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应对自然灾害斗争实践的基本经验
2014-08-15张亚斌路绪锋
张亚斌 路绪锋
(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 400038)
受各种诱发因素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作为一种突发事件,既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恶劣影响,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人民军队在有效履行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基本职能任务的同时,以百折不挠和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战胜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抵御自然灾害斗争的胜利,用热血与忠诚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出色完成了多项急难险重任务,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同时,人民军队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斗争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有效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针对自然灾害的频发性必须增强官兵的使命意识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仅1990年至2008年间,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300多万间房屋倒塌,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1976年唐山大地震24万人遇难;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69000多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00多亿人民币。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周期越来越短。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1997年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 (1998—2010)中概括中国自然灾害状况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1]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施虐与挑战,人民军队坚决执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积极、快速地投入到抢险救灾斗争之中,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血肉之躯,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抵御自然灾害斗争的胜利。应该看到,人民军队广大官兵必须克服传统使命观念和麻痹思想,牢固树立常态化意识。要依据自然灾害突发性、偶然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努力探寻自然灾害救援规律。在日常工作中,科学制定应对各种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预案,建立应急机制、组成应急分队、储备应急保障物资、开展应急保障训练等。做到人员定岗、装备定位、物资定储。通过这些预案的制定和落实,保证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关键时刻开得动,叫得响,用得上,救得下。把从各个方面做好应对自然灾害准备工作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未雨绸缪,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二、针对自然灾害的残酷性必须切实加强战斗精神培育
战斗精神 “是我军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及在刻苦训练和英勇战斗中凝聚而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征。战斗精神一经形成,就会焕发出巨大的能量,促使广大官兵克服一切困难和阻挠,坚决完成任务”[2]。自然灾害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对人民军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广大官兵面对着洪水肆虐、余震频发、烈火吞噬等灾害的威胁,面临着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人民军队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激战洞庭湖、强堵九江决口,敢闯 “生命孤岛”、穿越 “死亡峡谷”。在汶川地震中,广大官兵冲在最前面,拼在最险处,为传回孤岛茂县灾情,济南军区某师4500名官兵写下遗书,15名空降兵冒着生命危险,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高原地区地理复杂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上演了 “生死一跳”。人民军队在自然灾害死神面前创造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奇迹。这些英雄事迹无不折射着人民军队战斗精神的光辉。战斗精神作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是人民军队的优势所在。人民军队战胜自然灾害固然需要雄厚的物资基础,更需要广大官兵旺盛的斗志、高昂的士气、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力量。无论当今时代怎样发展,人民军队的任务怎样变化,都必须高度重视战斗精神的传承和培育。要通过开展理想信念、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广大官兵服从守纪、爱国奉献、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必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通过岗位练兵、军事比武、技术竞赛等活动,比意志、练作风,确保人民军队在应对自然灾害的关键时刻能够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三、针对自然灾害复杂性必须建立军民融合的协调机制
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突然,事前没有明显预兆,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影响的程度常常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涉及地域广,救援单位众多,参战力量多元,组织指挥复杂。同时,自然灾害发生后,往往交通受阻,大量的救援物资被积压在途中,加上自然灾害发生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许多自然灾害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不甚了解,这些都对军队实施应急救援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协调各方,合理有效地利用保障资源对于人民军队应急救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自然灾害的复杂性,人民军队必须按照军民结合、携手并肩的原则,组建军警民有关力量参加的联合指挥机构,对现有力量进行科学编组,建成要素齐全、结构优化、用途多样的救灾力量体系,构建军民融合的良性互动的协作机制。同时,针对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研究以军队为主、军民联合的组织指挥机构,改善物资储备、管理格局,提高军事物流效率,实施快速动员。只有加强军地协同,统筹资源,共享信息,促进军地互补,发挥各自优长,才能确保在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斗争中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军民合力优势,形成强大的抵御自然灾害的力量。
四、针对自然灾害的时效性必须强化军事训练
自然灾害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突然爆发,出人意料。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如果不及时,可能会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不安定因素,破坏社会和谐。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就要求军队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果断决策。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发生后,部队官兵接到命令,急行军4小时,长途跋涉800多公里,赶到火场,为遏制火灾蔓延抢占了先机。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人民军队闻令而动,30余万官兵火速开赴灾区前线。在汶川地震中,时任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强调最多的是争分夺秒,火速救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早一秒钟赶到灾区,就给生命多一分希望。广大官兵为争取时间,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车辆不能前行就步行,公路不通就走水路,无路可走就空降。汶川地震发生仅13分钟,应急机制就全面启动,10万救援大军72小时赶赴灾区最严重的58个乡镇,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2008年,南方发生雨雪冰冻灾害,路面结冰,交通中断,救援部队果断采取“履带破冰法”,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京珠高速公路。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在关键时刻雷厉风行,迅速出动,根源于平时严格的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军队应对自然灾害斗争的快速反应能力的强弱,关系到抵御自然灾害斗争行动的成败。基于军事训练对军队快速反应能力的决定性作用,人民军队要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快速反应能力,必须严格按照军委指示精神和相关规定,结合辖区单位特点,利用现有的特别是新配置的战勤器材装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适应训练,真正实现演练与实战的有机结合,不断地提高应对自然灾害斗争的快速反应能力。
五、出于应对自然灾害的艰难性必须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我国自然灾害不仅发生频繁,而且范围广,情况复杂,破坏力强,救灾难度大。只有增强科技含量,才能有效提高救灾效果。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空军出动飞机对“三江”受灾地区进行程序航拍,海军航空兵运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不间断地实施飞行遥感检测,准确及时的情报为我军决战 “三江”的决策指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军运用各类航空影像资料,科学分析判断灾情,科学配置应急装备,采用远近结合、飞机空投、铁路输送、公路前运的投送方式,迅速集结兵力,使救灾工作科学有序地全面展开。为全面掌握舟曲灾区的泥石流灾害情况,总参派出了空军航测团“运八”型专用航测飞机,对灾区150平方公里的地面情况进行航拍,为科学准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应对自然灾害斗争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和先进的技术。在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人民军队必须注重加大救援装备的科技含量,发挥科学技术在抵御自然灾害中的优势,尤其是突出信息技术在应对自然灾害斗争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科学有序地组织指挥和救援力量部署,实时监控灾害现场动态,保证各种救援资源顺利补给与展开,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效率,把灾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1]贾晓杰等.浅谈军队政治工作在抗震救灾中的特点及要求[J].企业导报,2011(17).
[2]中国水利年鉴编撰委员会.中国水利年鉴[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