒙脱石散剂,口服之后会在肠腔表面上聚积而形成一个保护膜,导致抗菌药物的药性失去作用。蒙脱石散吸收了抗菌药物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在联用蒙脱散和其他口服药时,会对其他药物的吸收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治疗效果。

3.1.2 红霉素肠溶片和碳酸氢钠 0.5g红霉素肠溶片,口服,3次/d;0.5g碳酸氢钠片,口服,3次/d。红霉素属于碱性抗生素,在胃酸当中极易被破坏,碳酸氢钠能够使胃酸降低,使红霉素的破坏性得到减少,提升抗菌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但是在pH较高的肠溶液当中,肠溶衣材料容易被溶解,其药物作用在进入肠道并溶解之后才能发挥出来。因此在联用红霉素肠溶片和碳酸氢钠时,会让肠溶衣把释药提前溶解,让红霉素在胃内暴露出来而遭到破坏,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3.2 药理拮抗

3.2.1 抑酸药和铋剂 20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2次/d;100mg胶体果胶铋胶囊,口服,3次/d。铋剂需要在胃酸作用下形成铋盐在胃黏膜上沉积才可以对溃疡面进行保护并使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奥美拉唑属抑酸药,因此不能同时与奥美拉唑服用,必须联合服用时一定要分开次服用。

3.2.2 硫糖铝和西咪替丁 1g硫糖铝分散片,口服,3次/d;400mg西咪替丁片,口服,3次/d。硫糖铝是由氢氧化铝与八硫酸蔗糖组合而成,能够形成黏性凝胶,并能够附在上皮细胞和溃疡口的基部,在胃黏膜表面聚积成一个保护膜,对溃疡面进行覆盖。但是其要在pH<4的酸性条件下才能络合胃黏膜蛋白质,而西咪替丁能够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升高胃内中的pH,因此对硫糖铝分解的酸性环境进行破坏,减弱了硫糖铝的作用,因此两种药物最好不要合用。

3.3 用药指征不合理

3.3.1 止血药物使用不合理 处方:静脉滴注300mg氨甲苯酸注射液,2次/d。临床上通常使用氨甲苯酸等这些促凝血药物来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氨甲苯酸属于抗纤溶药,能对纤维蛋白和纤溶酶之间的结合进行抑制,主要在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引发的出血中应用。但患者的凝血酶原系统趋于正常,在这样的形势下,因为患者凝血机制正常,因此不建议对此类凝血药物进行使用。

3.3.2 抗菌药物的无指征使用 处方:患者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给予0.2g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3次/d;200mg诺氟沙星胶囊,口服,3次/d。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会有腹胀腹泻症状,因此此类患者的处方当中会有一些抗菌药物,能够对症状进行缓解。但是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疾病,多数患者无肠道细菌感染,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不推荐使用抗菌药。

3.3.3 消化酶的选用 对于消化不良患者,临床一般让其口服一粒复方消化酶胶囊,3次/d。然而在使用之前,许多医生都缺少科学判断消化酶的能力。正确做法应该是先实施粪便苏丹III染色实验,观察粪便当中存在没有消化脂肪的情况,对消化酶的缺乏度进行判断。如果患者有消化酶,则不用口服消化酶制剂。

3.4 药物理化特性下的不合理联用情况比较多

3.4.1 碳酸氢钠和阿司匹林 0.1g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次/d;0.5g碳酸氢钠片,口服,3次/d。尽管阿司匹林联用碳酸氢钠能够使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得到减轻,然而,阿司匹林属于酸性,碳酸氢钠属于碱性,两种药物联用容易出现中和作用,从而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碳酸氢钠能够对尿液进行碱化,加快阿司匹林的排泄速度而导致血药浓度降低,因此两种药物不可以联用。

3.4.2 铝碳酸镁片和喹诺酮类抗菌药 0.5g铝碳酸镁片,咀嚼,3次/d;0.5g环丙沙星片,口服,2次/d。铝碳酸镁片中含有铁、钙和铝等多阶阳离子,能够使胃液酸度降低而减少喹诺酮药物的吸收量。与此同时多阶阳离子能够螯合喹诺酮类药物,这也会减少其吸收量,因此喹诺酮类药物不能与铝碳酸镁片联用。

3.5 药物周期性使用

临床上有许多同类药物,并且也在不断投入使用新的药物,尽管许多药物有着不同的商品名称,但却有着相近的药物化学成分。医生在使用药物时如果只依照商品名称,可能会出现周期性使用同一种药物,从而使患者在服用之后出现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的过程当中,医生必须对药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解与掌握,避免周期性使用药物。

总之,临床医生受限于自身的专业知识,难以科学与综合的掌握新生药物。在治疗患者时,临床医生通常都是依照前辈留下来的经验来选取药物,当然他们也会根据相关的理论来选择药物,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消化内科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基于此,相关医生就必须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进行提高,对多种药物的应用进行及时掌握,了解新投入使用的药物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医院要提供给医生医学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使医疗方案趋于专业与科学化,最终达到消化内科安全性治疗的目的。

[1]吴万水.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及应对措施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97-98.

[2]吕小锦,杨文伟,陈秀芬,等.250例消化内科患者实行西药治疗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2844-2845.

[3]龚颜.药师查房对提高消化内科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492-493.

[4]万国平.消化内科中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2(5):72-73.

猜你喜欢

碳酸氢钠不合理内科
内转科型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